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从“箕谷不戒之失”谈起

楼主: wtj1003 (Emperor)   2014-04-02 01:29:54
赵云因为“箕谷不戒之失”而被贬官, 但事实上真有这么严重吗? 我是很怀疑的.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提到: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
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
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
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
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
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
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从这段记录看来: 因为马谡被张郃击败, 所以诸葛亮败回汉中. 整个过程没提到赵
云在箕谷的战况. 而是在后来的上疏中提到了“箕谷不戒之失”. 并且将这件事和
“街亭违命之阙”并列. 要知道街亭是 "大为郃所破" ! 难道箕谷也大为曹真所破
??
在三国志曹真传提到: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
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
:“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从这段记录看来: 曹真的确是被某人吸引到了郿, 使得魏明帝必须另遣张郃去攻击
诸葛亮, 并因此大破马谡. 之后, 曹真在平定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时, 安定民杨
条投降了. 而这个似乎是曹真在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唯一战功, 并没提到在箕谷大破
蜀军, 甚至连为何到郿也没说. 这不是很怪吗?
诸葛亮将“箕谷不戒之失”与“街亭违命之阙”并列, 这表示他觉得这两件事是差
不多严重的. 既然街亭是被大破, 那箕谷应该也好不到哪去. 那为何曹真传中却一
点都没提呢? 反而提到安定民杨条投降, 难道杨条的投降比赵云的战败更加值得记
录?
再看看三国志赵云传是怎么说的:
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
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彊,失利于箕谷,然歛众固守,
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由此, 我们可以知道:
1. 是赵云在跟曹真对峙.
2. 曹真的兵力比赵云的兵力多
3. "失利于箕谷,然歛众固守,不至大败" 是一个很奇妙的叙述
其一, 如果是在箕谷失利, 战功不会比小民归降来得差,
为何没在曹真的传看到?
其二, 既然失利于箕谷, 为何能歛众固守?
为何士气没像街亭一样崩溃呢? 要知道诸葛亮可是将他与街亭并列的
而且此时的曹真做战经验丰富加上兵力又比赵云多,
难道会不知道 "乘你病, 要你命" 的道理?
其三, 赵云在兵力比较少的情况下撤退成功.
撤退战一向是最难作战状况之一, 何况是兵力比对方少.
为何曹真能力不差, 兵力又多却让赵云成功撤退?
"军退" 就表示不像街亭那样了.
不然曹真传就可以加个大破赵云了.
此外, 从这三传看下来, 各事件的次序应该如下:
1. 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2. 魏明帝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 督诸军军郿, 与赵云等对峙
3.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4.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与马谡战于街亭, 并大破之.
5. 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6. 赵云军退, 曹真应该有追击但没有效果, 总之赵云应该安全地撤退了.
7. 曹真率军前往叛魏三郡, 与张郃一起作战
8. 接着发生了安定民杨条自缚投降事件. 最后曹真与张郃平定三郡。
如果这个次序是对的, 无论“箕谷不戒之失”是发生在 2 ~ 5的任何一个时间点, 都
很难解释为何曹真不分兵去攻击祁山方向的诸葛亮?
举例来说, 若是“箕谷不戒之失”是发生在 2与 3之间. 依据赵云传说的 "云、芝兵
弱敌彊,失利于箕谷,然歛众固守,不至大败。"
既然
A. 曹真兵多
B. 赵云歛众固守
C. 依照假设, 赵云兵败箕谷之后, 诸葛亮出祁山, 而且三郡叛魏降蜀.
那曹真应该派人盯住赵云就好, 自己可以及早率领主力攻向祁山
同样的, 无论“箕谷不戒之失”是发生在 2 ~ 5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点,
曹真都应该率领主力攻向祁山,
因为三郡叛魏应亮了, 那边的状况远比箕谷这严重很多.
所以我推测如下, 当然各位可以不认同.
赵云在箕谷暂时性的击退曹真的前锋.
而且赵云成功吸引到曹真主力的注意, 所以曹真所有的军队陆续朝他这边来.
乘着击退敌军前锋的空档, 他收缩兵力放弃箕谷, 回到险要之处固守.
接着, 跟曹真对峙到街亭之役结束.
