※ 引述《dcarder (笛卡尔)》之铭言:
: 涨基本工资跟劳健保好像是现在的普遍共识
: 但这几年连续技下来
: 好像薪资涨得有限 保费负担越来越大
: 物价涨的乱七八糟
: 以前领两万五 一餐可能七十块
: 现在领三万五 一餐可能八十块
: 当然薪水板平均财富还是要站在劳工这边
: 可是扪心自问
: 这些政策与方向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比较偏回归正常。
以前基本薪资低廉的时候,
低阶劳工的收入比较惨淡,很多陷入一种穷忙的状态。
当然也因为有低阶劳力,许多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在技术不高、营收不高、
附加价值不高的情形下继续存活。
现在人力成本上升,确实可以看到蛮多店家经营不下去收店。
在供给减少的情况下,物价开始些微上涨,
也有不少自营店家开始撙节人力,自己跳下来做。
对消费者来说,可能觉得价格增加,但是这其实也是享受服务应负的代价。
对业者来说,汰弱留强的压力增加了,
虽然较弱的业者开始退出,但还是有较好的业者存活下来,
甚至可能有供不应求的经营潜力。
个人是觉得,长期而言,还是有利大于弊的效益,
因为长期而言它会刺激人力往高附加价值的劳动去走。
(除非你选择做自营商,自己当老板可是连底薪都没有的)
台湾过去几十年,有充沛的相对便宜劳力,
换来的是经济的繁荣成长,以及长年平易的物价。
可是负面的代价是,企业进步、转型的动力不够,
许多劳工仍用低生产力、低效率、高工时的模式在运作。
竞争相对不足的业者持续运作。
(但是因为物价低所以堪忍)
现在人力涨价了,
最低阶的工作消失(产出价值不足最低时薪),
所以更多的人才会往高处走,
刺激人才去完成更高附加价值的工作。
过往就有人将印度产业转型动力不足的原因归因到大量的廉价人力,
当你可以花钱买到一批人做很机械性低产出的工作时,
就连自动化的机器都不用引入。
每一项政策都有它的好与坏,端看受益者和目标取舍的不同。
台湾目前最低薪资跟国际比应该还是相对低蛮多的,
所以感觉应该是刚好而已。
不觉得现在蛮多商业场域都朝向精简化和数位化的方向在进步吗?
也许这就是人力成本提高后带来的刺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