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铁道部园区 尖锥防空洞留存战争痕迹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007050019.aspx
台湾博物馆铁道部园区将在7日开放,园区内有6座国定古蹟,其中一栋尖锥外型的“战时
指挥中心”,日治时期为圆形防空洞,国民政府迁台后改造成尖锥形,留下历史与战争痕
迹。
台湾博物馆铁道部园区(简称台博铁道部园区)将在明天举行开幕典礼,7日起正式对外开
放。
铁道部园区为台博系统4大馆舍之一,自20世纪初期起,先后曾是日本时代铁道部、战后台
铁总局的本部,作为台湾铁路营运总部达70年,在2007年指定为国定古蹟,见证台湾交通
、经贸与文化的重要发展历史与现代化历程。
铁道部园区内以国定古蹟“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建筑群为主体,包含铁道部厅舍、
八角楼、电源室、食堂、工务室、战时指挥中心等6座国定古蹟,另有市定古蹟“清代机器
局遗构”的东侧围墙及石板道,为台湾博物馆系统中面积规模、建物数量最多的馆舍。
有着尖锥外型的“战时指挥中心”,位于园区西北侧,建于1943年太平洋战争时期,为因
应美军空袭的防空避难设施,钢筋混凝土构造。原为圆形外观,国民政府迁台后,1957年
因应国共内战才又增建外圈结构及通风设备,形成外观特殊的尖锥形,目的在于避弹。
防空洞的内层入口设有防爆铁门,下层埋入地下,室内的环形壁面则贴著全台从北到南的
铁道路线图,作为战争时期的指挥中心。
台博馆展示企划组助理研究员林一宏说,2年前德国铁路博物馆馆长到铁道部园区参访,“
看到防空洞特别有感”,并指出德国在冷战时期也有类似的防空洞,只不过比铁道部园区
的还要大。
“八角楼”建于1919年,作为铁道部厅舍唯一的男厕,林一宏说,“无论是高官还是基层
员工,全都得走到这上厕所”。建筑主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为通风口,和
外墙间由8根钢筋混凝土梁相连接,宛如一把撑开的伞,8个小便斗围绕在八角柱周围。
林一宏说,早期铁道部职员以男性为主,因此只设置男厕,后续有女性职员加入,1960年
代曾将这里改建成男女厕。未来这里将成为铁道部园区的展场空间。
“电源室”创建时间早于1925年,为机械发电或做为蓄电厂的单层供电场所,历经多次增
建,未来这里将成为园区的卖店,民众可在这用餐饮食。
铁道部园区除了古蹟建筑为亮点外,2楼展间也耗资新台币2300万元,打造1970年代台北车
站附近的街道模型,林一宏说:“那是台湾交通发展最兴盛、也最乱的时候。”
他认为,1970年代是台湾迈向现代化过程最有趣的年代,公路客运有从美国引进的灰狗巴
士命名为“国光号”,以及奔驰中兴号,而火车月台上的“观光号”正要往南行驶,模型
上还可见到中华商场,重现半世纪前的台北车站。
园区也设有常设展,展示台湾铁道百年史以及铁道文物,包括早期玻璃水瓶、售票机、车
票、号志、餐具、火车便当等,并重现台湾历史上第一间西式餐厅“台湾铁道旅馆”,还
把莒光号车厢搬到展场内,让民众不必到火车站,直接在园区内就能有搭上莒光号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