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taiwanrunner.blogspot.tw/2017/11/2018.html
2011年开始被朋友推坑进入路跑的世界,2013年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场全马,2014年
在那个东京马还算好抽的年代,一群朋友一起完成了东马,接着朋友慢慢退出了路
跑的世界,早年路跑的朋友已经很少在一起奔跑了。这几年虽然还有在参加全马赛
事,但训练到一个程度觉得会进步的时候就生病或是受伤.跑了10多场的全马PR却
还停留在第二场全马的4:34。
虽然两三年前有朋友提过六大马有隐藏奖牌,但是从来没有去认真想过这件事情,一
个玻璃脚的人要如何去拼成绩来BQ?直到去年Garmin PB班莫名的入选,经过18周的
训练我感受到自己明显的进步,破四似乎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最后被自己给搞砸
了,最终只进步了20秒,心里想着如果继续训练下去,
或许真的能挑战波马的资格。加上江湖传闻,六大马可能要改成九大马,真心不想去
中国新加坡跑,所以只好赶快加速完成六大马。东马、芝马已经完成了,纽约签运不
佳,看着网络上哀嚎遍野,看来中签率将近2成但对于台湾人或许是更低的数字。超过
五万人的比赛只有不到两万人利用抽签的方式获取参赛权。牙一咬,就报名旅行社名额
,事实上纽约的参赛权就要一万出头台币,加上住在终点附近,旅行团的名额似乎也没
贵到哪里去,抽签结果一公布,旅行团名额也是立即秒杀。
二月的时候跑了两场全马,3月休息了一下,4月开始把之前Garmin
PB班的课表重新整理了一下,拿来做训练的范本。结果越练越觉得怪怪的,没有进步
的感觉,开始意识到这样刺激的量对我来说是不足的,团体班的课表只能用来针对
第一次触碰科学化训练的人,要继续堆叠训练还是要针对个人的强弱像跟生活状态做
调整。于是联络了RQ的罗誉寅教练,约定25周的训练课表。从五月开始的课表,几乎
都是在气温30度以上的天气练习,这25周的训练过程,除了有三天因为肠胃炎缺课以
外,其他都有吃,除了少数几次恢复跑因为前一晚上班状态不好,提前收工外,完食
率我认为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也因为都是在酷夏的天气训练,整个状态要
去对比纽约11月初的天气是完全无法评估的。
耐力一向是我最弱的环节,虽然没有跑过一次30以上的距离,但约莫12次超过半马
的距离,数次27、28公里的配速跑,也让我的心肺耐力进步了不少,也增长了不少的
信心。在夏天练习,一开始不知道要怎么补给,看了一些书加上自己摸索,终于找到
比较科学化的补给方式。课表要科学化,要知道自己练的课表目的是什么,补给也是
同样的道理。
参加Garmin PB班的时候是不希望学员去参加比赛,但个人化的教练可以参加比赛,
去不断的试误,来调整自己的状态。自己很容易一开始爆冲,也在参加几次比赛后
开始练习耐心。虽然个人化课表可以参加比赛,但还是希望不要将气力放尽,在这样
的情况下,参加区域性的小比赛,还能跑个总排前20,以前这种千人的小比赛,都只
能排差不多一半的位置,接触科学化训练的这一年,真的进步不少。
这近六个月的时间,我也自行看了不少关于科学化跑步训练的书,也跟教练开的课表
对照,毕竟希望跟教练的合作是可以长期,也希望能知道教练开的课表是否合乎训练
逻辑。这段期间也透过跑友看着不同训练营的课表,思考着他们背后的训练逻辑,以
及是否有违背训练大原则的状况。虽然我很少跟教练讨论训练的内容,但我算是努力
不断吸收跑步知识的人,当我的教练算是颇辛苦了,在这个跑步教练快跟追求成绩进
步跑者一样多的时代,选择一个能帮助自己进步最大的教练变得格外重要。
关于一直受伤的状态,透过Mona教练的转介找到台中Lulumi的林教练。经过检测身体
有非常不平衡的状态,这样不平衡的状态事实上自己已经知道且共存了超过20年。这
半年多的时间都在矫正这样的不平衡、且学习自我放松。虽然这半年多几乎没有做任
何的重训,但是肢体的平衡有慢慢调整回来,跑步的不舒服感也逐渐减轻。身体的不
平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当身体有酸痛时,就立马找复健师处理掉,让身体可
以继续吃比较高强度的课表。
虽然事先就知道纽约马是六大马里比较困难的赛道,但毕竟要拿到隐藏版的奖牌,说
