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台湾有这种单灯柱的红绿灯吗?

楼主: yjw691 (C.W.)   2014-10-12 00:34:19
你仔细算一下
从你第一张图来看
我们举一个情境,在一个三叉路口夹角皆为60度的路口,其路口形状恰好为一正三角形,
这三条道路路宽皆为20公尺,试问以现行方式跟原PO设计之方式,号志灯杆所需之灯柱
长度分别为多少?
根据交通工程手册,假设立杆高度5.1公尺(规定是4.6~5.6公尺),横杆向路中间延伸5
公尺(悬臂式);架设在路边的柱立式的灯号则是高3.5公尺(规定是2.4公尺~4.6公尺)。
先说现行的方式
必须在三角型的三个角立杆,每个杆子可以同时架设对边的远端灯号(立柱式)和
面相路口左侧方向的近端灯号(悬臂式),所以总需要的灯杆总长:
5.1 * 3 + 5 * 6 = 35.3 公尺。
原PO的设计方式
考量到延伸至路中间并架设大量号志,需要较稳健之结构,故比照图2的方式,立柱2杆,
悬臂4杆,又悬臂长度为边到重心之距离5.8公尺,悬臂四杆中间的支架不计。但因应我国
需在近端同侧假设号志的需求,故除某一方向可直接架设于前项灯杆外,另外二个方向需
在立杆1支,共2支,则总长是:
( 5.1 * 2 + 5.8 * 4 ) + ( 3.5 * 2 ) = 40.8 公尺
结果两者相比,现行方式耗材比较少,为较省成本之方式。
除此之外,现行方式至多也只在一个悬臂悬挂2组灯号;原PO的提案则需在一个灯柱上悬
挂三组灯号;两者相较之下,后者对材料的应力承受条件又较为严苛,可能需提高规格、
又会增加整体的成本。
至于标准的四方向路口来说,现行的方式只需40.4公尺,图二的方式则长度绝对超过100
公尺,也是现行方式较符合效益。
其实用什么样的方式架设号志没有对或错,就只有优缺点的差别,当然可行性的部分也
值得想看看,像是技术、财务、民意、经济、环境等等。目前我看原PO想推动的方案中,
只有以车道为基础的号志是我认为比较可行也值得推动的,其他的部分都还是有再研议
的空间,可能的原因就是在于上述的可行性中,有部分的内容是不可行的,或是推动后
和现况的差异不大或是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希望原PO在多思考、研究一下内容。
※ 引述《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之铭言:
: 标题: 台湾有这种单灯柱的红绿灯吗?
: 时间: Sat Oct 11 16:48:00 2014
:
: http://i.imgur.com/mDJnNuc.jpg
:
: 台湾有这种红绿灯箱通通挂在同一杆子上的号志吗?
:
: 这种红绿灯我在美国常看到
:
:
作者: c255120 (( ̄▽ ̄#)﹏﹏)   2014-10-12 01:21:00
推认真文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0-12 08:00:00
这前三不太好考喔....
作者: Littlechozy (キミに100%)   2014-10-12 08:34:00
推认真。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0:32:00
推我在美国看过很多这种集所有号志于一杆的红绿灯(如下图),他们的旨意可能是为了要减少杆件所造成视觉上的杂乱,至于成本及技术问题,却实有待研议。但本人自己觉得其实这样把所有号志通通挂在同一杆子上的设计真的蛮不赖的,只是看政府愿不愿意去施做而已。图片一:http://i.imgur.com/xCdenmt.jpg图片二:http://i.imgur.com/AUppVnV.jpg图片三:http://i.imgur.com/lDJO8sM.jpg其中图片三它是将原先一杆分成两杆设置的,可能考虑只做一杆长度太长所以才分开设置的说。另外,使用这种集各方向号志于一杆的红绿灯密度最高的地方莫过于纽约市了,纽约市的号志青一色都是这种四方向号志灯箱集中于同一杆的红绿灯(如下图),这种设置可大大减少号志杆件对于视觉上的杂乱。另外我觉得纽约市这种应该也是为了省过多的杆件成本吧…http://i.imgur.com/bZtFDMW.jpg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0-12 11:19:00
有个感觉....看到香蕉大似乎看到高中时期的我....那时也是满脑子想法 想到就拿纸笔出来画 也很少考虑可行性但到大学后 资料看多了 学的也多了 这些想法自然也就消失也才可以有较务实以及可行的构想所以 以香蕉大现阶段来说 可再多跑图书馆多找些资料来充实构想 相关的期刊论文也可以参考 离可行就更接近了
楼主: yjw691 (C.W.)   2014-10-12 11:31:00
我那时候也一样,但领域是隔壁板的东西.XD (继续找资料去)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0-12 11:34:00
蛮不赖 好看其实不构成更换现行系统的理由 应该去看看专业报告怎么评估号志的辨识度。另外就是一直回避的技术问题其实是影响设置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且无可避免的会与门架式相比 门架式在安全系数上会比单杆式高许多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4-10-12 11:40:00
这种灯号柱在台湾不好设的重要原因是:路口的角度美国大多都是正方形90度角的路口,台湾大多数不是在夹角太小的情况之下,灯号的视线就有混淆的危险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1:44:00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0-12 11:46:00
这都是小路口还可以这样做 但再大一些的路口就要再考虑了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1:50:00
其实我已经找到一个在台湾的设置,只是它不是红绿灯。http://goo.gl/uUQE0u但我说的路口也不一定要很大呀
作者: orz65535 (′‧ω‧‵)   2014-10-12 12:04:00
