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吴国庐江的地理位置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0-01-15 03:02:38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铭言:
: 曹叡会亲征显示曹叡并不觉是不急,不急基本上听卫臻讲就不需要亲征。
: 要围魏救赵就打江凌或武昌,不会出现在寻阳,也没有史料见曹叡怎样通
: 过夏口,当时陆逊和诸葛谨可是都在江夏。你的说法显示你根本连曹叡怎
: 样走也不清不楚,如何得出什么看曹叡行军路线或是似围魏救赵。
〈衞臻传〉:"(明)帝欲自东征,臻曰:“(孙)权外示应(诸葛)亮,内实观望。
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车驾可无亲征,以省六军之费。”帝到寻阳而权竟退"
卫臻不要曹叡亲征的理由,节省物资省人力这点,应当在急或不急之上
亲征本来就没有非侷限在急不急不可,而另有提振士气等面向需考量
〈明帝纪〉:"征东大将军曹休又破其别将于寻阳"
有曹休曾经在寻阳打败东吴,以致帮后来东征的曹叡,清出一条通路的可能性
此外没有一定非打江陵或武昌不可,〈曹休传〉:"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
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督休诸军向寻阳"
这边看起来已经无视吴军的威胁,石亭之战也未见吴军自江陵或武昌抄魏军后路
〈贾逵传〉、《魏略》是有写曹叡东征经过项县,问题在于没写之后的路线
更不代表不能自项县再往南开拔至寻阳
: 曹叡自洛阳亲征当然魏军不可能会先在洛阳集结,然后才出发,一般出征
: 也不可能这样做,更何况是出兵拯救前线。参考寿春三叛的情况,应是曹
: 叡率领中军从洛阳出发,外军和地方军在进军路线上等待会合。史料怎样
: 记录讨伐,自然是从主帅出发点看。
曹魏中军,参阅《宋书百官下》:
"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汉有南北军,卫京师...魏武为丞相,相府自置领军,
非汉官也。文帝即魏王位,魏始置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晋武帝初省.."
和《晋书职官志》:
"中领军将军,魏官也。汉建安四年,魏武丞相府自置...文帝践阼,始置领军将军,
以曹休为之,主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武帝初省.."
其中担任武卫将军的曹爽,就没见〈曹爽传〉提过伐吴的事:
"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
转武衞将军,宠待有殊。帝寝疾.."
其他曹叡时代当过中领军,我查到的还有桓范、夏侯献、杨暨
若要以政敌因素撇开曹爽、桓范、夏侯献,那请看〈文德郭皇后传〉:
"太和四年,诏封(郭)表安阳亭侯,又进爵乡侯,增邑并前五百户,迁中垒将军"
该传后面都找不到郭皇后从兄郭表,伐吴之相关记述..杨暨亦复如此
别处有的话还烦请帮补充谢谢!
毕竟伐吴吓退孙权这档事儿,没啥好隐晦无政敌利害关系的吧
因此我认为曹叡并未率领全部中军从洛阳出发,而可能只有部份中军跟随
从别的地方东征吴国,毕竟总得留点精锐顾老巢吧
譬如毌丘俭文钦之乱的司马昭,就是这样干
: 讨虏渠是连接汝水和颍水的运河,令汝水流入颍水增加流量,方便颍水通
: 行水运,寿春三叛时讨伐军三次都是沿颍水向寿春。讨虏渠也不是只有在
: 郾县,是把汝水从郾县连接到西华县入颍水。
: 讨伐毌丘俭的记载比较清楚,可以看到王基从荆州领军到许昌统领集合在
: 许昌部队等待司马师从洛阳率领中军过来,王基有可能是用到讨虏渠。邓
: 艾从兖州领军进屯乐嘉城,乐嘉城在讨虏渠与颖水交汇处前大约几十里,
: 正好有效保护讨虏渠运输线。<晋书>提及的会合地点在许昌和陈县郊外。
《晋书》:"(景)帝统中军步骑十余万以征之。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郊。
甲申,次于隐桥...俭、钦移入项城,帝遣荆州刺史王基进据南顿以逼俭"
〈毌丘俭传〉:"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
似乎看不出洛阳到许昌这段,有用到水军
直到〈王基传〉:"统许昌军,适与景王会于许昌...基屡请,乃听进据隐水...
