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图文介绍
https://vhygdih0412.pixnet.net/blog/post/350744473
台湾高铁探索馆
周日 ~ 一休息 | 09:30 -16:30 | 免费入场
位于桃园高铁站旁行控中心里的高铁探索馆
是高铁2017 10周年时开幕的高铁历史展馆
里面有大量珍贵的高铁建设资料以及超强的铁道模型
还有1比1的高铁驾驶舱展示
绝对是铁道迷不能错过的优质景点
台湾高铁探索馆就位于桃园高铁站的旁边
五号出口出来走两分钟就可以到达, 附近有华泰名城
来逛街的朋友也可以顺便来参观, 入场采用预约制
如果现场没有到达管控上限也可以随时进场,
不过如果特别从外地来的还是先预约才不会扑空
从大门走进去后
要先跟右手边的管理人员做登记还有留证件
换证就进入会场参观
2017年初开幕的展馆总共有分A B馆
这个跟我比我想像中的大很多
今天就先从A馆开始参观
门口入场的地方最先开始介绍人类交通的历史
人类最早的载具是是马车
究竟要花多少年
才有办法到现在可以时速300公里移动的高速铁路呢XD
高铁探索馆虽然跟日本一些私人铁路博物馆比较起来
真的缺乏了一些静态展示的车辆
不过在模型方面我觉得他们做的真的蛮精致
A馆的部分比较注重高铁建设的工程
为什么会有台湾高铁计画, 整体招标的过程
还有建设的辛酸
这里说明的台湾高铁的土建项目是全线同时进行
整个建设过程只花了5年, 经过大约1年半左右的试车后通车
以现在角度来看根本就是不可思议,
现在台湾哪一个国家工程可以5年弄完哈哈
现场也展示了很多当时工程留下来的一些装备
现场介绍高铁使用的4种不同形式的轨道
也就是当年新闻闹哄哄的混血轨道系统
介绍这边清楚讲明欧日系统的优缺点
不知道当年说高铁很危险的政客,
有没有搭高铁商务舱来这边参观过XD
这个有舒适性, 可是让高铁很头痛的德国转辙器
因为不适应台湾的湿度故障率非常的高
高铁为了这个转辙器,
在北中南都有专门的团队随时standby ,
有异常讯号现在几乎半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好
解决高架桥共振问题的 bearing
当年的高铁工程有大量的外籍人员参加
包含来自欧日韩的工程团队,
还有来自泰国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基础建设
多语言的告示牌显得很重要
有一个展柜特别感谢泰劳的付出
而且还慎重的挂上泰皇跟太后的照片
台湾很多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对历史的记载
尤其是对基层人员的付出
如果我是这些辛苦基层人员的家属,
有一天看到博物馆特别记载我会觉得很感动
当然对于完全没有经验的台湾, 如果没有外籍工程师的协助
也难以完成高铁这种艰深的工程
高铁的原型列车是采用日本新干线700系进行改造
加入了很多特规的欧系标准,
很多人不知道其中一个规格就是紧急击锤
日本新干线是没有的,
不过后来日本发生了在车上自焚的事件现在也开始学台湾安装
所以说有时候自己开规格不一定是坏事
台湾高铁第一辆列车 TR01
创下陆上交通工具最高时速315公里的车辆
这台列车也同时在甲仙地震时第12节车厢转向架脱轨
不过后援安全机制发挥作用并未翻覆
未造成任何伤匸
这边展馆最触目的应该就是这个一比一的高铁驾驶舱展示
话说还没看过这么干净的高铁车头XD
另外一个我觉得很厉害的就是这个高铁的铁道模型组
列车每半个小时都会出来跑一下做得非常精致
另外地下是高铁每一个车站的模型比例
驾驶舱每一个按钮都是可以按的
还可以开灯关灯
虽然是全自动驾驶
不过高铁驾驶需要负责的范围其实很多
也需要通过交通部的高速铁路驾驶员考试
A馆的部分就到这边
接着就可以继续前往参观
B馆部分比较强调高铁现在营运的状况
较著重于后勤维修的介绍部分
让大家可以了解比较不为人知的一面
现场也有展示一些真实的列车部件
有维修基地的介绍
如何在夜间时间进行紧迫的保养
互动墙还蛮有趣的, 是一个大型的触碰萤幕
可以查询不同的资料
这边有介绍到一直以来高铁如何执行的文物保存机制
当初如果是原欧洲系统的话,
现在在台湾奔跑的列车就会是当年欧洲之星版本
大概就变台湾之星吧
(不是在说电讯商XD)
后方的部分有一些各种团体送给高铁的感谢状
还有介绍高铁上杂志T-life
我觉得这个也是蛮神奇
其实有4G上网后我真的从来没看过有人拿起来看
可是这个杂志好像也是可以活下去哈哈
最后离开的地方就是谈一下高铁的未来愿景
当然高铁其实在台湾的发展很难有大突破性规模进展
努力的方向
还是需要靠技术输出
我个人认为高铁探索馆绝对是
台湾各种公司开的博物馆里面算非常用心的
不收费, 也没有贩卖商品
完全就是记录高铁整个历史下来的呈现
任何东西都是得来不易
可以透过教育让大家了解前人的努力我觉得是蛮不错
下次坐高铁的时候就会想到
这么多人贡献才有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有机会不妨也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