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奥运马拉松故事24-1960罗马-赤脚阿贝贝

楼主: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2-03-14 10:55:11
奥运马拉松故事24-1960罗马奥运
古柏坦于1896年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1960年来到意大利罗马举办。
而奥运在罗马举办,从历史角度来看是微妙有趣的,
原因是古奥运会的终止,
正是罗马帝国皇帝于西元393年禁止异教活动与当时赛事充斥赌博作弊而下令停止的。
罗马本在1940年就有机会举办奥运会,但在申办阶段礼让给日本东京;
后来因二战发生,直到20年后的1960年才得以举行。
罗马奥运,延续上届奥运两个中国的问题。
1959年IOC国际奥会
以在台湾台北的奥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对中国运动员无管辖权为由,
撤销承认中国奥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但接受以不同名称重新申请并承认之。
奥会后来以ROC Olympic Committee送件申请,但IOC决议应以Formosa之名参赛,
协调未果下,也导致后来1960年罗马奥运开幕式-出场顺序被排在F,
代表团决定手举“UNDER PROTEST”布条表示抗议的事件。
田径场上,代表Formosa的中华民国十项好手杨传广,
与美国训练伙伴强生战至最后一项1500m,以些微差距落败获得银牌,
这是中华民国首面奥运奖牌,
中华民国政府正希望以此国际体育赛事的优秀表现,
来争取提升日渐受到打压的国际局势。
拳击场上,18岁美国选手Cassius Clay夺得轻重量级金牌,
他就是后来世界知名的重量级拳王Mohammad Ali。
这届奥运会还值得一提的是闭幕典礼,
17岁的澳洲华裔青年John Ian Wing,以匿名信向大会建议,
闭幕时不要像开幕典礼一样由各国依排序绕场,
何不改成将各国运动员打散并一起出场,象征全人类的团结与友谊,
这建议获得采纳,在闭幕时让所有选手不分国籍聚在一起,度过奥运最后时光;
这模式后来被国际奥会列为闭幕典礼的样板,一直沿用至今。
来到奥运马拉松会场,
此次的赛道设计,特别规划经过现存于市区的知名罗马时期建筑遗迹,
起终点也首次皆未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
整个比赛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罗马历史的巡礼。
起点-Campidoglio广场-卡比托利欧广场,
是米开朗基罗于1536~1546年所设计,位于罗马七丘之一的Capitoline Hill,
紧邻Roman Forum古罗马广场,这里是古罗马心脏地带的中心。
终点则设在the Arch of Constantine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西元315年),
就在著名的罗马竞技场旁。
整条路线形成一个大三角形,
起跑后经过the Caracalla Baths卡拉卡拉浴场,
沿着the Appian Way亚壁古道跑,
最后在the Arch of Constantine君士坦丁凯旋门下结束。
因为天气炎热,比赛延迟至17:30才起跑,
当跑者跑到后段狭窄且有树荫遮蔽的Appian Way时,
时间已来到19:00-夜幕低垂天色渐暗。
上百名手持火炬的士兵,站在赛道两旁,用火光照亮最后这段路,
引导选手安全前进并提供转播单位足够的照明,
搭配上古罗马的遗迹,这极具戏剧场景的终点前画面,
是奥运马拉松前所未见、令人难忘、更可能是空前绝后。
Abebe Bikila以赤脚完赛,大破奥运纪录,并以一秒之差创下新的世界最佳成绩。
这到目前(2022)为止,仍是赤脚完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
上届曾参赛者包括金牌-法国Alain Mimoun、银牌-南斯拉夫Franjo Mihalic、
4th 韩国Lee Chang-hoon、8th瑞典Evert Nyberg、10th 芬兰Eino Oksanen。
世界纪录保持人苏联Sergei Popov也有参赛,可说是众星云集。
