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漫步消失的台16线-林道&天梯&铁道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4-04-23 13:33:15
※ [本文转录自 Hiking 看板 #1JLfG_UK ]
作者: laxic (啦啦啦) 看板: Hiking
标题: [游记] 漫步消失的台16线-林道&天梯&铁道
时间: Wed Apr 23 00:09:31 2014
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2/16.html
四驱车一路颠簸向前突进,身体无法控制地随着剧烈摆荡,只能战战兢兢地坐在车内,抓
稳车窗上的握把,一刻也不安稳,完全不知道下一刻是要被甩去撞车窗,还是弹起撞车顶
。车窗外的平原农地愈来愈远、房舍愈来愈小,山峦将我们习惯的都市文明完全阻隔开来

天,才刚破晓,从睡袋中坐起身来。“我在哪里?”睁开眼的一瞬间是这样想着。
我从餐厅外场的木桌上醒了过来,感觉睡得不够饱,老是觉得天亮的特别快。这也没办法
,昨晚连夜从台北来到万荣,比预计的半夜1点还要晚到。一旦行程的第零天没睡饱,醒
来的刹那就会呈现恍惚、无法马上进入状况的状态。睡在横椅及地上的队友,哀怨道著蚊
子半夜侵扰难眠,看来选择桌上的睡眠品质好一点,耳边少了嗡嗡声骚扰。
拖着懒散的脚步上车赶路。还没回过神,车子转进万森路,驶入台16线东段,接上万荣林
道。
继上一回漫步消失的台14线 - 能高越岭西段&能高越岭东段之后,这次造访了台16线计
画线的东段。台16线起至南投县名间乡,经花莲县万荣乡,迄至花莲县凤林镇,未通车的
计画线路段包括丹大林道及部分万荣林道。
这条路线上,有着台湾第二大高山湖泊 - 七彩湖。闪耀着绚丽七彩光芒的七彩湖,旁有
百岳之一的六顺山,这里也是中央山脉南三段的北端,吸引著山友来朝圣。(第一大高山
湖泊则为太平山的翠峰湖,不要再说是嘉明湖了!)
过去要见七彩湖一面很轻松,轻松到现在简直难以接受!就像郡大林道还能通车乐登盆驹
山、秀姑峦山、马博拉斯山。就像大鹿林道东段还能搭车直达马达拉溪吊桥,不用踢沈闷
的17公里。就像大霸尖山还有救国团架的铁梯,可以轻松合法登顶。“爬山要趁早”这句
话可真是切中山友的心,诸多遗憾,只能说生不逢时!在那个往事只能回首的年代,可以
直接驾着四轮传动车,在需要丹大林道上颠簸好几个小时,便可长驱直入七彩湖畔,还可
以轻轻松松捡座百岳六顺山。
司机大哥在林道12.5K将车停了下来。天上积著云,有点沈重,接下来的路不好走。这里
有座福德祠,大伙相继下车,不约而同走到祠前,双手合十,虔诚祈求接下来的行程平安
顺利!毕竟,现在想亲近七彩湖,可没有那么简单了!
台16线曾经规划成一条东西横贯公路,西起南投县名间乡,东迄花莲县凤林镇。这条路的
组成可分为三段:南投县名间乡到信义乡地利村的公路、起点地利村到终点花莲万荣乡林
田山林场的丹大林道,还有万荣林道。其中丹大林道的终点端,并没有与万荣林道相连接
,因此并没有贯通。
以通车的角度来看,目前台16线西段只能行驶到南投县信义乡合流坪附近的孙海桥,东段
只能从花莲县凤林镇行驶到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在2004年以前,丹大林道还可以一路行
车至七彩湖附近,只是从孙海桥之后的路况不佳。从花莲县凤林镇及万荣乡的万森路接上
万荣林道,现今全长47.3公里,但路况也是不佳。这两段路顶多只能算是产业道路,算不
上是公路的等级。而从万荣林道终点的情人吊桥到七彩湖,两者之间没有道路,仅有林田
山铁道经过,属于徒步的登山步道。因此从孙海桥到万森路之间,是台16线计画线,在地
图上面是条虚线。
我们在台16线计画线上的万荣林道摇摇晃晃,要长驱直入深山处。整段林道只有福德祠之
前的路段铺设柏油或水泥路面,随后的土石路面,整台车就像在六福村看到难度调成最高
的骑牛机,自己宛如是位狂奔在西部荒野上的狂野牛仔。看来,别想在车上补眠了!
