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国志‧孙静传》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7-05-23 01:59:52
由于 Houei 板友有两篇讨论文章,
分别引用了不同的文献,
所以我也分别回文来接着讨论。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 ^^^^^^^^^^
: :       这里的“度水战”,即‘渡水战’,
: :       意思是渡过河到河的对岸作战。
: 其实关于数度水战,自古以来就不一定非得拆成数 渡水战,也有不少可以解读为
: 数度(英文:several times)的例子,举例如下:
: 《齐民要术.卷三》:
: "漱生衣绢法:以水浸绢令没,一日数度廻转之。六七日,水微臭,然后拍出,柔肕
: 洁白,大胜用灰"
: 《齐民要术.卷六》:
: "煮酸枣根,取汁净洗,讫。水和酒糟,毛袋盛,渍蹄没疮处。数度即愈也"
: 《齐民要术.卷十》:
: "十日内,每日数度以杷彻底搅之。十日后,每日辄一搅,三十日止。雨即盖瓮
: ,无令水入"
: 《太平御览.四夷部十七·西戎五.女国》:
: "其俗: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中或数度变改之"
: 《太平御览.四夷部十九·西戎七.吐蕃》:
: "追留死将万足承前数度使人入朝,皆被边将不许,所以不敢自奏"
关于〈孙静传〉里的“数度水战”究竟该怎么解释,
我觉得关键在于“数度”这个词,
到底在《三国志》成书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上面举的一些关于“数度”的例子,
有三则原本出自北朝后期的《齐民要术》,
两则《太平御览》里收录的记载,
前一则原出自《北史》,后一则出自《旧唐书》,
时代全部都上距《三国志》成书时期有好几百年之久,
它们都是晚出的文献,
因此无法为年代远远早于它们的〈孙静传〉的“数度水战”提供佐证。
“数度”这个词用来表示‘数次’、好几次的意思,
看来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
或者说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惯用语,
而且我怀疑是北方人的用语,
因为在南朝这边的文献我都没看到这种用法。
不过我匆促查阅,很可能有疏漏,
各位板友有看到反例的话,还请帮忙指正。
另一方面,在《三国志》里面,
经常单用“数”这个字来表示‘数次’、好几次的意思,
例子非常多,大家也很容易上网用中研院汉籍数据库查询,
所以这里就不举例了。
在此同时,《三国志》中从未用“数度”来表示好几次的意思,
唯一一个“数”、“度”二字连在一起的例子,
就是〈孙静传〉的“数度水战”。
因此,有需要往前查看“数度”这个词在魏晋以前都是怎么用的?
我查到的时代比较早、在意思上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首先是《周易》“节”卦的象辞: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这里的“数度”是名词,它的意思要如何理解,
可以参考唐代的孔颖达对这段“节”卦象辞的解释:
 “数度,谓尊卑礼命之多少;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
  君子象节,以制其礼数等差,皆使有度;
  议人之德行任用,皆使得宜。”
由此可知“数度”指“尊卑礼命”、“礼数等差”,
大致可以说是规矩礼数法度这样的意思。
另一个例子出自《周礼》〈春官宗伯下〉:
 “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
东汉郑玄的注,是这么解释此处的“数度”:
 “数度,广长也。”
以“数度”指尺寸规格,同样引申为规矩、制度的意思。
实际上,上面这两种意思的“数度”,
更常被写成“度数”,
而秦汉以来人们又把“数度”、“度数”这个词语
使用在日月星辰的推历计算与讨论上。
有趣的是,这个意思的“度数”,至今也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现在“数度”这个词就转变成表示‘数次’、好几次的意思了。
总结起来,在《三国志》成书的时代,以及在那之前,
“数度”一词的各种用法用例当中,
看来并没有解释成‘数次’、好几次之意的例子,
“数度”若作为一个词汇出现在文献当中,
一般都是作名词用。
司马光在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时,
应是明白以上的语意用法差别,
因此在写到这场战役时,
特别把出自〈孙静传〉的“数度水战”改写成:
 “策数渡水战,不能克。策叔父静说策曰……”
把“度”改成“渡”,以免读者误会。
: 《文选注.诔上》:
: "何寤夫子,果乃先逝!又论死生,存亡数度"
上面这篇诔文,是曹植所作的〈王仲宣诔〉,
乃曹植为去世的王粲所撰写的诔文。
原文在网络上也很容易找到。
这个例子就有意思了,
因为这完全就是汉末三国这个时期的“数度”用例。
我把这段文字的前后文一并列在下面:
 “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
  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
  感昔宴会,志各高厉。予戏夫子,金石难弊。
  人命靡常,吉凶异制。此驩之人,孰先殒越?