世界纪录 Sergei Popov (URS) 2:15:17.0 Stockholm, Sweden 24 August 1958
奥运纪录 Emil Zátopek (TCH) 2:23:03.2 Helsinki, Finland 27 July 1952
比赛日 10 September 1960 — 17:30
起点 Campidoglio-卡比托利欧广场
终点 the Arch of Constantine君士坦丁凯旋门
参赛者 69人来自35国
距离 42.195 km
路线 点到点之三角形路线
奥运马拉松赛事首次起终点都不在奥林匹克运动场,
直到56年后(2016)里约奥运时,才再一次发生(起终点都在Sambadrome森巴广场)。
赛前最被看好者是苏联的Sergey Popov,
他是当时唯二跑进2小时20分的跑者,并保有世界最佳纪录。
而在报名时,
有一位递交比前奥运马拉松冠军-捷克传奇跑者Zatopek还快的参考成绩之
埃塞俄比亚跑者Abebe Bikila;
由于对该国跑者的不了解,没多少人认为他这成绩是正确的。
起跑时,他站在暖身人群中,决定要脱鞋打赤脚比赛,
他不是要证明或宣告什么,而只是觉得这样可以跑得比较好;
他没戴表,只在手上写下几位要注意的跑者号码;
教练告诉他跑到阿克苏方尖碑那再发动,然后夺取胜利。
前段领跑的是比利时的Aurèle Vandendriessche,
领先的四人集团中还包含英国Arthur Keily、
两位非洲跑者摩洛哥Rhadi Ben Abdesselam与埃塞俄比亚Abebe Bikila。
令人惊奇的是Abebe是没穿鞋打着赤脚跑。
9.6km时,有另两位跑者加入领先群;
世界纪录保持人苏联Popov落后30秒处在第二集团。
20km时,两位非洲选手Bikila与Rhadi突围取得领先,
他俩自此一直保持在前头,也跑在一起,后方跑者逐渐被拉开。
30km时,两位非洲选手与追赶集团-新西兰Magee与苏联Popov已差距超过2分钟。
40km时,仅剩新西兰Magee一人仍有能力向前追赶,
虽拉近了距离,但时间已经不够追上了。
在接近终点前Porta Capena广场阿克苏母方尖碑附近时,
Bikila在两侧皆是火炬手引导的路段,加速摆脱Rhadi纠缠,以25秒差距赢得胜利。
有点讽刺的巧合是,Bikila展开攻势时通过的这个阿克苏母方尖碑,
正是意大利墨索里尼于1937年从埃塞俄比亚抢夺回来的战利品。
此方尖碑后来在2008年重回埃塞俄比亚。
铜牌由新西兰Barry Magee获得,
原先最被看好的苏联Popov获得第5名,
另一位苏联选手Konstantin Vorobyov则获第4名。
最后一位完赛的跑者已接近当地时间晚上9时15分,
是奥运马拉松史上少见选手在天黑后才完赛。
1st Abebe Bikila Ethiopia 2:15:16 WR
2nd Rhadi Ben Abdesselam Morocco 2:15:41
3rd Barry Magee New Zealand 2:17:18
4 Konstantin Vorobyov Soviet Union 2:19:09
5 Sergey Popov Soviet Union 2:19:18
6 Thyge Thøgersen Denmark 2:21:03
7 Abebe Wakgira Ethiopia 2:21:09
8 Bakir Benaïssa Morocco 2:21:21
9 Osvaldo Suárez Argentina 2:21:26
10 Franjo Skrinjar Yugoslavia 2:21:40
上届金牌法国Mimoun仅以34th完赛。
赤脚跑者阿贝贝,
出生于1932年8月7日,这天刚好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马拉松比赛日,
或许天注定是为马拉松而生的人。
Bikila一生共跑了15场马拉松(1959~1968),前13场赢了其中的12场;
但人生最后两场马拉松皆未完赛(包含1968墨西哥奥运会)。
1969年因车祸造成半身不遂,后来还曾参加轮椅台球与射箭的比赛。
他在1973年41岁时就因脑出血(与四年前的车祸有关之后遗症)英年早逝。
#追着奥运看世界
#奥运马拉松故事
#罗马奥运杨传广
#赤脚马拉松冠军阿贝贝
#开幕抗议
#跑到天黑
作者: ppit (无所谓极限只有划地自限)   2022-03-19 12:09:00
马拉松硬汉有提到这次奥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