遂輙进据南顿"
〈毌丘俭传〉:"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
离开许昌后才有机会改为水军
: 寻阳这地方从来都没有在曹家控制之下,也与孙瑜没有关连,在赤壁之战
^^^^^^^^^^^^^^^^^^^^^^^^^^^^^^^^^^
: 后的209年,吕蒙已经是实际控制寻阳而同时任寻阳县令,因此210年鲁
: 肃接周瑜位置时会经过吕蒙驻地,214年占有皖城,吕蒙升为庐江太守。
: 孙瑜的襄安和居巢在皖城东,是以丹阳太守伸延到江北,应没有计进吕蒙
: 庐江范围,寻阳在皖城西。寻阳以西按地理位置只有孙吴江夏、长沙、孙
: 吴南郡,在灭吴之战前,没有寻阳易手的记录。
寻阳以西还有孙权打不下来的曹魏江夏,所以才会有〈曹休传〉里的司马懿从汉水下
督曹休诸军向寻阳,途中可能经过曹魏江夏的记录
至于寻阳有无易手还很难说,毕竟曹叡即位后不久旋即有〈明帝纪〉这么一条:
"征东大将军曹休又破其别将于寻阳"
再参考《全三国文》:"李康,字萧远,中山人。(魏)明帝时为寻阳长,后封阁阳侯,
有集二卷"
且《文选住 引 集林》:"李康,字萧远,中山人也。性介立,不能和俗。著游山九吟,
魏明帝异其文,遂起家为寻阳长。政有美绩。病卒"
看来很像是击退吴军在寻阳的势力,进而接手寻阳
: 曹丕通讨虏渠为什么会与曹丕东征拉上关连?史料是三月修通讨虏渠,
: 这如是动工,还有一段时间要修,就是修好讨虏渠出巡到召陵,曹丕还
: 是回去许昌才去东征,从许昌东征去徐州不用走讨虏渠,修好讨虏渠,
^^^^^^^^^^^^^^^^^^^^^^^^^^^^
《读史方舆纪要》:"讨虏渠在县东五十里。曹魏黄初六年,幸召陵,通讨虏渠,
谋伐吴也"
〈文帝纪〉:"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
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
显然史料告诉我们,曹丕没有从头到尾都走陆道去徐州
还是你要告诉我许昌另有其他的渠,可通到淮?
〈武帝纪〉:"(209)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
军合肥",足见曹操时代的谯,即有水道通淮
如果讨虏渠还未完工,那〈文帝纪〉描述的顺序不应为:
"(3月)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
而该是"五月戊申,帝幸谯,为舟师东征"了
"为"可译为做,3月造船到5月,造完即可从郾县出发到谯
: 许昌可以走水路去郾县的。你的说法显示你根本对讨虏渠完全不知是何
^^^^^^^^^^^^^^^^^^^^
: 物。
想知道许昌跟郾县有水路相连的史料出处?
: 曹丕的水军是上一年(224)在许昌建立,并有乘坐龙船直接从许昌沿颍水
: 到寿春的记录,或就是这经验推动修通讨虏渠改善颍水运输。
水军224年建立的地方未必是许昌,〈杜畿传〉:"守司隷校尉。(文)帝征吴,
以畿为尚书仆射,统留事。其后帝幸许昌,畿复居守。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
遇风没...诏曰:“..故尚书仆射杜畿于孟津试船,遂至覆没..”"
《魏氏春秋》:"(诸葛)诞为(尚书)郎(为荥阳令),与仆射杜畿试船陶河,遭风覆没,
诞亦俱溺"
〈文帝纪〉只写"(224年)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
循蔡、颕,浮淮,幸寿春",没注明哪边造船,又从试船的司隷校尉、荥阳令
以及洛阳附近较大的河去推,孟津应位处洛阳之北
总之除非找得到水运连通陶河至许昌,否则以陆(水)运输送船到郾县或谯
就会是个没有一定要送船到许昌的选项
作者: wz02022 (Jeter)   2020-01-15 10:40:00
辛苦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