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31(孙盛舌战殷浩)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9-04-15 22:17:25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31
: :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闲。左右进食,冷而
: :   复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
: :   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
: :   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 “殷中军”指“殷浩”,出身自两晋之际新起的士族“陈郡殷氏”。
: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的内容,
: 其实是孙盛与殷浩两位当代清谈名士激烈谈辩,
: 谈到变成相互嘲讽。
: 从这篇故事的文字描述,
: 看不出当时两人讥嘲对方时的语气究竟如何;
: 如果说两人其实已经有点‘相骂’的意思,
: 似乎也不无可能。
: 以这则故事的内容来看,
: 《世说新语》的编纂者将这篇故事放在“文学”篇里面,
: 或许还不如放在“排调”篇,可能还比较贴切,
: 如果放在“轻诋”篇,似乎也无不可呢。
: 北宋成书的《太平广记》及《太平御览》,
: 都有收录这则故事的类似版本,
: 不过两书所收录的这个故事,
: 原文出处却都不是出自《世说新语》。
: 以下把两书收录的内容都贴出来,
: 这两个版本的文字与内容都与《世说新语》有一些差异,
: 有兴趣的板友不妨比较看看:
:  《太平广记》卷 246〈诙谐二〉引《南史》
:    孙盛
:     晋孙盛与殷浩谈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
:     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尘尾,毛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
:     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莫作强口马,我当捩卿鼻!”孙
:     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劳卿颈!”
:  《太平御览》卷 390〈人事部三十一‧言语〉引《郭子》
:    孙安国【小注:盛字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语,【小注:殷,
:    名浩也。】往返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煖者数四
:    。彼我奋掷麈尾,毛悉随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餐。殷
:    方语孙卿曰:“公勿作强口马,我当并卿控!”孙亦曰:“卿
:    勿作穴鼻牛,我当穿卿颊!”
同一个故事的三个版本,
最大的差别处,是在最后殷浩、孙盛两人互亏互呛时说的话的内容。
下面把三个版本的互亏互呛内容并列来比较一下,
三个版本前面分别用ABC的代号来标记。
A《世说新语‧文学第四》31:
  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
  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B《太平广记》卷 246〈诙谐二〉引《南史》:
(虽然这边说是引用《南史》,但我在目前一般所说的唐代李延寿的《南史》里面,
 没有查到这则记载。有没有板友有找到的呢?还是说其实是出自别的文献?)
  殷乃语孙曰:“莫作强口马,我当捩卿鼻!”
  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劳卿颈!”
C《太平御览》卷 390〈人事部三十一‧言语〉引《郭子》:
  殷方语孙卿曰:“公勿作强口马,我当并卿控!”
  孙亦曰:“卿勿作穴鼻牛,我当穿卿颊!”
A:强口马、穿卿鼻
  决鼻牛、穿卿颊
B:强口马、捩卿鼻
  决鼻牛、劳卿颈
C:强口马、并卿控
  穴鼻牛、穿卿颊
三个版本的“强口马”都相同。
强口马意思就是嘴硬的马,马儿如果嘴巴坚决不肯随人意来张合,
就无法顺利挂上马嚼,对于想要跨驭骑乘马匹的人来说,
强口马当然是很让人伤脑筋的。
强口马拿来比喻人嘴硬,意象鲜明,不得不说殷浩的想像力很妙很活,
人嘴硬不服与马儿的嘴硬不受控,两者形象的连结很精巧。
至于如何对付孙盛这匹“强口马”呢?
A穿卿鼻、B捩卿鼻、C并卿控
AB两者比较相似,但A比较暴力,因为是准备把嘴硬的马穿上鼻环,
也就是把马当成牛来对待,穿上鼻环后再绑上绳子来施加控制,
至于穿上鼻环的马会不会流血呢?
我自己孤陋寡闻,没看过这种场面,但想像这动作应该很难不见血吧?~~
如果有板友知道给牛穿鼻是怎么回事,还请描述一下。
至于B的捩卿鼻,就只是说用力扭拽马的口鼻而已,
还不到穿孔的地步。
C的并卿控,殷浩的意思是:
  孙盛你就算是强口马,我还是照样骑乘你控驭你啦!
  (就像我平常骑别的马一样!哼哼)
  (别的马=殷浩平常清谈辩论时击败的其他与谈士人)
孙盛当然不是省油的灯:
 殷浩你说我是马,那我就把你当牛!
孙盛的回击,AB都是“决鼻牛”,C是“穴鼻牛”
   
“穴”在这边与“决”同义,是断裂的意思。
所以ABC的“决鼻牛”、“穴鼻牛”可以看作同义的词语。
什么是“决鼻牛”呢?
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在这则故事对此作了解释,
同时一并说明了后面的“穿卿颊”的意思:
 “牛鼻乃为人所穿,马不穿鼻也。
  然穿鼻者常决鼻逃去,穿颊则莫能遁矣。”
上面已经提到牛鼻常常会在鼻中膈穿孔,然后装上牛鼻环,
用来绑绳拉控牛儿的行进与方向;
相较之下,“马不穿鼻也”,马是让牠们戴上口嚼,然后以缰绳驾驭。
虽然牛是以穿鼻的方式的装上驾驭器材,
但被穿鼻的牛“常决鼻逃去”,
也就是在鼻上的环被绑上绳子之后,
牛若拒绝被控制,则会反向施力,奋力扯断鼻中膈、让鼻环掉落,
然后逃走!(光是想像就觉得好痛~~)
这种脾气强硬的牛,当时人就用“穿颊”的方式来重新装设驾驭器材,
到底牛只“穿颊”是什么光景,我也没看过,
但大家可以 Google 看看人“穿颊”后的样子~~
想来牛的“穿颊”,大概是用金属棒穿过牛的双颊后固定,
绳子则绑在牛双颊露出的棒端,牛的双颊被金属棒穿过,
还是可以进食(但大概会一直疼痛 > <),
而且牛无法让金属棒穿破整张脸后再从嘴巴掉出,
于是人就可以控制住这些脾气强硬的牛,
所以余嘉锡说“穿颊则莫能遁矣”。
(余嘉锡的生存时代是清末民初,
 猜想他可能亲眼看过被穿颊的牛是怎么回事,
 所以为不知其然的读者写了这条解说文字)
孙盛反唇相讥,说殷浩是“决鼻牛”,
那么殷浩这头“决鼻牛”会有什么下场呢?
AC都是“穿卿颊”,B则是“劳卿颈”。
“穿卿颊”是怎么回事,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
至于“劳卿颈”,大概是在牛只的颈部施加枷具,
也就是所谓的“牛轭”或“牛枷”。
板友如果 Google“牛车”,
就可以看到很多图例了。
B的孙盛说“卿不见决鼻牛?人当劳卿颈!”
意思大概是这样:
  殷浩你这个硬脾气(不认输)扯断鼻中膈的牛,
  还是会有人让你的脖子累累的啦!
  (那个人就是我孙盛啦!)
  (与其你个牛殷浩被我孙盛套上牛轭然后脖子累累,
   不如还是向我摇摇你的秃毛麈尾认输吧!)
与B的版本比较起来,
AC的“穿卿颊”感觉暴力多啦!
穿颊肯定也是会见血的吧~~
这回合用文言文表现的口语互呛,
还满酸满辣的,有时还有点带血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