万荣林道,又称为林田山林道,修筑的目的是为了搬运林田山林场的木材。不过早在开辟
道路之前,东部林场的木材是藉著森林铁道与索道,将珍贵的木材从深山中搬运出来。
林田山林场是由日资民营的花莲港木材株式会社所开发,一直到国民政府的林务局接手后
,处了既有的铁道运材外,开始辟建林道,改运卡车运输,分别为从万荣乡西林村进入的
西林林道、万荣村的万荣林道、光复乡大马村的光复林道。
西林林道:最早兴建,由荣工处西林工务所承做。1967年(民国56年)5月开工,1968年(民
国57年)6月完工,全长45公里,后延伸至52.5公里,终点为林田山事业区84林班。因林道
所经之处地形险峻易碎,付出极大代价,在林道38K处的设立西林林道开路纪念碑,奉祭
当年开路罹难的员工。
光复林道:1971年(民国60年)兴建,全长38.5公里,终点为林田山事业区123林班。林道
后段分为光复林道上线及光复林道下线。
万荣林道:1983年(民国72年)完工,全长56.45公里,现今47.3公里,终点为林田山事业
区102林班。
林田山的伐木事业停歇后,林道也就渐渐被大自然破坏及回收,变得残破不堪,难以行驶
。现今,会利用这条林道的使用者,大概只剩为了维修东输电线的台电工程人员,以及前
来31K处开采蛇纹岩的砂石车。除此之外,就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前来七彩湖朝圣的
登山者了。
晃啊晃,甩啊甩,快要习惯这种弹跳模式的时后,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车就只能行驶到
这里了,34.6K的断桥处。不知道这座桥是什么时候断的,看看2009年的车潮,那些曾经
的便利,被山林毁坏收回了也好!
如今,七彩湖前设下了层层关卡,颠簸的林道、厌恶的蚂蝗、费力的天梯、心惊的铁道,
考验著山友的身、心、灵,及山友的真心诚意。我们通过了第一关林道的前半段考验,背
上背包,跨过石堆到路的另一头,接下来只能徒步推进了。
心里就只想着接下来在林道上的蚂蝗,领着队伍的小双突然转头,向我示意前方出现珍奇
的东西。仔细一看,真是又惊又喜!一对帝雉悠闲的在林道散步!一千元钞票上看过很多
次,但亲眼看到帝雉倒是头一遭,真是开心。目光被雄帝雉美丽的身影吸引,看了一会才
想到要按快门,不过警觉性强的雄帝雉,一察觉有动静马上就钻入一旁草丛中,留下傻楞
楞的雌帝雉,像似这些登山客我看的多了,慢慢地走入草中。
从34.6K断桥到47K的情人吊桥,除了36K的大崩壁要高绕之外,这跟来回走两趟17公里的
大鹿林道东段,以及大雨中从中央金矿山屋踢21公里回东埔相比较,应该说是轻松愉快。
沿途不时有叉路出现,是台电电塔的巡视路。这陡峭之字路,光用看的就觉得艰辛!