什么都要跑下去。纽约的天气不是人在台湾可以想像的,也无法场勘,只能看着影片
跟爬升图来想像。纽约还有整整12小时的时差,这都是不易克服的困难。随着比赛的
到来,心情事实上是越放越轻松,赛前的调整状态不是非常的理想,虽然吃了一份不
简单的课表,但是夏天的训练还是会打折扣,能做的都做了,至少不要带着遗憾完赛。
孤身前往纽约,赛前幸运抽到NB的纽约马活动,赛前一天跟FOX的侯以理主播及其他9
名跑者一起在中央公园小跑一下。跑完步照完相,NB带着我们去餐厅吃早餐聊天。跟
著一群认真看待跑步的跑者聊天,一直都是件愉快的事情,邱律师及HOYO大似乎只剩
下伦敦就集满六大马,明年4月台湾又要多两位6大马满贯的跑者。席间一位阿姨居然
没练过几年就BQ了,我也要快点努力拿到独角兽。
随后跟着两位还没去拿号码牌的跑者一起走去EXPO,言谈之间才知道其中一位跑者是
国手的男友,对于国手跟业余好手跑者的差距有些不错的见解。选手常常面临离开学
校就失去了资源,无法再继续跑下去,无法进入28-32岁第二次的巅峰就因为金钱的压
力退役,而一般业余好手可能工作稳定有丰沛的资源可以买好鞋、请教练,逐渐使得选
手跟业余好手的差距越拉越近。听到有成绩没那么突出的选手穿着磨平的非跑鞋比赛,
真觉得我们的体育环境怎么如此的悲哀。当年被父母压着念书,不让我去参加棒球队,
事后看起来或许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纽约马的EXPO基本上相对于芝加哥,展售的摊位多上不少。拿完号码布,会根据隔天是
否跑完有披风有多一个橘色的手环。现场也有给跑者试套衣服size的摊位。NB的摊位约
占了展场1/3的大小,虽然是最后一天才去,但看起来是乎想要买的东西都不像有缺货
的情况,跟东马最后一天去EXPO可能想买的东西都没了完全不大一样。跑前最后一天最
想要的是休脚顺便调整时差,只去了开特力的摊位喝了一下今年的新配方,感觉没有以
前开特力奇怪的味道,隔天跑不应该不会有不习惯的状况。
回到跟纽约马合作的Hudson Hotel,这是来纽约第三次,每一次都刚好有住到这家饭店
,饭店的特色就是小,非常小,我一个人住都还嫌小,不知道那些两个人一间的要怎么
睡,尤其又是不认识的人。不过这家饭店算是蛮时尚的,当年欲望城市的场景之一。晚
上不知道是否是时差还是紧张,10点上床,似乎一点多才睡着,还好有日光节约时间,
多出一小时可以睡,起床的时候并不觉得特别累。
5:40左右就到纽约图书馆,从地铁站出来就已经围满了栅栏,警察的密度不知道是否跟
恐攻有关,特别的多。进入通道,至少被检查了3、4次号码布,不过感觉只是确认是不
是跑者,并没有很认真确认是从图书馆出发还是应该坐渡轮。5:50左右就坐上车,约一
个小时就到选手村。
纽约马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马拉松,但感觉选手村是设计最完善的,依照号码布分三个区
块,但似乎不会因为号码布颜色不同就不让你去别的区块,但配置差不多,去逛别人的
区也没什么意义。沿路不断有人确认妳是不是选手,穿着厚重的外套,每个人几乎都是
一直在掀起衣服的一小角让工作人员确认。我没有寄物,但是寄物区感觉人潮并不壅挤
。选手村里有贝果、茶、咖啡、运动饮料等等,可以吃饱喝足。最让人满意的是厕所,
跑过这么多赛事,厕所几乎都是长长的人龙,纽约马虽然是最大的赛事,但是厕所的数
量真的是夸张的多,大多数的时间3-5分钟就可以上到,赛前比较多人上也没多多少等
待时间,我所在的绿区,有一块边边的厕所,至少20几个流动厕所,但是只有小猫两
三只在上,可见厕所数量之多,多到不可思议。吃饱喝足后,大家都会找个地方窝著,
起跑分四批,看前人的经验等待是最痛苦的阶段,但因为一直在吃吃喝喝时间也过得很
快。进入起跑的等待区,里面又是一整排的厕所,然后趁一开始人不多,就做一些简单
的热身。
唱完国歌后,刚好碰到两位来台湾的大哥,稍微聊了一下,他们坐图书馆的巴士,但是
晚半个小时上车,就开了两个小时才到选手村,互相帮对方加油,就准备起跑了。被
分到Green
line,跑在桥下,一开始的几英里路线也跟别人有些为的不同。看不到桥上的风景,
起跑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桥特别陡,可能才开跑体力还非常充足,虽然选手非常的多,
但是大家的速度基本上差不多,桥上满满是人,却不会有被挡住的感觉。大家都是想要
跑330以内的,都应该算是比较有经验的跑者,没有看到有人一起跑就爆冲的状态。算
是一种稳定前进,但超车或被超的情况并不明显。在桥下GPS只具有时间的参考价值,
