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银的那些事

楼主: lintan (想交个射手女孩)   2015-05-17 17:48:27
台银的那些事
台湾银行
世界排名:184(2013/12)
净值:253,920M(市占8.79%) (2014/12/31)
资产总额:4,402,6041M(市占10.34%)
存款余额:3,568,506M(市占10.92%)
放款余额:2,329,991M(市占9.00%)
国内分行家数:163
员工人数:7,913(平均年龄44.95)(平均服务年资18.13)
海外据点:上海、香港、纽约、东京、伦敦、洛杉矶、南非、新加坡
土地银行:
世界排名:284(2013/12)
净值:122,044M(市占4.22%) (2014/12/31)
资产总额:2,529,395M(市占5.94%)
存款余额:2,031,657M(市占6.22%)
放款余额:1,900,262M(市占7.34%)
国内分行家数:151
员工人数:5,753(平均年龄44.91)(平均服务年资16.94)
海外据点:上海、香港、纽约、洛杉矶、新加坡、天津
合作金库银行
世界排名:217(2013/12)
净值:150,348M(市占5.20%) (2014/12/31)
资产总额:2,911,022M(市占6.84)
存款余额:2,398,890M(市占7.34%)
放款余额:1,901,574M(市占7.34%)
国内分行家数:281
员工人数:8,386(平均年龄45.6年) (平均服务年资19.34)
海外据点:福州、德他拉(柬埔寨)、菩森芷(柬埔寨)、天津、苏州、金边、雪梨、
香港、马尼拉、洛杉矶、西雅图、台湾联合银行(比利时)、北京代表人办事处
身为台湾第一大银行,存放款量皆稳居第一名,以约第二名合库银一半的分
行量,与相对少的员工,台银为台湾银行的龙头的确当之无愧。不管是开放民营
化以前的台银,抑或是只剩下二间公股银行的台银,能进台银的人平均素质几乎
是银行业最高。台银,或者是称为台湾金控,国家唯一国家金控,员工享有接近
公务员的保障与福利,与相对于其它银行员高的社会地位,也在盛名之下,多负
担了许多业务。
然而,百分百国营是美丽也是哀愁,在世界各大银行纷纷为了因应巴塞尔协
定而陆续增资之后,台银的世界排名跌到了184名,除了离百大愈来愈远之外,
也落在兆丰银行(171名)之后,这无疑对一向以台湾龙头银行自居的台银是一大打
击。资本不足除了失了世界排名的面子,也让台银在扩展海外市场的里子处处受
限。
原本,受限于财政部,受限于国营的诸多限制,台银原本就比其它银行更加
绑手绑脚,而巴塞尔协定更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资本不足,就无法新增
放款,也无法设立海外分行。所以,最美丽的董事长将最聪明的头脑与青春岁月
都放在争取增加资本与法规松绑上面。除了推出黄金信用卡之外,受限于法规,
受训于资本,大象依然无法跳舞。
而这,也反应在2014年的获利之上。八大行库中的兆丰获利超过200亿元,
土银、华银、一银、彰银也都有超过百亿的盈余。而台银却只有八十几亿的获利,
虽然,达到了法定盈余,也虽然,大家都知道台银背负著很多不赚钱的业务,但
世界排名的下降与获利未能跟其它官股行库一样冲上百亿俱乐部,也让这家龙头
银行落寞不少。然而,这些还不是最让台银紧张的事。
土银的IPO,让台银的心情忐忐不安。原本,还有另一家百分百公营行库一
起撑在那边。虽然没办法完全分担像换钞、学贷等不赚钱的业务,但至少也分走
了像劳工纾困贷款这种烦人的业务,更别说还可以一起分担金管会、财政部、立
委等政府单位的关心。平时,两边的工会与员工也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取暖,一