一路都走在迷雾中,什么展望都没有。网络上山友的记录中,蓝天之下,山谷、峭壁的壮
丽景致都无缘一见,更别说看到山谷对岸的西林林道了。这个林道踢得很闷!我想大伙应
该也不太把没有展望这件事放在心上,虽然林道上大大小小的石块,也会让人担心头顶是
否随时会有落石,但是这些比起接下来要面对的,可是更让人心惊胆跳。
42K的阿道别墅停下脚步休息。楼下楼上都好奇地晃一晃,看起来很残破,但至少还有床
架跟平坦的地面,连厕所都有马桶,不过我想应该早就没有水可冲,所以也实在没有勇气
掀开那马桶盖。这样的简陋设施就可以让登山者舒适的过一晚,但是这样的环境与邻近的
日本一比,想到也感叹。
中海拔山区的万荣林道,浓雾缭绕,除了潮湿,就是潮湿。想要亲近七彩湖,请先突破镇
守第二道关卡的小生物们。这些镇守七彩湖的使者,就是令人闻之色变、身上有道七彩条
纹的七彩蚂蝗!其实从开始徒步的断桥处,就有蚂蝗出没的记录,只是接下来的路段,从
42K的阿道别墅到46K的九族山庄,蚂蝗凶狠肆虐,是蚂蝗重灾区!出发前,哦...不...应
该说从决定走这路线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被咬的觉悟。
就算内心有所觉悟,装备上还是要准备一些抵御防具。于是,出发前一天特地跑到军用品
店,买了双高筒雨鞋。第一次穿雨鞋登山,当晚就穿着雨鞋到附近国小操场及楼梯,恶补
练习。又到药妆店买了罐酒精,准备制裁爬上身的蚂蝗。就像RPG游戏的主角,离开城镇
出发打怪前,总是要去道具店,提升防御力及攻击力。
抱着沈重的心情踏上这段路,即使有雨鞋及酒精喷雾,我们也只能处在被动防御的一方,
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成为蚂蝗眼中代宰的羔羊。正确的说,蚂蝗并没有眼睛,是感应生
物的热度,牠觉得这块肉质的熟度是牠喜好的三分熟或五分熟,牠就跃身黏了过来!
光想到那细细长长,又用怪异的角度扭动着身躯,沾上身后还一直爬一直爬,爬过衣物覆
盖处,直到发现肉体新大陆,就紧紧咬著不松口,直到吸饱血,身型鼓到像似灌满水的气
球(疑!我装满水的水袋好像也是这模样!)。
想着众网友的记录,走完这段路,身上至少有30只蚂蝗。脑海中浮现电视节目百万小学堂
里面的画面,小学生高举双手又摇摆着身躯,大喊:选我!选我!选我!!!不仅仅从地
上的草丛沾上身,这里的芒草长的比人还高,除了地面防御外,还要留意来自头顶树枝或
芒草重头末端所发动的攻击。
也许是前一阵子有善心人士前来除草,砍掉了路径两旁的芒草,让路径更宽敞。所以一路
到九族山庄,都不见七彩蚂蝗的踪影,一只都没有上身。对于那些来除草的善心人士,我
内心充满无尽的感激!只是走这段路的时候,还是会觉得不舒服、感觉发毛!身上只要有
稍微痒痒的或痛痛的,就开始猜测是不是得到蚂蝗热情的吻。整路疑神疑鬼,不时留意雨
鞋上有没有偷渡客,但又不敢停下脚步,深怕一停下脚步,就让势机而动的蚂蝗有了畅饮
的机会!我对七彩湖的满腔热血,可不是要奉献在这里呢!
万荣林道的出现,是为了要取代运输成本高昂的山地铁道。1983年(民国72年)万荣林道完
工通车后,长达56.45公里,林田山铁道及索道逐渐功成身退,走入历史。1987年(民国76
年)年底,林田山林场停止伐木作业,万荣林道也渐渐隐没山林中。
然后,历史没有遗忘此处。因为二战时的美军轰炸,西部电厂重创,1951年(民国40年)11
月,台湾第一条电力东西联络线的第一线路完工,将东部多余的电力从花莲铜门的龙涧水
力发电厂,向西输送至南投仁爱的万大水力发电厂。随着东西部工业发展,东部电力需求
日益遽增,没有剩余的电力可传输,这条东西联络线改成西电东送。直到这条铜门万大东
西联络线的电力也不符使用,需要另辟第二条东西输电线,这里有着丹大林道及万荣林道
的优势,雀屏中选。1990年(民国79年)9月开始新东西输电线的路线中心测量,重新整修
了万荣林道,并架设了新的索道,利用流笼将施工材料及补给输送上高山。
九族山庄再往前一段路,就会发现废弃的流笼头。
七星岗山与万荣林道之间组隔了一条万里桥溪,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景观,当年未开辟施工
道路,而是架设了长约5公里的大型主干线施工索道。三条索道成ㄇ字型,从此处拉了一
条索道,跨越万里桥溪至七星潭东山山顶,另一条从七星潭东山山顶拉至七星岗的新高招
待所旧址附近,再从七星岗的新高招待所旧址附近拉至高登连络站。
内心有那么一丝丝希望着,要是当年的流笼现今还有继续运作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搭便车
,乘着流笼直上高登工作站,多方便啊。只是,要是真的有营运,我真的敢搭上流笼吗!
