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董卓传-董卓之后

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19-08-24 07:56:29
长安沦陷
http://blog.udn.com/Kea0111/128565863
李傕、郭汜、张济踏进陜县基地时,等着他们的是总司令牛辅的尸体,还有几案上朝
廷下达的裁军令。李、郭、张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才有人说:“你们看…该怎么办?

“就…就照办啊…有幸与二位并肩作战,就此别过,山高水长,总有再会…”
“你们疯啦!这…回凉州几千里路,咱们还是把粮草分一分再散吧…千万不可让士兵
知道…”
以上这些对话是我的想像画面,以下才是史书记载,就在李、郭等人将行各自落跑之
际,一个人跳出来大声说:“别傻了,蠢货们,听说长安朝廷正讨论要将咱凉州人赶尽杀
绝,若解散军队,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可以将咱们抓起来治罪!而今惟一的办法就是团结起
来,率军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若打下长安,我们奉国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再逃也
还不迟!”
做出建议的乃是当时官拜讨虏校尉的贾诩贾文和,他是武威人,世家出身,举过孝廉
,可能是凉州兵团中书唸最多人。
李郭等人接受了这个建议,正式冲突前,他们还是试图与长安朝廷谈判,希望朝廷能
赦免其等罪名,王允却以“一岁不可再赦”为由否准这项请求。
前面提到,王允原先的政策是不追究董卓部属过往愆,不过李郭屠杀并州人,又违抗
裁军令,已经不是“不要去理他”可以善了的。至于所谓“一岁不可再赦”,应是指今年
一月(董卓还在世时),朝廷已大赦天下,短时间内赦不出来…不是,短时间内再发赦令有
害司法威信。不过“一岁不二赦”并非什么牢不可破的定律,事实上,三年前、189年一
年内便大赦了三次:刘辩即位后、宦官被歼后、以及刘协即位后各赦一回。说到头来,赦
与不赦,还是看当权者运用。
既然赦免无望,李郭等人只能孤注一掷,他们带领数千人部队自陜县开拔,日夜兼程
,一路向西,沿途收纳流散的凉州部队。这个时点很巧妙,关东方镇各忙各的,没人理会
这支西行的凉州军(或者是说没人理会长安朝廷)。长安这头乎也搞不清楚状况,甚至不知
道有敌军入侵,李郭一行人于是畅行无阻,直抵骊山脚下的新丰县,距长安不到三十公里