起面对澳洲来的客户与机关首长。
土银的存在,除了分散了大家对台银的注意力之外,也提供了合并的可能
性。万一,政府高层一定要弄出一家世界百大银行来作政绩,土银就是最好的选
择。两家文化相近,规模也都够大,更重要的都是百分百的国营银行,合并之后
虽然会有升迁更加不易的问题,但至少不会有民营化的问题,也不会有民股股东
的烦恼。
一旦,土银IPO了,股票上市了,那纯百分百的银行就只剩下台银了。可想
而知,土银一定会开始走自己的路,许多不赚钱的业务回到台银的头上也是迟早
的事。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客户把往来银行从土银移到台银,而这也将增加台银
的工作量。当然,最严重的问题还是,百分百国营银行只剩一家,财政部、金管
会、立委与民众们的焦点都将只能放在台银身上。
IPO后的土银,也许会像兆丰,也许更像合库,但可以确定的是,将会愈来
愈不像台银。万一,土银IPO之后,政府高层又希望台银能变成世界百大银行,
到时,合并的问题可就不像两家百分百国营银行公公并这样简单了。当然,到时
候台银合并的对象,也就不见得是土银了。IPO对土银不是件坏事,而是一种价
值的选择,但对台银而言,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
身为台银的员工是很值得骄傲的,除了考进来的难度比其它行库高之外,台
银员工所所负担的业务量远比其它官股行库多。除了之前独卖的黄金存摺之外,
几乎所有不赚钱的业务,像收税款、就学贷款还有其它政策性贷款,都必需由台
银默默的承受。除了有比其他银行更多慕名而来开户的自来客之外,光是价值连
城标案必需的台湾银行支票都让台银的柜台比其它银行忙碌。
身为最忙碌的泛公务与国营体系下的单位,几乎每一间台银分行里面都挤满
了等待的人们,常常三点半门关下来之后,几乎都还有十几号的客人还没有消化
掉。常常,其它银行觉得不赚钱或不想承办的业务,总会告诉客人可以去台湾银
行办理,而身为台湾银行的员工,却避无可避。同样是外汇,台银卖的现钞币别
就是比别家银行多,而这也代表着外汇人员更大的工作量。
18%优惠存款是存放在台银的,即使政府可能有些补助,但依然是不可承担
的重。除了大量利息支出影响获利之外,也同时要处理这些已经退休闲闲没事就
跑来银行乱的大爷们。台湾政府总是会突然想到一些补贴弱势的贷款,这些贷款
不但无利可图,办起来更是琐碎麻烦,其它银行总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只能留给
台银的经办们默默承受。于是,过高的工作量让这些工作人员总是笑不出来,于
是服务态度差的美名闻名遐迩。
而身为台湾的龙头银行,台银一举一动也常常是立委关注的焦点。而历任的
董事长几乎都身兼银行工会理事长,因此一到任除了要尽力配合政府政策之外,
也几乎都非常努力的想表现一番,所以台银的员工常常都要为配合新官上任三把
火所苦。所幸,不管工作量多大,或者是上面的长官们多有想法,也不管有多少
人抱怨服务品质,身为台银的员工有着最大的保障,除了收钱或犯法,几乎每个
人都可以安心待的退休。
也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能待到退休,所以流动率非常低,也因此让台银成了台
湾最难升迁的银行。试想,一家组织能有多少比率的管理阶层?三分之一几乎是
理论上的极限,而台银几乎就是符合这个比例。台银有14职等,以前普考是7职
等,高考是8职等,10职等以上是襄理,也就是管理缺。因此,10职等以上的管理
阶层的襄理们大概只能占员工比例的1/3,而自然9职等与8职等以下的人就要占2/
3的大多数。而正常要有一个人退休了,或者是开新分行有新管理职出来了,不然
