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24
: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
: 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
: 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
: 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
: ,解职归,席苫于公灵牀头,心丧终三年。
“郗鉴”字道徽,他是东汉末年“郗虑”的玄孙。
郗鉴的高祖父“郗虑”字鸿豫,
乃山阳郡高平县人,与刘表是同乡;
不过,郗虑在汉末大乱期间,并没有跑到荆州去依附刘表,
而是进入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
关于郗虑的生平,缺乏详细的记载,
只知道他年轻时曾经在郑玄门下求学,
后来又曾被孔融辟举,成为孔融的“故吏”。
(《后汉书‧孔融传》中,孔融曾说:
“郗为故吏,融所推进”)
后来,郗虑与孔融之间产生了嫌隙。
他俩的梁子是如何结下的呢?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曹操传)裴松之注引虞溥《江表传》说:
“献帝尝特见(郗)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
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
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
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睦。(曹)公以书和解之。”
孔融在献帝面前,大概是又发挥他饱学而又诙谐嘲谑的本事,
节引《论语》中的话语来评论郗虑,
只不过话说得不太正面。
郗虑也不是省油的灯,在皇帝面前不甘示弱,
马上用孔融往年的痛处来个狠狠反击。
然后,两人之间恐怕免不了唇枪舌剑几番交锋。
《后汉书‧孔融传》描述孔融这个人“宽容少忌”,
或许这个事件之后,孔融没怎么把它放在心上,
(就算孔融多少也记了怨,但没看到孔融后续有什么攻击郗虑的行动)
但郗虑,可就没那么容易对此释怀了。
等到孔融与曹操之间的摩擦渐多,
郗虑觑紧机会,挑着孔融言行中足以作为话柄的部分,来“搆成其罪”;
若据东晋孙盛《魏氏春秋》的说法,事情大致是: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孔)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
可能是孔融与孙权派遣至许都的使者之间的谈话有些‘不妥’之处,
变成了小辫子被郗虑揪住!
〈孔融传〉里另外记载了曹操的爪牙“路粹”所上奏的孔融罪状: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
‘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
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
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于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
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
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荅
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路粹也提到孔融“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
孔融究竟对许都的大汉朝廷“谤讪”了些什么呢?
猜想大概是讽刺献帝与当朝权臣曹操之间的微妙关系吧~~
总之,孔融的几笔旧帐在此时也被翻出,
最后被判处斩弃市。
虽说孔融之死,背后很难说没有曹操本人的意思,
但……是谁,乐于成为那把斩人的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