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方案目前尚未进入正式的可行性评估、国土计画审议及环评阶段,主办方现有资料
几乎皆为工程可行性建议,仅仅12页主要强调后续就是高雄方案,参考价值很有限,
以下是与会民众意见及问题资料(含书面):
高铁延伸屏东(高雄方案)的10个关键问题:
1.高雄方案2024年后的总工程经费(不含购车及营运)具体金额为何?参考高捷黄线费用暴
增63%,由2020年工程顾问公司原预估1271亿来推估,是否可能接近或超过2000亿?具体
的成本控管机制是什么?谁来监督并确保不会再次超支?超支的责任由谁承担?
2.高铁延伸后,是否可能因延伸线营运亏损而假藉其他理由调涨票价?将如何保障不影响
相关旅客的权益?具体的财务平衡点在哪?长期亏损是否会间接转嫁到其他票种?谁来监督
不会调涨其它票种的承诺?
3.台铁和高捷公司对此延伸案的官方立场为何?是否已进行客源流失后的内部影响评估?
具体的客源流失评估数据及对策报告在哪?
4.不同于捷运延伸及铁路地下化,高铁对绝大多数非商务客而言,均不是需经常搭乘之交
通工具,且延伸对于沿线附近的居民及上班族只有长期施工风险及交通影响的坏处,没有
任何好处,为何不先进行施工范围至少800公尺内居民的民意调查?最少也调查可能被工
程影响到的北高雄民众,这样的赞成率比率才有意义。不然白送的建设,生活不会被影响
时,以人性角度都是有比没有好。
5.是否已完成环境冲击和社会成本(包含施工风险及交通影响...等)的全面性评估报告?
征收民宅的补偿机制如何?当有拆迁民众抗争或诉讼时的所有成本与是否已有相关评估?
6.国土计画中,高铁延伸屏东,是否确实符合永续发展及区域整体利益?请提供具体的永
续指标,如何量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点?长期电力需求及建设的平衡点在哪?
7.高铁延伸线与台铁路线几乎完全重叠,如何确保此延伸案不会挤压其他大众运输系统的
生存空间?
8.延伸段的边际效益究竟有多少?是否值得用全民纳税钱如此庞大的投资?
9.如果说延伸屏东主要为了环岛高铁才让蓝绿这么多政治人物同意,那为何不先进行全民
公投,确认"环岛高铁"是否符合社会整体意愿?
10.本案尚未经国土计画审议,如果未来环岛高铁规划改变,这段延伸路线是否可能会成
为因亏损严重而不断减班?
参考:截至2024年9月,大陆铁路营运商国家铁路集团(CSRG)的债务和其他负债已达
8600亿美元(约台币28兆元),创纪录最高,每年光是偿还债务就需要250亿美元(约台币
8120万)。
结论:高铁延伸屏东案应审慎评估,需要更透明、更周全的规划,全民公投及正式的民意
调查都是至关重要的。
反对论述要点补充:
财务评估不佳
2020年工程顾问公司评估显示,高铁延伸屏东计画无论“左营方案”或“高雄方案”,经
济效益内部报酬率为负数计画益本比低于1,自偿率与净现值为负数缺乏民间投资诱因,
政府用人民纳税钱兴建亦将造成长期财政亏损。
交通生态破坏
高铁延伸将严重冲击台铁和高捷的运量,可能导致公共运输系统间的资源失衡,对现有大
众运输系统造成负面竞争效应。
社会成本高昂
涉及征收200多户民宅,对居民权益影响重大,施工期间将造成长期交通影响,对沿线居
民生活品质相对显著。
潜盾工程风险分析
地质不确定性风险:
高雄方案路线主要经过液化潜势红区及黄区,此外南部地区地质复杂,包括断层、软土层
和地下水系统,潜盾
工程需穿越高雄都会区,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可能造成地盘下陷、邻近建筑物结构安全疑
虑,过去类似大型潜盾工程案例,如捷运工程,常出现地质意外。
天灾与地震威胁:
南部地区地震活跃带、海平面上升风险、极端降雨可能引发土壤滑动。
地震可能导致:a. 工程结构断裂、b. 地盘严重变形、c. 地下管线破坏。
技术与安全极限:潜盾工程深度20-30公尺,地下水及土壤稳定控制困难。
关键风险:a. 潜盾机卡掐、b. 邻近建筑物结构破坏及变形、c. 施工人员安全、d. 极端
天气下作业危险性。
经济与社会成本
意外发生将造成钜额修复成本,可能引发大量邻近居民求偿甚至国赔,工程暂停将大幅增
加总体成本。
对于施工期间交通及生活环境严重冲击,谁来承担潜在灾害风险及确定邻损时具体赔偿金
额?
政治分赃角度
预算分配不透明:
工程经费庞大,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可能沦为政治酬庸、地方利益输送工具
得标厂商与政治圈关系不明
预算编列缺乏严谨成本效益分析
政治操作痕迹:
选举政治主导重大建设
缺乏长期国土发展整体规划
政治人物为选票而非公共利益决策
忽视专业评估,沦为政治操作
资源错置
与其投入高铁,不如强化既有大众运输:
比如台铁班次、捷运路网、UBIKE电动辅助车比例...等,南部地区更需要的是区域公共建
设。
资源可投入:a. 区域医疗系统、b. 地方教育建设、c. 社会福利、d. 产业转型升级。
高铁使用频率低的问题
使用者结构侷限:
主要服务商务及高收入族群,一般民众搭乘频率低,远远不如捷运、轻轨。
票价相对高昂:
中长途旅次选择相对多元,不该为了民营的高铁公司,挤压台铁及客运的生存。
运量预测不实:
过去高铁运量预测与实际差距大
南部地区经济动能不足支撑:
年轻人口外流,区域发展动能不足
商务旅次需求下降趋势:
营运成本及每公里营运成本高,长期将造成钜额亏损,须由纳税人持续补贴,兴建费用高
铁公司应出更多。
关键追问:
谁来为这个可能的巨大失败负责?如何确保纳税人权益不被牺牲?是否有专业、独立的第
三方进行全面评估?
屏东房地产炒作的问题
高铁延伸屏东案将引发赤裸裸的炒作盛宴。少数政商地产势力早已布局,透过内线消息抢
先抢购开发区附近土地,造成房价人为暴涨。一旦这个建设确定,预料土地将被少数资本
集团垄断,屏东当地居民非但无法享受建设红利,反而可能被迫远离家乡。政府公共建设
沦为地方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圈地运动,牺牲的是普罗大众的基本居住权益。这种利用公共
建设进行的地产炒作,实质上是一种合法的土地抢夺行为,背离了公共建设的原始精神。
结论:
高铁延伸屏东案看似宏大,实则风险重重。决策者应该拿出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而非空洞
的政治承诺。
其它参考:
1.Hami书城 T编 / 2024-03-08"没有赢家的公共运输"高铁挤爆、台铁亏爆、客运缺爆 交
通资源大失衡。当台湾高铁成为大家出游首选,台铁与公路客运旅客不断流失,岛内交通
产业正失去平衡。
2.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先进公共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张学孔则表示,高铁延伸案要从5个
角度来看,第一,应从国土计画和永续发展思考,如果不是为了环岛高铁做准备,高铁延
伸边际贡献很有限,多延伸这一段,带来运能和交通效益有限,唯有在国土计画和环岛高
铁思维下讨论高铁南沿和东延,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