几乎没办法站上管理职。而正常,花个十几年从5职等升到9职等在台银是很正常的。
由此可知,在台银升迁有多困难了。
即使升迁是如此的困难,身为台银的员工依然相当幸福,5职等1级的薪水约
3万4,每个月5200的行存,2000-5000不等的加班费,一个月有超过四万的薪水,
更别提不受景气影响的四点多个月的年终。曾经全盛时期还有一定金额的三节奖
金,当然也有一万六千元的国民旅游卡。而正常,5职等会在六年到七年内升到8
职等,底薪就变成了5万1,加上行存与加班费,每个月有时候快要六万进帐。
而就算一直无法升到九职等,台银依然会非常人性化每年升等1级,从8-1变
成8-2,而底薪也会增加1000元左右,而这1000乘上12个月加4.6个月的年终,几
乎每年的年薪都会增加快2万元。虽然这不是多大的数字,但至少是一种对员工
努力付出的肯定。而万一,真的很不幸都无法升官,那该如何?所幸,8-15之后
没有8-16,所以如果真的撑这么久,那还是会升到9的。
也许,有远大志向的人看不惯这种吃大锅饭的生活,但这是一间以不裁员为
前提的公司所能尽的最大努力。给予初阶员工相当的保障(5职等年薪约60万,7
职等约80万),并且在最大的范围内让员工升迁,或至少给予每年的些微调薪。
只要肯待,几乎都是百万年薪更重要的是,在台银的薪水只会升不会降,不受景
气影响。除了薪水之外,更别说其它像产假、婚假与休息假等民营银行只能看的
到的福利了。
出国10天,即使是蜜月,在一般公司也不容易请到这种天数的假。即使请的
到,能够安心休假的人数也不多。但在台银,这却是相当合理的福利之一。7点
之前下班,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这在目前的工作形态下,也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大部分的台银人可以回家跟家人吃晚餐。能够工作一辈子,大部分的银行
都无法承诺这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台银应该会是台湾最后一间倒的银行。
很多人会羡慕外商的薪水,但都忽略了那是拿命去换来的。很多人都觉得民
营银行的薪水也敢给,但却没有看到几乎没有40岁以上的人可以在民营银行存活
下来。许多人在银行工作不敢生病,也不敢请长假,甚至牺牲了家庭生活,每天
早出晚归,有时候连周休二日也需要应酬。台银的薪水虽然不多,但至少可以让
员工有一个正常的生活,提供低利的信贷与房贷,也让员工有成家的可能。
即使机率并不高,但台银的员工是有机会调回中南部,或者是调到家中旁边
的分行去服务的,甚至也有机会到海外分行。而且,不论在台北总行或南部分行,
每个员工的福利几乎都是一样的,因此,有不少中南部的人先考上台北的分行,
等年资到了再请调中南部用跟台北一样的薪水买中南部便宜的房子,成家立业,
过一个平淡但却有相当生活品质的简单生活。而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地方工作,这
是大部分的公司都做不到的事情。公司就是在竹科,不然你还要到那边工作?
只是,即使家大业大如台银,也希望能够降低一点成本。所以不像以前用普
考或高考招7或8职等,而干脆招5职等,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也让员工有一点升
迁的感觉,当然也可以稍微减缓一下大家都挤在8职等的压力。所以,5职等起薪
33586,有二年完整考绩并且有1甲1乙以上,就会升6职等(约3万8的薪水),然后
一样二年升7职等、再三年升8职等。也就是说,比起以前,大概需要多花四年半
到普考的7职等,六年半到高考的8职等。但不论如何,升迁是相对透明而明确的。