?再不然,人包分离,把重装背包先运上去也好。
还是认份一点,继续接受七彩湖的考验。
再继续往前一段路,接近林道终点处,吊桥出现了,称为情人吊桥。吊桥另一端的山壁,
有两道水瀑涓涓而下,彷如情侣情意绵长。不知道是台电工人上山工作时的思念之情,还
是登山前辈的诗情画意,取了情人之名。我站在吊桥前,望着隐藏在浓雾中的彼端,倒是
让我想到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迷雾惊魂(The Mist)》,雾中的异次元怪物
就是那些小小的吸血怪。这座吊桥有个乍听之下很浪漫的名字,若你的另一半不是个狂热
的登山咖,带他/她来情人吊桥,你九成九不会有好下场。
走吊桥并不是考验,另一头塔架上的数字,4870,说明了接下来的一切。既然没有办法搭
流笼直上高登工作站,就得从情人吊桥一步步直上高登线铁道,这就是亲近七彩湖的第三
道关卡,天梯4870阶的试炼!
一直以来我走阶梯都有个困扰,常常卡在要一步一阶,或是一步两阶的两难。但这段路也
快不得,4870阶,高度爬升800M,通常需要2个小时才能踏上天梯的顶点。这两个小时,
只能顶着背上的大背包向上走,每跨出一步,就离七彩湖近一些。
天梯也是为了新东西输电线而生,施工材料以索道运送,工程人员则一步步的登上高登工
作站。同时我也再想着,当时施工的工程人员有没有顺便搭乘流笼上山呢?答案无从而知
,仅仅知道于日治时期建设日月潭水力发电的台湾电力株式会社,规定索道只能用来运送
材料,工程人员不得搭乘。
可以感受的到每一阶石阶都铺设得很用心、很工整,若是没有大背包,应该走得非常惬意
。这段期间,我发现队友很快就不想跟我聊天了。不是脚步跟不上来,就是觉得连动口讲
话都是件消耗体力的事,更或著是眼前一直是阶梯、左弯阶梯、右弯阶梯、又是阶梯、还
是阶梯,阶梯的无限循环,连话题都想不出来。我静静地走,脚下到处都是青苔,四周树
梢与枝干皆是青苔与松萝,我被青绿色的世界环绕着,前所未有的体验,像是来到一个许
久无人造访的地带,寂静,又充满生意。
身处树林中,天色昏暗的更快。此时脑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呈现呆滞无运作状态,只是不
断踩着单调的步伐。还好,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验证4870这数字到底正不正确,这实在
是太艰钜的挑战了。只要一个晃神,注意力一不集中,很容易就忘了数到几了,宁愿就去
相信是4870阶。回头一望,已经可以从树梢间望到远方,已经走在云海之上,铁道路就在
不远之处囉!
因为开始登山,相继造访过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这耳熟的知名三大林场。这三大林
场在日治时代都属官营,不过有些林场是由民间的株式会社经营。在东部的花莲,有三个
较晚开发且具规模的民营林场,并且利用成熟的铁道及索道技术来运输,分别是太鲁阁大
山的太鲁阁林场及岚山铁道、木瓜山林场及哈仑铁道、林田山林场与林田山铁道,以及西
林轻便铁道。
在花莲唸书时,第一次听到林田山这名词,直觉所想到的就是台16线东段上的林田山林业
文化园区。那时认为,那片有宿舍、办公室、中山堂、教会、国小、食堂、冰果室、鱼菜
部、洗衣部等等生活便利的小山村,就代表林田山的一切。现在想起来,当时真是天真无
知!事情愈挖,愈发现自己知道的愈少!