  何寤夫子,果乃先逝!又论死生,存亡数度。
  子犹怀疑,求之明据。傥独有灵,游魂泰素。
  我将假翼,飘飖高举。超登景云,要子天路。”
有看到解释是把“存亡数度”的“数度”,
理解为‘规则’、‘法则’,
也就是把“存亡数度”解释作生死存亡的法则。
我个人觉得还有一种理解的可能:
 “存亡数度”的“数”与《三国志》中的许多例子一样,
 指‘数次’、‘屡次’、‘几番’这样的意思。
 而“度”则指思忖、衡量,
 也就是考虑揣想的意思。
 至于“存亡”,说的不是生“存”与死“亡”,
 而是‘存无’,即‘有’与‘无’。
 我觉得这里的“亡”其实就是“无”的通同用法。
 “存亡数度”的意思,要与前一句“又论死生”一起看,
 指‘几番推想人死后是存在还是消无了呢’。
 曹植与王粲“又论死生”,论的不是死与生,
 而是专论“死”,他们讨论的是人死后是否还存在的问题。
 因为他们讨论这问题的时候都还活着,都未曾经历自己的死,
 于是无法确切得到结论,所以王粲“犹怀疑,求之明据”。
 接下来的文字则是曹植对于人死后若有灵的浪漫想像。
无论“存亡数度”的“数度”指的是规则还是几番推想,
“数度”都不是‘数番’、好几次的意思。
因为没有“数度”在《三国志》的时代解释作‘数番’、好几次的例证,
所以无法同意将“数度水战”的“数度”理解为“several times”。
: :    南朝刘宋时的裴松之说“今永兴县有高迁桥”,
: :    而《宋书‧州郡志一》〈扬州‧会稽太守〉里有“永兴令”,
: :    指的是以‘县令’为长官的‘永兴县’。
: :    在“永兴令”这里记载说:
: :      “汉旧余暨县,吴更名。”
: :    也就是说,南朝刘宋时的“永兴县”,
: :    其实就是汉代会稽郡的“余暨县”,
: :    它是在孙吴的时后改名为“永兴县”的。
: :    由此结合上面〈孙静传〉的记载,
: :    可以知道“高迁”这个地方,位在“永兴县”境内,
: :    而且位置大约是在王朗据守的“固陵”南面数十里处。
: :    因为“永兴县∕余暨县”位在浙江接近出海口处的南岸∕右岸,
: :    所以孙策“度水战”的这条“水”,
: :    最有可能的就是浙江。
: 接近出海口处,所以河面应该够宽广
: 要打起水战也不成问题才是
: 《武帝纪》:
: "(曹)公西征,魏书曰:议者多言“关西兵彊,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
: 公谓诸将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与
: (马)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
: 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 愚见以为,上述看起来蛮像是一副要打起水战的样子
: 而非单纯乘船渡河再战,否则就直接从岸边射箭放火(投石机?),试着把船烧(击)沉
: 或等你要靠岸时再攻击,不让你上岸就好了
: 连关中那边的河面,都有打起水战的本钱,照理江东更没有打不起来的理由
: 何况马超所处环境跟王朗比起来,平常更没有在打水战吧,结果情势所逼还是照打不误
: 一点意见欢迎讨论~~~
上面的引文原po贴太满,文章版面会混乱,
(建议板友po文贴文字时,右边不宜超过75字符)
我把原po引用的这段《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传)重贴一次:
 “(建安十六年秋七月)(曹)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
  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
  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
  ,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
原po认为上述引文的情况,看来像是要打水战的样子。
其实不然。
这里的情况,是曹操要北渡黄河,
于是屯于潼关的马超立刻出兵攻往曹操军的泊船地,
(位于黄河南岸)
当时曹操还没渡河,情况危急,
曹操的部将丁斐急中生智,把牛马驱放出去,
引诱敌兵分心掠夺,借此来迟滞马超军的行动;
马超军中计,曹操才在危境中顺利渡河。
这段〈武帝纪〉文字,裴松之注引了一段《曹瞒传》说明战况:
 “(曹)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张郃
  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
  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
  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
  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这次交战,马超军全部在陆地上,并无船队交锋的水战。
〈曹瞒传〉说马超等人的骑兵“追射”曹操的船,
因为黄河水急,曹操所乘的船只在北驶的同时也顺流而下,
呈现一种很神奇的向量运动。
马超等人的骑兵队只能沿着河岸奔驰,
一面追赶那艘载着曹操顺流而下、但也离自己这侧越来越远的船,
一面拚命放箭射船,大概是希望用乱箭射死曹操。
结果是曹操没被射中,他的船也顺利渡过黄河。
马超他们那时大概只能望河兴叹吧。
如果马超军也上了船,
战况就不会是《曹瞒传》所说的这样了。
先不说马超与曹操。
当年固陵所在处的山水地理形势,现在已经无法得知,
也无法知道当年那里到底适不适合打水战、有没有可能打水战。
且不论古今自然地貌变化的问题,
适合打水战的地形,也不一定就非打水战不可,
何况还有战术、部署各方面的考量,
从如此有限的文献记载,都无法得知。
孙策军攻打固陵,“数度水战”,
并不是‘能不能’打水战的问题,
而是‘有没有’打水战的问题。
说A地有打过水战,并无法证明B地也有打过水战,
能打水战的地方,不代表一定要打水战。
孙策军“数度水战”的意思,
目前只能从前后文脉与字词文义去解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