即使升到9需要相当久的时间,但8职等的薪水几乎已经年薪百万,也算对员工有
情有义。
不像民营银行有彼此竞争的压力,台银稳坐台湾第一大银行,业务会自己上
门,想推还推不掉。所不同的是,台银的压力来自于内部,当初考高普考进来的
人,几乎大家都是从7或8开始,但有些人会一直升迁到13、14职等,而某些人却
只能一直待在8或9,可见台银自有一套评等机制。8职等以下是不限人数的,所
以只要不要太惹人厌,大部分的人都能升到8职等,但9职等是有人数控制的,所
以八职等想升九职等的人是要一起比分数的
除了有升等考试之外,也需要考量证照、过去几年的考绩、学历与年资来评
分。所以学历与考绩比较好的人,就会在升9的时候比别人快。升9之后,如果要
当襄理,就需要有空缺才行。而其中,外汇、征授信的空缺比较多,因此有征授
信经验与外汇实务的人比较有机会占到襄理缺。而当上9职等襄理或10职等襄理
之后,就要开始比较做人的功力与运气的好坏。
也因为升上9职等领组与占襄理缺就决定了以后升迁的命运,所以很多人的价
值观就会在这一刻改变。能够快速升上9职等领组与占到襄理缺的人就会积极的
向升官之路迈进,其它升不上去的人就会看开,反正每年也会加薪,不当襄理就
不用扛管理的责任,当个大经办轻轻松松的过日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
台银的柜台总是会看到许多相当资深的柜员。没办法,管理缺就那么多,又不能
裁员,所以总是要有人万年不升官的。
要升上襄理,除了年资要够,遇到好长官也是相当重要的,往往要当襄理,
除了要有缺之外,也需要长官的推荐,所以只要跟长官不对盘,对不起,请再等
下一任长官。即使长官愿意帮忙,也要长官够力,不然还是会被其它强力长官推
荐的人选占走。有时候这样一来一往之间,就会差好几年。由于台银是一个几乎
没办法靠业绩来证明能力的地方,所以只能靠做人的能力来决定与其它人的差
别。只不过,做人这项能力常常被叫做是拍马屁就是了。当然,如果后面有座山,
那升官之路定会比别人顺遂。
升上襄理之后,就慢慢在襄理之路熬,从9、10、11、12慢慢耗,每一关快
则三年,慢则没有人知道要多久。大概到12之后,就会有机会到小分行当副理或
经理。台银的第一关是考9职等领组,第二关就是占襄理缺,第三关大概就是副
理缺了。这又是另一个人生的转捩点。台银会照分行规模分等级,一开始可能要
从四等行或三等行的副理或经理慢慢熬,如果表现良好,就会升官到一等行或二
等行。
但是,就如同很多人因为升不到襄理而看开一样,许多人是不喜欢当经理
的。台银并没有明显与其它银行竞争的压力,但分行间彼此的竞争却是很激烈
的。分行间是会排名竞赛的,四等行的经理表现的好,就可能会升三等行或二等
行,一等行之间如果表现的好,搞不好就直升总行部室经理。当然,表现不好的
经理就会被修理或者是被冷冻起来。所以说,在台银,当上经理,是荣耀与权力
的开始,却也是压力的所在。常常,整个分行只有一个人有业绩压力,那就是经
理。因此,很多人宁可一直当副理,钱领的没少多少,但几乎没有压力。
因此,在台银,有没要业绩压力,要看经理而定。如果遇到年轻的经理,满
心想表现与升官,那全行就会苦哈哈。如果遇到要退休的经理,啥事都不管,那
自然全行都轻松的过。如果分行的体质良好,那不用怎么拼命也会排命在前面,
那自然大家都开心。如果被派到黑行,怎么拼都排名在后面,那自然经理脸色会
非常难看,每个行员的心情也不会舒服。所以,在台银的命运,很多时候是靠运
气与缘份的。
每家分行的特色都不太相同,如果分行是在菜市场旁边,每天要收一堆油腻
腻的钞票与铜板,做的要死要活,业绩依然会乌鸦鸦一片。如果是在台北县,那
房贷的金额二三户都比不上台北市一户。当然,如果是外汇指定银行,就有机会
接触到大量的进出口案件。如果一开始就被派到四等行与非外汇指定银行,那所
能接触到的案子就会非常有限。有的分行的存款量够大,联贷案也好几件,那同
