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推文有人问说光是可行性评估就要300万元
只能说吃米要知道米价阿...如果花这300万元做出来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可获得可用数据
那这300万基本上也值得了
首先,要知道政府长久以来对于环境基本数据蒐集的预算一直都.....很惨
各位要知道,有些资讯是没办法靠自计装置取得的,一定得靠人工
随便举几个例子
1.河川的流量(自计装置只能知道水位高低,但无法获得水量,需靠人工转换校正)
2.地质条件(一定得靠钻探)
3.道路交通量(得靠人力计算,现在虽然有ETC可以抓个大概,但是行人数仍得人工计算)
4.野生自然物种族群及数量
这些都是政府单位在推动基础建设很重要的评估背景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往往都很缺乏
像是苗栗开个路得要知道哪里有石虎? 各位有没有想过开发单位知不知道石虎住哪里?
这300万基本上需要调查的东西基本上很可能包山包海
可能包含的资讯有:
当地道路交通流量? 没有怎么办? 只能派好几个工读生站在好几个路口按计数器
用地能否取得? 买地籍誊本要钱、套绘地籍图的专业人力也要钱
得用何种工法? 盖桥?盖路堤?挖方量?填方量? 规划&计算这些东西都要专业人力
当地居民意愿? 发问卷?找里长开地方说明会? 办这些活动或传单的人力&物力都要钱
预定施工地点有没有稀有物种居住? 如果有该怎么回避或改善??
这份评估报告要多快完成? 半年? 1年? 2年?
基本上调查时间低于1年的评估报告,现场资讯通常得打折...
那些现场资讯极有可能是用文献蒐集的方式获得,而回顾的文献往往又都是10~20年前
的报告....各位觉得这种数据的可靠度如何??
评估2018年的工程用1998年的道路交通流量或当地人口数??
(除非当地几乎没开发各种联外道路)
越细腻的现地资料,可提供工程人员越精准的规划设计
精准的规划设计则可提供上位者更客观的评估,避免无效工程的施作
不过以上都只是理论,实务上请参阅各地蚊子会馆....(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