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孙权夺荆州,是否真的目光如豆?

楼主: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0-28 23:22:09
※ 引述《colamonster (可乐怪)》之铭言:
: 标题: Re: [讨论] 孙权夺荆州,是否真的目光如豆?
: 时间: Wed Oct 28 01:52:05 2015
:
: 拿下江陵有助于防卫长江下游是为孙吴偷袭荆州辩护最常见的观点,
: 但很有趣的事情是翻看史书能够为这个论点援例的例子,
: 大都是基于“荆州地方军发起的内乱”。(王敦、桓玄之乱)
: 而面对北方政权时败因是因为“失去荆州”而灭亡的例子反而少之又少,
: 倒不如说这些北方政权常见的打法都是各线全面压迫,
: 加之受害者国内政治状况不稳的情况下,自然就是全线崩溃。
: 如果要这样讲,倒不如说蜀地比荆州还更重要,有了蜀地荆州就不容易陷落,
: 干脆支持孙吴死活把榻上对贯彻到底算了。
:
: 所以我之前才一直强调,光拿荆州对孙吴是绝对没有任何用处的,
: 这点版上就一直讨论孙吴在曹丕在位期间的苦境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材料了,
: 不会看的人依然不会看,就不再赘述。
: 如果非得要为吕蒙的计画找一个出口,那就只能视为榻上对的再启动。
: 至于要说这个出口好或不好,是通往活路还是死路,
: 我想我就直接回应roger的推文。
:
: 你说我为孙权“辩解”,但我从没有说过孙权这一著是著妙棋,
: 我从来都不是站在利益面为孙吴辩护,我一直说偷袭荆州对孙吴而言根本毫无利益可言,
: 我的辩论角度一直是在不接受“孙权君臣就是上下一群呆鸟”这种过度简化的解释下,
: 试图为他们做出这种灾难性的决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 而我的解释就是与其说他们是短视,不如说他们在压力跟情绪下做了错误的决策:
: 只打下荆州,没个屁用,要实现榻上对(占领长江流域全域),非常困难。
: 但他们也是人,有血有肉,不会因为蜀汉占的理比较足他们就不能有压力,
: 他们在压力下找到了一条出路,并自以为那就是一切的解释,只是那个解释就长远看来,
: 是错的,如此而已。
:
: 所以归根究底我跟你在孙权偷袭荆州的看法上某种程度应该是相同的,
: 只是我绝不同意把孙权当成一个粗鲁邪恶无知的大反派来看罢了。
:
恕删一部份的原文
之前读晋书,其实我认为这一段文字,
可以提供对吴人的想法的一个好观察点
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藩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
。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阨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
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昔
蜀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天子总群议而咨之大司马
陆公,公以四渎天地之所以节宣其气,固无可遏之理,而机械则彼我之所共,彼若弃长技
以就所屈,即荆杨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逮步阐之乱,凭
宝城以延强寇,重资币以诱群蛮。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悬旍江介,筑垒遵渚,襟带
要害,以止吴人之西。而巴汉舟师沿江东下。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阬,深沟高垒,案
甲养威。反虏踠迹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分命锐师五千,西
御水军,东西同捷,献俘万计。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
也许在吴人的想法中,
自蜀地进攻,要通过三峡,没有办法通行大军,
如果敌人自蜀地进攻,那只是舍己之长以水军和我等相争
所以蜀灭不会造成吴亡。
循着这个理路去看,孙权背刺关羽的思路,
似乎容易理解的多了。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5-10-28 23:46:00
没错 前秦搞笑就在于 夺下襄阳却没有水军 无法威胁东晋说得更精确是夺下蜀地跟襄阳 却没搞水军就去打东晋 苻坚傻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5-10-29 19:40:00
所以一字长蛇阵这么有名的理由到底为何?很烂啊
作者: ChenDao (陈到字叔至)   2015-10-30 14:02:00
三版风云之hgt力战群雄2 - Terryho的崛起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5-10-31 00:30:00
诸葛亮舌战群儒 可惜是精神胜利
作者: ChenDao (陈到字叔至)   2015-10-31 03:23:00
竹子王子 好说好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