距离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过了桥进入布鲁克林区,可以感受到沿途加油的声音非常
地大声,但是自己专注在自己当下的状态,不像跑芝马得比较慢可以仔细听观众的加油
跟牌子上的标语,说真的美国人的标语都非常有意思,但今天是要来挑战自我的,无
暇去欣赏这些。
过了五k后,开始跟别区的跑者会合,这时候会碰到速度不太一样的跑者,相对比较慢
,有点塞车。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时候green区起跑的速度来到这里明显比其他两区的
快了一些,于是不少人就穿过中间的塑胶布条,来道路上有蓝色最短距离标记的道路
左侧,左侧的速度就明显比较快。从这里开始到8英哩处基本上是个直线,但是还是可
以感受到路面微幅的起伏。过了8 mile就开始有不少的弯道及微小的上下坡,事实上还
蛮消耗体力的,加上路面有些湿滑,要花不少精力去避免打滑。纽约算是我第三场六大
马,补给线长度是最短的,但是过了3 mile后,每一英里就个水站,且工作人员会把水
杯举起来,对于跑者来说可以不太需要减速就可以完成补给,芝马跟纽约马都是这样的
设计,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补给方式。这种赛事基本上就是轻补给,不会像国内有丰富
的固体食物,就水运动饮料为主,偶尔出现个香蕉之类的。所以看到大家身上的挂满著
能量包,我依照之前练习的策略,40分钟左右吃一次能量包。
事先看过的比赛策略影片并没有提到几乎整路都是微幅上下坡,所以这样的赛道被额外
消耗了不少体力,虽然温度适宜,但是非平坦路面就是不好跑。跑到第三座桥约25k的时
候,原本预计要在这里开始加速,但是身体也只能维持之前的速度,无法将速度拉起来。
桥上会感觉到凉风,但不会感觉到寒冷,也才一公里多,不会有之前有人提过穿太少会
有失温的感觉。这个桥下去的方式有点特别,是个360度的大转弯后进入曼哈顿,这时候
直线穿越就可以进入中央公园了,只是比赛不是这样比的。还要进入Bronx的两座该死的
桥才能正式往终点迈进。
进入三十公里后,想要再次加速,但是前面不断地上下坡,已经让双腿的肌力消耗掉,
腿有开始抬不起来的酸痛感,并且有种想要抽筋的感觉,虽然还没到终点,但是我的比
赛就此结束了,game
over。明明心肺功能还游刃有余,但不行的是双脚,不能让他抽筋,一旦抽了就没完没
了。原本我一直跑在一个视障朋友的附近,就看着他们一群人穿着黄色衣服逐渐消失在
我的视线外。然后速度掉到5:50左右,开始被周围的人一个一个刷过去,心里有所不甘
,但又能如何。纽约马对于视障跑者真的颇友善的,我跟着视障朋友跑了近20公里,一
个视障朋友有约莫6个人在帮忙开道,前面会有两个人要求前方的跑者让路,一个拉绳
子,其他人在旁边护卫,不知道这些帮忙的志工,如果自己跑能跑多快,他们这样不断
S型的变换位置及开道,可能跑了45k以上吧,且还非常轻松的样子。
过了Bronx就一直期待中央公园的出现,那就是终点的象征啊,但是第五大道是个明显
的缓上坡,我的妈啊。终于进入中央公园,更是一个更为陡峭的上下坡,最后这两英里
根本是个梦靥。最后通过终点的时间是3:46,破了PR48分钟,原本希望低标可以330,
但这样的赛道我想3:46也不算太差了。至少赛前担心的左膝酸痛,在比赛的时候没有困
扰着我,常常跑到一半右小腿的紧绷也没发生。或许下场比赛,让身体的平衡调整好,
能加强一下肌力会有更好的状态。
过了终点,工作人员直接帮忙戴上奖牌,给了一整袋物资,不用自己一站一站的领,披
上了保暖的锡箔纸,然后走去领不寄物的奖赏-纽约马的披风。一路上非常多的医护人
员在关心状况不太好的跑者,把不少人请去医护站,不知道光终点的医护站就要使用多
少医护人员,我想数量非常的庞大。
离开中央公园的路线不算短,但是标示清楚,路线并没有造成混乱,无法想像这是全球
最大的比赛,这样的规划真的非常的厉害。今年东马刚好换了路线,有去跑了一下,终
点在空旷的公园,光在低温中就走了近一小时,标示也不大清楚,完全不知道如何散场
,如何穿越都是跑者的马路,如何跟家人碰面。纽约马这举办数十年的经验,在细腻度
上东马还是远远不及。
回到饭店,洗完澡换完装,小睡了一下。约莫晚上八点,纽约马的封路也撤消了,刚好
叫辆出租车搭机回台继续上工。纽约马路线太过困难,跑过就好,真的不会想再跑一次
。下一站2018伦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