这里的名称其实还蛮复杂的,就从万荣火车站这个地标开始说起好了。万荣火车站的地点
市位在现今凤林镇的长桥里,而非万荣乡内。长桥里这地方早期是阿美族的居住地之一,
称为“Mari`od (马里勿)”,意指是上坡或缓坡地,因此马里勿也成为凤林镇的旧称之一
,而非万荣乡的旧称,万荣乡旧称为“Malibasi (马里巴西)”。
而“Rubas (鲁巴斯)”及“Malibasi (马里巴西)”是比较后期才出现。“Rubas (鲁巴斯
)”是日治时期居住在现今明利村山上的赛德克族人,对当时的万荣火车站的称呼。“
Malibasi (马里巴西)”是当时定居森坂的太鲁阁族人,对当时万荣火车站的称呼,或指
外村外族人士前往返万荣乡公所洽公或赴当地探亲。
(资料来源:太鲁阁族通讯社 & 万荣乡公所全球资讯服务网)
乡公所设立的时间比火车站晚了许多。1945年(民国38年)国民政府来台,行政区域划分出
万里乡,将乡公所设于火车站前侧(当时站名为万里桥驿),1958年(民国47年)改名万荣乡
,乡公所迁至万荣村新址。
火车站的前身为马里勿乘降场,早于1914年(大正3年/民国3年)的3月设立。大正3年3月7
日,府报上的告示:“花莲港厅马里勿乘降场设置ノ件 ”,写着大正3年3月8日于花莲港
厅奉乡马里勿社设置乘降场,办理旅客及货物之乘载。当时车站设立的目的,并非用于载
运木材,更何况森坂地区(现今的森荣)也还未开伐林务。
日治时期,台湾的火车站分为停车场、乘降场、信号场三种,其中乘降场属于临时性的,
也就是现在的简易站或招呼站。停车场这一词在明治后期到大正初期时之间,逐渐混称为
“驿”。1915年(大正4年 / 民国4年),马里勿乘降场改称为停车场,1918年(大正7年 /
民国7年)改名万里桥驿。
阿美族人主要居住在纵谷平原与海岸平原的地区,无论万荣村旧址或新址,在当时是一片
蛮荒之地,渺无人烟,并未形成的部落。1910年至1925年(明治43年~大正14年/民国前1年
~民国14年)间,台湾总督府民政局殖产部的林野调查课,推动首次的全台大规模林野调查
,编成40个事业区。随后,各林地开始相继铺设运输设施,将珍贵的木材,由山地运往平
原,由平原输往港口,森林铁道及索道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诞生。林田山铁道、岚山
铁道、哈仑铁道也开启了热闹又风华的山居岁月。
林田山事业区是花莲最早开发的林场,其范围之大,也被称为第四大林场。最早开发的地
区是位于林田山的北侧,而非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的所在地。
1918年(大正7年 / 民国7年),“东台湾木材合资会社”(隔年改组为“花莲港木材株式会
社”)取得采伐权,从现今凤林镇林荣里开始,沿着亚干溪(寿丰溪)及初见溪,深入初见
山及大安山采伐。并且在铁路台东线设立平林驿,开筑一条长约32公里的轻便铁道,将木
材运出。直到1934年(昭和9年 / 民国23年),红桧及扁柏大致砍伐殆尽,林区资源枯竭,
且木材价格低落,无利可图,此区的伐木活动终止,轻便铁路便废弃、淡忘。
这条就是西林轻便铁道,而平林驿于二战后改为林荣站,并于凤林-万荣间铁路截弯取直
后废除。林务局所开辟的西林林道,并没有沿着轻便铁道修筑,而是另辟新路线。
相隔了将近20年,林田山事业区再次开发,原因是在事业区中发现了适合用作造纸原料的
台湾铁杉及云杉。
“台湾兴业株式会社”于1918年(大正7年 / 民国7年)所创立,其下的罗东纸厂,利用宜
兰、罗东、苏澳等地茂盛的鬼茅(芒草叶缘)作为造纸原料。没三至四年的光景,鬼茅的生
长速度无法应付大量的需求,于是改用木材来作为造纸原料,先后使用日本九州进口的小
径松木,以及阿里山、八仙山等林场的木材。
1937年7月的日本侵华战争至1939年进入的二战序曲。全面开战后,资源吃紧,木材开始
