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红楼梦里关于同性恋的一些暗示

楼主: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1-05-02 13:46:33
读过一本书 康正果的 <<重审风月鉴>>
里面有一章就是讲中国文学中的南风现象
作者提到一个观点:
"西方人会去界定你是什么
而中国人只描述你做了什么"
所以指认一个人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
这都是从"他是什么"的角度来说的
在受到西方文化大倾销以前的中国
从来就没有性向的分别
所以"同性恋"不适合拿来说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没有同性恋 当然更不会有异性恋或双性恋
南风只能用来说一个男人会和另一个男人上床
但并不能说这两个男人是同性恋
以较近期的性别研究而言
性别更像是一条连续体
以极阳与极阴为两个端点
一个人可以在这条线上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位子站着
当然也可以任意更换位子 (称之为性别流动)
所以还是没有性别男女之分
每个男人心里可能都有一点阴性倾向 (有谁敢说自己是man到极致吗?)
每个女人心里也多少会有积极、想要掌控他者的欲望
所以如果连性别都无法界定了
就更不用说性向了 (因为异同双之分是要从自己与性对象的对立来判断的)
我们不可能用二分或三分法就完整归类所有人的性向
康书中提到
在南风文化里
只有有权力者和没有权力者的分别
有权力者多是阶级权贵 或有钱或至少是较年长的
他是主动的一方
相对较低的那一方当然就是扮演被动受控的角色
这很符合性即权力的说法
有趣的是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秦观是中国文学里很独特的南风实践者
贾秦二人的相好是出于对彼此的情爱好感
并不是南风传统中是一方凌压另一方的权力展现
所以贾秦的关系中到底谁是1谁是0很难讲
另外又可以从武则天养面首的例子看
武则天曾下旨要找阳具伟岸之男子为面首 (煞有介事的就像皇帝下旨召求才子猛将)
当时很多男人自荐 (用的理由当然是高强的性能力)
这些男人虽然是用极阳刚的条件进入后宫
又操持着极阳刚的工作
但在对等的关系里却与女人无异
这些面首或许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目的而自荐
但他们都是像传统中的女性一样"以色事人"
一旦龙心不悦即被弃如敝屣
所以男女关系决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绝对
女人和男人也不是可以用生理性征来区分的
后天的社会资源与塑造更是关键
当然也没有必要强调男女性别
单身的时候不要设限
有时和男人在一起有时和女人在一起
多多体验也许会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一头栽进别人画好的框架里
虽然也不一定是不好
也许你本来就最适合这个框架
但总是扼杀了另一种可能性
所以现代社会很喜欢替人冠上同性恋、xx性恋的帽子就很讨厌
因为这明明就是私事
而且是总也说不清楚的私事
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根本不须过问、界定的私事
作者: nightmarish (稍纵即逝的恶梦)   2011-05-02 13:57:00
性向分别是有的 自古阴阳判别与交融 而以阳为主而鄙阴换句话说 中国古代从几千年前就一直以阳为中心所以不是不去分别或界定 而是已有根深蒂固的男权至上因此不去分别性别是因为自古就不尊重认可阴性主权所以与其对比西方说中国不去界定 到不如说中国默认这样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女人不该过问男人的事之类的)
楼主: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1-05-02 14:01:00
恩恩 楼上说得很是 我没有很认真去看中国性别相关的东西 只是读过那本书的观点觉得很棒而已
作者: clift   2011-05-03 19:56:00
中国古代对女同性行为也是相对宽容的 不是只宽容男同性行为中国没有基督教那种同性性行为是罪恶的概念 是中国能相对接受同性情欲的主因之一在魏晋南北朝 同性情谊甚至成为某种风尚
作者: bkbtei   2011-05-03 22:43:00
中国没有单一性伴侣的传统,没有"绝种"恐慌,对同性关系,比起西方来说自然相对宽容多了.
作者: hsly (尔狐)   2011-05-04 19:57:00
楼上的说法有点误差,事实上,研究中国妇女史便会发现古代中国最重视的就是生子、求子、转女为男的方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是对于绝后(可以说是单一家庭的绝种)的恐慌。
作者: bkbtei   2011-05-04 21:51:00
我的意思是,中国男人没有单一性伴侣的限制,不怕有男相公,就不能再娶女人生子,所以不必忌讳男男,顶多轮为笑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