样是在分行,视野自然大不同。
业绩好的分行除了经理会比较开心之外,行员拿到比较好的考绩的机会也比
较大,自换升官的机会也会比较高一点点。而一开始就被派到总行也不见得是一
件好事,因为总行长官多,所以拿乙的机会也多多,加上总行分工太细,反而没
有分行的基础,以后在升官与占襄理缺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如一开始在分行的
人。当然,大部分升迁顺遂的人都几乎同时具有相当年资的分行与总行经验。
由于没有对外的业绩压力,加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所谓“人才”的部门,而且
能考上台银的人资质都相当不错,所以台银试着招一堆五职等的员工,而且因为
之前没有面试,考进来的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开始用面试与外勤人员招男生。
没办法,女生有产假,而且不太喜欢做催收,出去征信的时候常常需要有人在旁
边陪着,所以除了试着降低薪水之外也试着多招一些男生进来。
没想到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招进来的人程度普遍不差,其中不乏台政大的
人才,于是急着将这些人派到总行与分行的屎缺,例如征授信与外汇。但没想到
三商银开始学民营的弄什么MA,合库还出钱请人出国留学。于是就有一些立委
质疑台银不重视人才,全部都用五职等招进来坐柜台。即使知道招高职等的人才
进来并无法改变什么的前提下,无奈之余,开始了五六七八九职等的考试,
于是,为了证明台银也是重视人才,并且是适才适用的,开了一堆条件找了
一堆英文强证照多的硕士进来。但遗憾的是,台银并没有地方摆这些人才。考了
国际金融进来,第一批还能往国外部与OBU塞,塞满了之后就只能往分行塞。但
在分行,非外汇指定银行根不需要国际金融人才,所以只好往柜台放。没办法,
之前招进来的许多五职等也很优秀,几乎都从柜台调到征授信或其它位置。所以
即使职等较高,但论资排辈,也只能委曲坐柜台。
招考理财人员就更有趣了,当初为了赶上民营银行财富管理的热潮,拼命的
推广理财业务,结果没多久又遇到金融海啸,没有那么多基金可卖,更没有人敢
卖连动债,所以这些一堆证照的理财人员在塞满了总行的理财部门之后,又被丢
到了分行,也开始了柜台的生活。当然,银行国际化的口号也喊的很大声,也一
直叫着要成立很多的海外分行,所以也招了一堆海外分行储备干部,结果依然是
雷声大雨点小,也是不少人塞在总行,漫长的等著调往海外的日子。
很无奈却又很现实,台银已经是台湾第一大银行,业务多到做不完,加上海
外分行也没几间,财富管理不能做也不敢做。而且,论资排辈依然是台银不可动
摇的传统,所以这几年进来的人,怀才不遇的机会非常的大。即使考国际金融到
了总行的OBU,也要有做N年小螺丝钉的觉悟。毕竟,以前普考进来就是7职等
了,现在即使是比5职等高的7职等,在总行长官面前,也是个最基础不过的行员,
磨个十几年是合理与必需的。
除了这些怀才不遇的人很闷之外,之前考进来五职等的行员更闷。高普考职
等与薪水差很多,但基本上做的事还是有些区别。但在台银,职等与做的事情是
没有关系的。所以会变成原本五职等做柜台的人要教新进来七职等台台的事,想
当然尔,做一样的事,却领不一样的钱,而且还是当前辈的人领的少。因此,许
多高职等的新进行员到分行几乎不会遇到好脸色。没办法,之前很多五职等的人
好不容易熬了二年多升到六职等,结果进来一堆职等更高的“徒弟”,心情实在
闷。
于是,分行的经理们都很头痛,如果一开始将这样高职等的派到征授信或放
款,其它人就会酸溜溜的说他们职等高,能力强,所以一开始就派重任,不用做
柜台之类的话。当然口头上大家都会保持风度,说他们能考高职等进来,自然比
