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论艺术产业就职的美丽与哀愁

楼主: ACTY985 (ACTY)   2019-12-16 23:01:59
试着回应一下您的看法:
: 个人看法,请赐教
: 我认为你说的某些部分我并没很同意,艺术也是有很多人在投入金钱的,只是跟你看到的
: 点不一样,你去音响耳机板就可以知道,对于音乐爱好者投下去的金额是很恐怖的,那有
: 些人对艺术,也有可能是融入到房屋装潢上
我要强调一下,我这篇主要在谈的还是在纯艺术(fine art)上面,
其中个人背景关系所以我还是以视觉艺术作为主要例子。
纯艺术对生活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但对社会的整体艺术和文化发展又极其重要。
只是它并显而易见的投资,所以往往被忽略。
如同您所说,发烧友会花钱在音响设备一定很可观,
不过这又牵扯到艺术形式的问题,
因为音乐和影像的形式在数位时代是可以被复制的,但视觉艺术不行。
所以在最低限度的欣赏下,
可能花个一两千块就可以听到著名的演奏家或指挥家的演出,
当然,随着设备的投资,可以得到更逼真的表演品质。
但买画册和买原作的差别,可是天差地远。
画册印刷品质再好,也和原作差得太多了,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凡高原作的时候,
那种线条和力道带来的震撼。
其实,不管哪种艺术形式的爱好者,只要成迷成痴,
投资的金额都是很可怕的。
我并不是说没有人愿意在艺术上面花钱,而是我觉得还是太少了。
以您举的例子来说,喜欢听音乐、认真听音乐的人,其实还是非常小众。
更何况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听流行音乐。
我并不是说流行音乐不好,以当代艺术来说,
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和当代艺术的界线已经混淆在一起了,
例如冰岛歌手碧玉的歌曲就常常入选当代展览。
我比较重视的还是审美感受这个部分,
也就是听众只是单纯觉得好听,或是有试着去找寻悦耳之外更深入的部分。
这点和其他是相互贯通的,
就像您举的另外一个例子设计装潢一样。
大概很难看到一栋精心设计的房子里面,没有相衬的艺术品,
这些东西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我文章提到的,好的品味。
当然,一般来说这些族群都是我们说的有钱人
但并不是没钱就不能有好品味。
: 薪资区分
: 而所谓的对艺术的参与程度,由于大家薪资所得,对台湾艺文产业发展的影响
: 普通家庭
: 以一般普通人好了,说实在你能怎么支持,普通人连生活都过的有些拮据了,要掏出一笔
: 钱买一样看起来好像很有质感,听起来有点名堂,但对实质生活品质没有用处的艺术品,
: 只能说根本不可能
: 小康家庭
: 而就所谓小康好了,定义下我个人认为的,台湾单人100万年薪受限高房价,已经不太算
: 小康了,小康双薪年收大约300-400万以上,但不到像一些实质老板本人年收近千万的中
: 小企业等有自己的家业,对这群而言,可能偶尔会去听去看去买,但主要的方向是在平日
: 用到体会到的地方,讲求更高的质感,所以可能装潢会用设计特殊的家具,或在音乐方面
: ,买些比较好的音响和唱片,对于这些人,需要的是在平时使用的习惯之中,进而提升提
: 升生活品质,属于在实用和艺术中间取平衡
原因在于台湾的艺术教育和整体的文化还是有段落差,反而不是经济的问题。
举例来说,很多人宁可每年花两三万追最新的手机,
但两三万也可能可以收藏到一个刚出道的艺术家的作品。
就算不讲手机好了,
一般来说,台湾很多家庭都会挂画或是艺术品,
但这些作品大多分两类,
一类是名画的复制画,一类是所谓的外销画,
也就是很多"画廊"里面会卖的画,通常都很粗糙,但也是要花个几万块。
可是就很少会有人愿意买一件真正是艺术家努力完成的作品。
我同意可以先从比较实用艺术类的物品下手,
不过,问题还是在于整体对于美感的品味,
文创商品或是实用艺术琳瑯满目,
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
如何建立美感的观念才是最重要,也是目前艺术产业最大的困境。
: 艺术对一般人的价值
: 而你讲到的很多像画展、艺术品展览,或是买些所谓的艺术品等等,除非是非常有研究过
: 的,对特定方面很有兴趣以外,一般人到小康是很少会接触这方面的事,因为生活并没有
: 让他们宽裕到能做这些,就算有些钱,也是优先在处理家用或是个人兴趣,如运动之类的
: 其他兴趣,不太会有闲钱投入到对于普通人而言没什么吸引力的画展等
: 所以台湾的艺文产业会有这种情况只能说很正常吧,艺术本来就是属于有余裕的人专属的
: 东西,有钱自然就可以多方尝试,没钱就先提升自己的生活
: 而后面所讲的有关厂商滥用艺术这件事,我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而且我并不听任何中文歌
: 对台湾的歌手文化并不了解,所以不予置评。
: 心得
: 我是认为台湾的艺术产业,有点与现实脱勾,毕竟选择了一项非大众向的题材,想要有非
: 常好的营收或是薪水本来就是不太可能的事,连工科都讲求挑对科系了
: 尤其近几年的文青潮流,有时去逛下一些市集,我自己的看法是东西太粗糙,实用性堪虑
: ,除非你只是当做饰物等纯装饰用的,不然里面有许多都是与生活用品混合成的产品,那
: 这种东西一定会要考量到市场的接受度,当你不去理解客人的想法,只会跟人说这很文青
: 手工,很有价值应该卖这个价,很多时候市场也不会去理解你,你赚的自然就少,这时候
: 不用出来跟人哭
: 期望大家都有机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共勉之
欧美的收藏风气比台湾盛行许多,
他们收藏的也未必是名家作品,
可是他们就是会有这样的习惯去收藏作品,
当然艺术产业的建立就会更完善。
美感这件事情听起来不是很重要,
影响的层面却很宽广,
从铁皮屋、列车设计、都市规划、广告招牌、古蹟维护...
这些都是美感的范畴,
其实和金钱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一个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关。
台湾的艺术产业,我觉得问题还是在短视近利。
以台北来说,画廊数量真的很密集,但每年倒掉也很多,
很多画廊只知道信誓旦旦告诉客人这个东西买了之后可以增值多少,
却从来不去培养客人的艺术眼光和审美品味,
只想着把这笔钱赚到就好,也没有去培养和推广艺术家。
(要是真的这么好赚,画廊自己赚就好了)
至于推文提到的展览状况,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简单说一下,
展览还是大概分成大众和小众、营利和非营利、商业性和实验性,
例如时艺多媒体和北美馆办的展览,性质和品质就会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慎选展览单位通常会有比较好的观赏体验,
刚开始看展览踩到雷是难免的,
加上很多无良厂商在宣传时故意混淆视听,
这也必须要花时间做功课才比较能避免看到烂展...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12-16 23:07:00
那怎样算是好展? 有没有什么例子
作者: tsitned (忻)   2019-12-16 23:30:00
没有 台湾人没有品味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9-12-16 23:55:00
跟国家风气也有关拉. 欧洲他们就把听音乐会跟看展览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美国是看棒球橄榄球比赛这样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12-17 08:30:00
作者: LuMya   2019-12-17 14:30:00
政府应该带头做起 至少法律可以决定街景的下限才有机会培养更高的审美水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