实施管制,日本本土及台湾总督府辖下营林所的官营林场也受到限制,迫使“台湾兴业株
式会社”在东台湾另寻木材来源。
1939年(昭和14年 / 民国28年),“台湾兴业株式会社”在林田山事业区中,发现的台湾
铁杉及云杉是最合适的造纸原料,便申请开采林田山的木材,并于8月取得特买与开采国
有林的采伐权。
于是台湾兴业株式会社在花莲港厅凤林郡万里桥溪畔的一处台地,也就是现今的凤林镇森
荣里及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成立“林田山砍伐事业所”,当时此地称之为“森坂(もり
さか / MORISAKA)”,意指森林茂密的山坡,因为日文五十音的ら-行发音为L-的舌边音
,而非R-的卷舌音,因此“摩里沙卡 / MOLISAKA”为日文发音的直译。
取得采伐权之际,以森坂为基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运输铁路的开筑,先从万里桥驿舖设铁
道至森坂,并于蜿蜒山壁向西延伸。隔年,1940年(昭和15年 / 民国29年),铁道已经开
筑到王武塔山附近,并于8月,透过大观线、三号索道、二号索道、一号索道、温泉线,
将的木材运至森坂(现今园区内的森荣车站,仅一座月台),暂时放置在贮木场。之后继续
建造高岭线,另延伸出高岭支线,更加深入林区。
贮木场的铁杉及云杉由万森线接上台东线,再运往花莲港,再以海运运至苏澳港,并运抵
罗东纸厂。而红桧、扁柏、红豆杉等一级原木,则公开标售,由木材商自行运出。
林田山事务区的南侧因为“台湾兴业株式会社”的开采而兴起,期间开筑超过24公里的铁
道,分别为:
万森线:长度2.611公里。
温泉线:长度4.180公里。
一号索道:高度差532.5公尺。
二号索道:高度差386公尺。
三号索道:高度差305公尺。
大观线:长度10.350公里。
清水谷(四号)索道:高度差505公尺。
高岭线:主线长度3.18公里、支线长度4.11公里。
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由“日产处理委员会”接收林田山事业区、“台湾兴业
株式会社”的士林纸厂及罗东纸厂、“台湾纸浆厂(大肚纸厂)”、“塩水港纸浆厂(新营
纸厂)”、“东亚制纸株式会社”的小港纸厂。1946年(民国35年)再将这五纸厂及林场合
并组成隶属经济部的国营“台湾纸业公司”。
交接及整并初期,木材产量不稳定,直到1948年(民国37年)才恢复正常。然而,接下来又
是一遍的混乱与错误。
林田山事业区理应归回农林处林产管理局,却归为经济部辖下国营企业。林业管理局不断
要求归还管辖权,却未得到正面回应,未尝所愿。直至1954年(民国43年)因为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将“台湾纸业公司”民营化,以其股票作为地主损失地价的补偿。此时林业管理
局从中收回管辖权,开采作业的权力仍继续握持在“台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砍伐的一
级原木交由林业管理局统一标售,二级原木则以牌价配售给“台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罗东
纸厂”。
民营化的“台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以低价的新闻纸为主,无利可图,最终分厂经
营。新营纸厂、大肚纸厂由“台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保有,士林纸厂、小港纸厂由
部分股东经营。罗东纸厂及林田山林场,于1958年(民国47年)以台银为主的公股承受,“
