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浅论姜维洮西会战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11-15 04:39:01
先声明以下仅为推测,和诸位前辈的想法略有不同之处,还请海涵
没有说我一定是对的,大家参考就好
→ boman: 王经没有损兵数万,史料也不见王经被调职,王经当雍州刺史11/14 01:39
整理一下有关王经的史料,〈夏侯尚传〉:
"清河王经亦与允俱称冀州名士。甘露中为尚书,坐高贵乡公事诛..经不能从,
历二州刺史,司隷校尉,终以致败"
再看《魏氏春秋》:
"(甘露元(256)年)二月丙辰,帝(曹髦)宴羣臣于太极东堂,与侍中荀顗、尚书崔赞、
袁亮、钟毓、给事中中书令虞松等并讲述礼典.."
案《晋书职官志》,尚书员额有5人,上述只提到3人,故王经有可能是另外的2人之一
约莫推一下较可能的王经之经历为:249年曹爽GG以前是2000石的江夏太守→弃官回家
→重新从600石的刺史当起→255年9月以雍州刺史的身份,在洮西吞败
→256年时或许已调回中央当600石的尚书
史料似乎找不到王经犯啥大错,而从2000石的司隷校尉,降为600石的尚书的机会
加上《晋书职官志》:"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己之义,薨辄罢之。
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
故愚见以为《晋书何曾传》的迁尚书意思,应为录尚书事:"曾在司隶积年,迁尚书,
正元年中(254年10月~256年5月)为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假节"
何曾当司隷校尉时,恰为曹魏3少帝的时代,只是把太傅换成司隷校尉
《晋书何曾传》、《晋书王祥传》都宣称毌丘俭之乱时,两人皆为司隷校尉
但《干宝晋纪》的说法同于前者,假设前者为真的话,则王祥或王经的司隷校尉位置
显然是何曾跑去干镇北将军后,所空缺下来的
一直到〈元帝纪〉:"景元元(260)年十二月甲申,黄龙见华阴县井中。甲午,
以司隷校尉王祥为司空",才让钟会接手司隷校尉
扯了一堆小结一下,就是王经当过司隷校尉的记载,除了因士族不再挺农民出身的他
而追究先前罪责,让他不再录尚书事,直接为"纯"尚书以外
我实在想不到有啥其他的可能@@..之后王祥才当司隷校尉
→ boman: 到257年并非不可能,而且附合王经传的说法。260年四月司马11/14 01:39
→ boman: 昭为相国加力锡,这时候用心腹为司隶监京畿好正常。王经四11/14 01:39
→ boman: 月为尚书也可以。11/14 01:40
260年司马昭还没为相国加力锡喔,〈元帝纪〉:
"景元元(260)年夏六月丙辰,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增封二郡,
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诏;诸羣从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
帛万匹,文王固让乃止"
是一直到263年10月才终于不辞让了,〈元帝纪〉:
"(263年)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癸卯,立皇后卞氏,十一月,大赦
"
这里就没出现辞让的字眼,表示接受了
这可由《晋书文帝纪》佐证:"(263年)冬十月,天子以诸侯献捷交至,乃申前命曰:
朕以寡德...(文)帝乃受命。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7-11-14 01:39:00
王经没有损兵数万,史料也不见王经被调职,王经当雍州刺史到257年并非不可能,而且附合王经传的说法。260年四月司马昭为相国加力锡,这时候用心腹为司隶监京畿好正常。王经四月为尚书也可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