较强,但内心上多多少少会教的不是很高兴。而如果一开始就派高职等的从柜台
磨起,也会有人说他们领那么多钱,能力那么强,只做柜台,不是很浪费吗?当
然在传授技巧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不是很高兴就是了。
有些夸张的例子是,老征信做了三年,终于升到了六职等,而新征信一来就
是七职等,所以老征信就说新征信职等高,能力自然强,所以不用教他,而且领
多少钱做多少事,所以新征信要做多一点的事,派多一点的案子。而新征信也抱
怨老征信都不教他,而且做的事情比较少,都欺负他,并且他职等比较高,所以
老征信该尊重他一点。于是新旧征信都不爽在心里,主管也无法可解,毕竟没办
法改变职等,也没办法加薪。打考绩时,如果给老征信甲,新征信乙,新征信一
定会超级觉得怀才不遇,那如果相反过来,那老征信大概会抓狂,接着就会摆烂
不做事了。
总行部门也不好过,五职等有的做了二三年才升六职等,而且当初也是因为
优秀才会到总行部室,结果突然也来了一堆高职等的后辈们,做的事情不只一
样,甚至是低职等的前辈做的事情更多,但钱却领得少,而且更惨的是,几乎不
能调部门,彼此还要互相对望好几年,甚至几十年,那种苦闷之情,岂是言语可
以形容。公营行库硬套民营行的征才模式,真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更糟的是,分行经理是要拼业绩的,当然行员的薪水也是要算入成本的,反
正做的事都一样,所以愈低职等的行员愈好用。再加上如果所有新进行员都是五
职等的话,那就会照论资排辈的规矩走,分行的气氛会比较好,管理起来也比较
容易,如果塞个七职等或八职等来分行,除了成本变高之外,新进员工之间会产
生莫名的不愉快与无解的心结,所以许多分行视高职等行员像牛鬼蛇神一样,避
之则吉。所以,如非必要,全部都招五职等行
员,省钱又省事。
然而,即使招五六七八职等的人会造成这么多的问题,台银还是别无选择。
对台银而言,缺乏理财、资讯、法务,甚至是懂外语的人员是合理的。但对外招
募外汇与企金人员就很夸张了。身为台湾放款第一大行与外汇二大代表银行之
一,实在想不出台银有什么理由需要用高职等来对外招募外汇与企金人员。考进
台银的人学经历都很优秀,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招进来的人才更是顶尖。
除了行员资质够好之外,比起民营银行,台银也有足够的时间与耐心花三到
五年去培养一个外汇与企金人才,完全没有对外招考的必要。也许,类似公务员
的保障,让许多原本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一进台银没多久就开始想过安逸的生活。
在同酬不同工的前提下,大家对于要推业绩的理财、作业程序繁琐的外汇与压力
较大的企金人员选择能避就避。有时,还会因为存汇部门今日事今日毕,也可以
多领出纳津贴,而选择一直留在柜台。
事实上,扣掉少数对外招考的外汇与企金人员,台银基本上已不缺传统的存
汇、外汇与征授信人员。对外招考也愈来愈偏向专业领域,像资讯、电金、会计、
法律、地政、工程与各种语言的人才。可以说,现在银行面临的挑战比以前更多
元,传统的养成方式已不够应付时代所需,即使无法像民营银行一样具有高度弹
性,台银也希望借由广招多元人才从内部来逐步改变文化。也许,大象还无法跳
舞,但却也已经尝试在转动了。
海外设点除了受限于资本与法规之外,人才的缺乏才是最大的困难。一个理
想的外派人才,除了要会当地的语言,最好是同时具有企金与外汇进出口的经
历,当然,如果还能有存汇的支存与定存的经历就更加理想的。然而,同时具有
存汇、放款与外汇三种经历的人在台银就已经不多了,国内营业单位都舍不得放
人了,怎么可能外派?
