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对何进之事的解读是这样。
何进与袁绍要做的并不是杀掉十常侍而已,他们想做的是废除阉宦,改以士人当任内官。
《后汉书・何进传》:太后不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
。且先帝新弃天下,我柰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进入长乐白太后,请尽诛诸常侍
以下,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
《三国志・袁绍传》: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
陛守门户。
杀几个宦官是小事,甚至把十常侍都杀光都只是小事,何进与袁绍都可办得到,但问题这
样做没有好处。刘辩当时已经十四、五岁,最迟几年后就要亲政,刘辩本来就有自己的宦
官,你杀光十常侍,只是帮新人清出空间而已,何进还是要步梁冀、窦武后尘。
《后汉书・盖勋传》:时小黄门京兆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
孝廉,勋不肯用。
袁绍提供的最佳解就是把禁中全换成士子,一则宫里宫外皆清流,看起来高上大;二来我
们士人都独立思考,不会像宦官给小皇帝当狗,反过来咬何国舅。
当然第二点也是说不准,但我想至少在那当下何进买单。
只是何太后、何苗都不买单,他们相信宦官,没宦官没手脚。
纯粹杀人,何进袁绍一定办得到,但要改制,暴力就没用。何进并没有想要篡位或兵变独
裁这种体制外的方法。
事实上,真要干起来,何进、袁绍也不一定干得过。何进真正的私军大概就是吴匡、张璋
一小批部曲,他大部分所谓的“兵力”还是北军五校、西园八校这些禁军,依之前窦武政
变经验,你外戚大将军权势再重,禁军士兵还是听皇帝的,而宦官是皇帝分身,一旦冲突
起来,禁军都不可靠。更何况现在何进要面对的是有皇帝+太后支持的宦官。
不能走体制外方法,体制内就只能必须要让太后点头。
或许还有其他更好的法,但最后何进与袁绍想到的就是“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
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我想这个想法背后的逻辑是:废宦官不是我们这些知识份子要求的,是那些基层士官兵共
同的心声,那些军人都像狗一样,不识字,只会杀人,他们都到京城来陈情了,我们也没
办法,要不然太后自己去跟他们讲制度讲道理了!
典略载卓表曰:“……臣前奉诏讨于扶罗,将士饥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诣京师先诛阉竖
以除民害,从台阁求乞资直……”
何进当时一共召唤丁原、董卓与桥瑁三支外军,目的并不是要这些外军进入洛阳城杀人,
只是要他们在城郊做做样子,摇旗纳喊,可能烧点东西,总之让太后直接感受群众压力就
是。
《后汉书・何进传》: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
,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有没有用,刚开始没有,何太后超级硬汉,但等董卓军队真的到了洛阳城边的长乐观,何
太后还是怕了,于是她将大多数的宦官赶出宫,袁绍建议何进趁机赶尽杀绝,但何进心软
,放宦官回乡养老,最后张让透过何进小妹重新说服太后,所有宦官又回宫复职。
何进为什么最后只身进宫与太后谈话呢?大概他觉得经过这一来回,他和妹妹已经建立某
程度的共识,至少妹妹不会害他,妹妹不动他,宦官也没种动他。
理性来看,宦官杀何进确实是昏招,外头士大夫不造反,里头皇太后也不会放过他们。我
不同意我哥杀你们不等于我同意你们杀他。
如果何进没死,我认为董卓乱不起来,何进的禁军、其他外兵、鲍信王匡等新募私军等应
该压得住董卓,再说当时帝国精锐三万五千人其实是在长安的皇甫嵩手中,董卓可能真的
辈份高、有一定号召力,但还不是体制的对手。
话说回丁原。如果丁原不死,董卓确实无法那么快掌握洛阳。历史记载不明,不过丁原的
官阶、辈份、出身可能都差董卓一大截,西瓜靠大爿,丁原也不一定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