台湾中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台湾省营企业再次拿下林田山的伐木权。于是,林田
山林场被改名为“台湾中兴纸业公司林田山林场”。
1961年(民国50年)8月,高岭支线的101-104林班地开发殆尽,拉了高登(五号)索道至万里
桥溪对岸的高登,开筑一条铁道长龙,沿着中央山脉由南向北,到草山东侧的94林班地,
于1971年4月竣工。这条铁道名称为新高线,之后称为高登线,工程耗费10年,长度达34
公里,比日治时代“台湾兴业株式会社”所建的万森线、温泉线、大观线及高岭线的加总
还长,规模可说是山地铁路的空前绝后,也造成林区莫大的浩劫。
为了照顾这群从事高危险性伐木作业的职工及眷属,这片伐木基地设置许多食衣住行相关
设施,逐渐形成一座小山城,开始进入鼎盛热闹,但也进入更加疯狂砍伐的时期。
高登(五号)索道:高度差200公尺。
高登线:长度34公里。
1972年(民国61年)发生森林大火,98-101林班地烧了一个月,除了森林大面积烧毁外,砍
伐器材及高登线都严重损毁,需大量资金才能修复。隔年,“台湾中兴纸业公司”决定放
弃林田山林厂的伐木权,林务局接管其经营权及员工,并收购其所属的厂房、器材、房舍
及集运设备,林场也更名为“林务局木瓜林区管理处林田山林场”。如此冲击,使得原本
繁荣的伐木事业变得黯淡无光,由颠峰走向衰退。
长达56.45公里的万荣林道,于1983年(民国72年)完工通车,衔接高登索道东端。除了高
登线及高登索道以外,森荣、温泉、大观、高岭铁道及一号、二号、三号、清水谷索道都
渐渐退居幕后,改以大卡车运出木材。同时,林场缩编为“林田山工作站”。
随着林务政策的改变,1987年(民国76年),全面禁伐天然林,伐木事业划下句点。林田山
伐木作业终止,林场人口流失,森荣这块热闹繁华的聚落,就此没落。1989年(民国78年)
,林务局合并林田山、凤林、光复的工作站,改名“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万荣工作站”

一条宽阔平坦的路横于眼前,告诉我天梯结束了。我沿着静静躺着地铁轨及枕木前进,也
许脚下没有道碴碎石,脚步格外轻盈,也许是不会摸黑,心情轻松地走着。
这些铁道虽然随者伐木事业结束而隐没,但是林田山铁道算是东部最热闹、人迹最多的一
座。当我看到林田山铁道,甚至是探勘岚山与哈仑铁道的记录,那些埋没在荒草中的古老
索道、架在峭壁严重颓圮的铁道木桥,震撼的景象,不得不佩服当年的铁道工程技术。这
些悬空的栈道及桥梁,也让我热血沸腾,巴不得立即动身去走一趟。
基于队伍安全,计划走新开的路线前往六顺山及七彩湖。无法体验高登线的精华及一望双
龙瀑布,仅有往高登工作站的一小段体验式的悬空木栈铁道。有点小小的遗憾,只好抱着
这份悬念,留作下一次前来的动力。
高登工作站前的空旷地正热闹,五颜六色的帐篷一顶顶立了起来。尚未稍来春意的2月底
,对面七星岗上显不出鲜艳的色彩,荒废的索道流笼,残破的工作站,寒风中尽是萧瑟之
情。
气温掉的速度就跟暮色垂降一样快,赶紧拉开背包,掏出帐篷,搭起今晚的小小栖身处。
这才想到,外帐在队友的背包内,有点懊恼,因为队友应该还在跟天梯奋战吧。有点后悔
当初选择了网顶的观星帐,架好帐篷内帐,躲进去也无法避风,只好让寒风吹的我直打哆
嗦。
这大概也是想亲近七彩湖附加的一到小考验吧~
2013.02
作者: tandw   2014-04-23 05:59:00
我永远记得情人桥前面遇到七彩蚂蝗跟把所有脏话骂过三轮的天梯~ 不过去对季节 七彩湖+杜鹃真的好漂亮啊
作者: catgod (住在云上的猫)   2014-04-23 06:23:00
good
作者: scaredreal (...)   2014-04-26 18: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