总的来说 就是心态上比较保守吧 现有的能用干麻花更多钱弄一个新式的 除非真的利大于弊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2:07:00
嗯…嗯 原来是因为保守心态啊可能是因为美国的设置比较自由,不像台湾定得死死的
楼主: yjw691 (C.W.)   2014-10-12 12:16:00
不同意楼上的说法,你可以去查查MUTCD,内容比台湾的交通工程手册多很多。再说设置的方式怎能扯上保守不保守,TCD的设计原则绝对不会是好看不好看,而是以安全和效率为优先,如果顾及不到前二者,那在好看的设计都是枉然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0-12 12:29:00
把安全系数说成保守...唉 在专业者前 缺乏客观条件支持的一厢情愿是大忌啊。另外造型美观方面也有很多工业设计师在努力 坦白说你的构想从设计角度也没比较好看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4-10-12 12:34:00
如果是要空间设计的简洁美观,其实直立式单杆式的最好只是它对驾驶的视觉接收力比不上吊在道路正上方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3:21:00
我是说美国的号志设置型式比较自由,不像台湾那么死板一定只能远端左、近端右,且杆子大多都是分开设的居多
楼主: yjw691 (C.W.)   2014-10-12 13:52:00
翻过MUTCD后,我不认为台湾的会比较死板... 真的单纯多了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4:18:00
嗯… 我是说“设置的样式形式”而言,不是说MUTCD的条文内容啦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10-12 14:47:00
其实这样在视觉上比较杂乱吧!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8:15:00
像回主是以杆件总长度而言,但实际上要看是否造成视觉上的杂乱,以我观点而言,杆件“多”总比杆件“长”还要杂乱吧我切入的角度是从杆件的数目来判断杂乱度,不晓得各位看法如何
作者: chienming40 (兔崽子)   2014-10-12 18:30:00
台湾地震台风多.灯杆这么长.风险太大.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18:48:00
嗯 这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啦 要怎样在这种多台风地震的地方设超长臂杆,就要有研究了。美国做得到,台湾为什么做不到呢我只是用激问法而已 别紧张啦
作者: primavere (Var det en dr闣?)   2014-10-12 22:54:00
1.不同路宽必须设计不同杆件,增加标准图配置复杂度2.不同杆件moment不同,基础有可能过大需考虑土地取得
作者: JJLi   2014-10-12 22:56:00
质问、激问、他人视角代入不要在讨论中乱用,
作者: canandmap (地图上的流浪者)   2014-10-12 22:57:00
大推板主JJLi!
作者: primavere (Var det en dr闣?)   2014-10-12 22:57:00
一点实务想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 JJLi   2014-10-12 22:57:00
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失焦,这样就可惜了。
作者: primavere (Var det en dr闣?)   2014-10-12 22:58:00
当然单杆可能是在街角某些店家反对设置时可用的解法或许您看到的有可能是工程师因地制宜的结果?通常号志设计或施工是一次几十个路口或一整段路去做的标准化或许有侷限,但在设计编列预算与备料上有其优势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奥卡姆剃刀法则是需要考量的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23:15:00
像维吉尼亚海滩的某条路上就有连续好几个路口都用这种单灯柱的方式来设置的http://i.imgur.com/QTw3SKp.jpg
作者: BDG (毕帝姬)   2014-10-12 23:24:00
跟之前问题有进展吗… 某位还是想推他自认为的东西吗 真无言
作者: banana2014 (香蕉共和国)   2014-10-12 23:29:00
算了 看来还是没什用 跟你们讲这好像听不懂的感觉我只是想表达:在台湾有没有这样子的设置 找不到也就算了 反正就当我没说一样吧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10-13 08:58:00
这样就太大根了,难怪视觉上不吃香
作者: jyhlih (空气猫)   2014-10-13 11:32:00
http://ppt.cc/CHly 西滨以前有直立式,后来都改掉了。原因内文有写。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4-10-13 11:42:00
其实真正的直立式是不用横杆垂吊的,直接架在直杆上
作者: Kagami3421 (卡加米)   2014-10-13 14:16:00
推认真
作者: vestinland (休息一下~)   2014-10-13 22:12:00
其实英国式不是也不赖吗?至少因为要很近才看得比较清楚,顺便强迫减速在澳洲看的则是美式英式混用都有出现,依路口型式搭配也比美国简洁天际线不会到处都杆子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4-10-14 04:23:00
对,真正的直立式号志,英式就是其中一种经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