在对峙其间, 应该有很多小战斗, 都是赵云方胜利
所以曹真无法只留下部分兵力跟赵云对峙, 而率领大部队扑向诸葛亮.
因此魏明帝必须要另派张郃出动,
为此魏明帝还特别对张郃 "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
若是赵云没办法牵制曹真所有力量, 那魏明帝就应该叫曹真从郿冲向三郡,
而不用另外 "加郃位特进" , 也就是还没立功就升位阶
等到街亭失败, 赵云知道耗下去也没意义了, 所以就撤退了
基于常理, 曹真是要追击的. 因为兵力多, 诸葛亮在撤退, 而赵云也撤退了
但是, 曹真传却没有对此多加叙述, 那多半是追击后没战果
所以我认为, 云别传的记录是可信的.
但是, 诸葛亮为了要明法纪, 带头自贬.
赵云不想要诸葛亮独自承担责任, 也要求贬官.
赵云被諡为顺平侯, 按諡法,柔贤慈惠曰顺, 依照这样的性格,
我猜测他不想要诸葛亮独自承担责任.
贬官要有原因, 诸葛亮的大家都知道.
那赵云的呢? 只好说在箕谷失利. 所以该贬.
所以有了兵力少在失利之后
却还能保住士气, 接着固守对峙.
对峙时, 敌方兵多却又不敢分兵去救更危急的祁山.
最后可以安全撤退的奇特记录.
作者: a1091100075 (小日本)   2014-04-02 09:18:00
作者: kayama (天山)   2014-04-02 10:03:00
XXX没根据的脑补一堆,笑死人了
作者: kiranagisa (不放手,直到死神接手)   2014-04-02 10:37:00
按a可以知道某ID发表过哪些文章, 自然也可以知道某ID又写过哪些有根据的东西
作者: kayama (天山)   2014-04-02 11:05:00
此作者文章一堆脑补,全是堆没营养的垃圾
作者: greecat (皮卡丘)   2014-04-02 13:25:00
这系列赵云翻案幻想文可以停了吗
作者: ryosuke (迈向自己的王道)   2014-04-02 14:18:00
kayama等你写言之有物的东西啊!
作者: kayama (天山)   2014-04-02 14:32:00
放大绝了,脑补不能骂喔
作者: kingstong (卍解-天锁斩月)   2014-04-02 16:10:00
像司马懿这样龟著不打就是最正确的计策啊!在汉中出长安的交通要线上有许多谷地,随便出击很容易被埋伏,与其如此就龟著等蜀军粮尽自然就得撤军!司马懿深知这个道理还是被诸葛亮给诱出大寨中了蜀军埋伏,到最后司马懿就龟著不出击,而诸葛亮也因此被拖死,老了身体免疫变差了最终还是病死在蜀军中.没能北伐成功.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4-02 18:35:00
你有其他几个史料没有考虑到﹐包括诸葛亮说赵云兵多、赵云烧掉栈道、陈仓道会受诸葛亮侧击等等。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4-04-02 19:09:00
可以说因有韩信的前车之鉴 所以司马懿不敢再犯章邯的错误吗
作者: teyao (河间献王翟中虚)   2014-04-02 22:59:00
这篇没啥问题呀!真要说的话我认为“不戒之失”只是个上书时的用语。东线赵、邓确实是吃败仗,但上表时总不能说“因为敌军太多才失败,并非主将之错”,若真这样说,岂不和“不是国军不善战,只是共军太狡猾”没啥两样了?
作者: icelocker (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4-04-02 23:10:00
有根据的推论是推理 没根据的推论才叫做脑补本文看起来应该是前者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04-02 23:48:00
作者: ImMACACO (Clean the world)   2014-04-03 01:15:00
自贬上疏是陈列缺失,并没有说两件事是同等级的...
作者: kayama (天山)   2014-04-03 08:17:00
明明打输还硬凹没输,不脑补是啥?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4-04-03 20:00:00
有必要嘘成这样? 一堆键盘大师真爱酸
作者: ryosuke (迈向自己的王道)   2014-04-04 07:21:00
有料的不会只在推文里砲一些有的没的,真的觉得有误请拿出资料来谈谢谢。
作者: gekorader (基果雷德)   2014-05-04 15:18:00
太一厢情愿 不戒之失根本可能是古文对仗习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