王允这时才拨开战争迷雾,发现敌军近在眼前,但他似乎不感到威胁,他没派吕布、
皇甫嵩出击,却找来胡轸、杨定、徐荣三名董卓旧部,用羞辱式的口吻说:“那些鼠辈到
底想干嘛,你们去给我搞清楚!”
结果凉州出身的胡轸、杨定一出长安,便召集旧部,向李郭军投降。最可怜的是徐荣
,身为幽州籍的董卓将领,他背后得不到王允的支持,前方也不受李郭见待,只能带着少
得要命的幽州人发动攻击,最终这位曾大破曹操与孙坚的一代名将便战死在新丰。
新丰一战获胜,李郭军声势大涨,长安一带原本“拥兵自守”的凉州部队,包括董卓
几个部曲头头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全数与李郭军合流,整支部队人数膨胀达十余万之多
。王允这时才狂施放善意,本来不能做的大赦令立马做了,并且升任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但这些都太晚了,凉州大军兵临长安城下,长安城池坚固,李郭不强攻,下令围城。
守城工作自然是由吕布负责,以后见之明,这实在是个不幸,吕布野战能力一流,守
城记录却不怎么样,负责的城池每守必掉,长安是第一个。面对人数庞大的敌军,吕布只
能尽可能以个人能力取得战争优势,他向驻军城北的郭汜要求单挑,郭汜同意,两人于是
展开场三国史上惟一有记录、方方面面都符合标准的武将单挑,也就是两军摆开阵势,阵
圆之处,双方主将出马,一决胜负。
单挑结果,吕布获胜,他一矛(不是方天画戟喔)刺中郭汜,但没能取对方性命,郭汜
的后备骑兵即时救援,两军遂各自撤退。
这场围城战并没有持续太久,围城第八日,六月初一,长安城中一支来自蜀地的部队
叛变,开城门献降,城门校尉崔烈几周前才从郿县大狱出来,面对大举涌入的凉州军不幸
战死,越骑校尉王颀亦领禁军力战而亡,其他如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等九卿
级的官员都在巷战中丧生,其余军民死者数万,长安于是沦陷。
虽然过去一个多月里相处不甚愉快,吕布还是爱着王允的,在这个城陷的紧急时刻,
他没有回家去救他那可怜兮兮的小妻子,反而策马来到宫门前,呼唤王允跟他走。王允拒
绝,他逃避太久,不想再逃了,他要吕布带话给“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吕布
无奈,带着数百名骑兵东出武关,投奔袁术去了。
当天稍晚,王允带着皇帝刘协逃到长安城东北边的宣平门城楼上,李郭等人尾随而至
,刘协虽然又一次宣布大赦天下,而且依要求给李郭等人将军头衔,但李郭等人还是坚持
交出王允。王允最终自行步下城楼就缚,李郭又以皇帝的名义召来同是并州帮的左冯翊宋
翼与右扶风王宏,在六月七日将三人处死。
王允的两个儿子王盖、王景,连同宗族十余人均被杀,他哥哥的两个儿子王晨与王凌
、可能还有个女儿(后来令狐愚的妈妈)则逃过一劫。王允的壮烈事迹大大擦亮“太原祁县
王氏”的招牌,王凌后来在曹魏政权下飞黄腾达,官至太尉,还带领了反司马氏“寿春三
叛”的第一叛。西魏大将军王思政、唐朝诗人王维也是出身这个家族。(79)
作者: segaps (来个会的好不好!)   2019-08-24 08:59:00
作者: gfneo (gfneo)   2019-08-24 09:02:00
作者: ImMACACO (Clean the world)   2019-08-24 11:04:00
作者: ycshsummer (监狱兔(绿541))   2019-08-24 11:53:00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9-08-24 13:49:00
贾诩在汉朝灭亡上感觉也有一份责任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鲨鱼)   2019-08-24 14:49:00
太原王两支都在汉魏之际飞黄腾达,真的猛啊
作者: loveraccoon (Raccoon(奇))   2019-08-25 08:52:00
如果徐荣按史实给他数值,应该也会爆高的吧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9-08-25 23:28:00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要)   2019-08-26 08:22:00
王允的脑筋怎这么死阿,要大赦就大赦还管他几次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9-08-26 08:32:00
不能大赦只是借口吧,他大概根本没想到会被打爆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19-08-26 10:12:00
他毕竟是文人不是军法家啊,推推
作者: f051372   2019-08-26 11:14:00
就抱着满腔的保皇热血看不清大局阿
作者: ww (刘文听)   2019-08-26 14:36:00
我还以为贾诩此时初登场大概18岁 一查发现这时已经45了
作者: ITUB (鸡鸡阴阴德)   2019-08-26 15:52:00
退推
作者: Nightblade (夜游神)   2019-08-26 16:48:00
贾诩比较像是要救同乡人,至于后面的事他就没考虑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8-26 17:57:00
或许因贾诩年轻时曾长年待在西凉 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有办法就近熟悉各军阀间的恩怨情仇 并进而有助于后来成功离间韩遂马超?
作者: CGT (Peter)   2019-08-26 23:01:00
作者: mn435 (nick)   2019-08-27 00:16:00
这家的血统都不会打仗吗汉魏之亡看来都是王家毁掉最后的希望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9-08-27 18:42:00
王家这支就是后世数世纪知名的王谢世家的王氏?
作者: lore (lore)   2019-08-27 23:12:00
感觉 贾诩 说话不会这么豪放,他是文人呢。
作者: jklmo2000 (潜水大福)   2019-08-28 06:57:00
贾诩是在军中混的,讲话豪放很正常。再来两汉有豪杰文化,不像之后的朝代文武分别,儒士年轻时为父母、上司报仇砍人都很常见。讲话稍微豪放些不算什么。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鲨鱼)   2019-08-28 15:04:00
王谢那个是瑯琊王氏,跟这个不一样
作者: a435007 (阵雨)   2019-08-30 10:48:00
徐荣史实统率至少破90 无奈演义给惇哥刺死 因此能力值永远卡在惇哥之下....实在有够尴尬
作者: berice152233 (WASHI买的zenfone2)   2019-09-19 13:0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