轮调,在台银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女生细心,做外汇、存汇刚刚好,男生
适合在外面跑,做征信、放款最适合。除了一开始开柜短期磨练之外,很快就会
被定位为外汇或放款甚至是留在存汇的人才,然后就定型了。除了遇到升迁、请
调等事件强迫造成轮调之外,不然任何变动都有可能造成作业风险,大部份的经
理都是避之唯恐不急的。
所以,外派的人才大部分是需要向外招募的。因为,年轻的行员无法历练企
金、外汇进出口这些位置,资深行员多数已婚且语言能力不够,对外派自然兴趣
缺缺。又受限于国营的各种人事限制,无论派任或调回来,都是件旷日废时折磨
人的事,许多考国际金融人员进行的人才,当初想要外派的雄心壮志,常常就这
样被浇息了。
加上,许多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能选择的情况之下,大家自然避之则吉,所
以,即使已经招考了多次的国金人员,依然还是需要对外招考特定国家的储备海
外人员,为了怕到时候这些高职等的人才找理由不外派,这次也加上了某些违约
条款。只能说,台银的国际化,除了要先破除外在的诸多限制之外,也需要从内
部人员的轮调做起。不然,到时候一定还是会为外派人才的缺乏所困扰。
台银,是很多银行员的第一志愿。在某些公务机关发不出薪水之后,台银的
地位又更高了。事实上,台银背负了众多的政策与社会责任,在与其它八大行库
相比没有较多的分行与人力之下,也创造出了近百亿的盈余,可以说是一间兼具
国营的责任与银行的义务的金融机构,光凭这一点,台银的员工就该可以比其它
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更加的感到光荣。
虽然,台银的光芒在其它银行的亮丽表现之下稍显逊色,但只要增资一通
过,世界排名马上就会跃升。而金融业的这波荣景,也将随着中国大陆成长的趋
缓而开始降温。到时,许多靠着保险、财务操作、手续费大赚盈余的银行将会面
临严重考验,台银稳健的价值就会再次的显现。而这,也会让已经够难考的台银
变的更难考。银行,该作的事还是存放款本业。其它的获利,像双卡、连动债、
TMU等,一开始好像赚很多,但最后还是都赔了回去。台银,也许脚步不快,也
许太过保守,但或许,这就是金融业所欠缺的价值。
总之,台银是一家福利非常好的银行,即使是五职等,年薪也跟高考差不多,
如果正常升迁的话,八职等的薪水就有九十万左右,某种程度比高考还好赚。更
重要的是,高考进去是六职等,大部分的人会卡在八职等,但台银正常都会到十
职等或十一职等左右。至少一百多家分行,会有一百多个经理缺与二三百个副理
缺,还有千个以上的襄理缺,总是比高考九职等的缺的多多了。对中南部的人而
言,亦是有机会调回故乡服务。当然,台银不是个重视人才的地方,但比其其它
公家机关,台银算是很重视人才了。
去民营银行,也许看似很有发展性,也许起薪较高,但一考上台银,至少就
可能开始规画自己的人生,不论是结婚生子,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都是很好的
选择。人,总是希望多看看多比较之后,最后再决定。但今非昔比,以目前的录
取率,想要先去民营银行闯荡一番再回来考的人可能要有心理准备,到时候可能
没有招考,或招考的名额很少,而且要跟很多有觉悟的毕业生拼命。也许,台银
不能给谁一个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至少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尊严。
作者: egojustin (七逃郎)   2015-05-17 18:35:00
有挂 有推
作者: s61202 (GTO)   2015-05-17 19:23:00
话太多。
作者: wen7733 (塔=水怪=阿温=亡月)   2015-05-17 19:24:00
台银内湖的经办有一个超正的~~~
作者: t30604234 (馒头)   2015-05-17 19:30:00
推分享
作者: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2015-05-17 20:11:00
哩金有心
作者: cynthia30 (忙忙碌碌)   2015-05-17 20:57:00
推用心
作者: Sana (静止)   2015-05-17 23:35:00
台银基隆路,靠市府有个超正的行员
作者: hsiec (hsiec )   2015-05-18 01:39:00
台银还是会开除员工的,它累积了不少逼人走的技巧,而且被开除的往往是工会干部
作者: sean12345678 (男人)   2015-05-18 11:36:00
超详细, 推.
作者: clpscol   2015-05-18 15:27:00
作者: Finarfin (wind)   2015-05-18 17:46:00
真是详细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