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V13 (远见13)
2017-05-03 22:12:23自行政院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画以来,其中投入经费最多且引起争议最大的莫过于轨道建
设计画。
重大交通建设,都会先进行可行性评估。就技术面而言,目前轨道技术已臻成熟,唯一令
人担心的是,一次投入这么多系统,各级政府或工营建业是否有能力来承担。
就经济面而言,考量的是成本效益是否符合投资报酬要求,而为使系统能够永续发展,必
须另外评估财务是否可行,亦即自偿能力问题。由于前瞻轨道建设计画投入的县市大多财
务状况不佳,需要挹注大量的资金,所以引发极大的争议。
就基隆与桃园而言,若以生活圈的角度,将其轨道系统纳入大台北地区捷运系统的一环,
或许还有存活的空间。然而就目前的氛围来看,台北捷运公司不愿接手机场捷运线,未来
新北市亦将会有自营路线,整合之路谈何容易。
最后谈到环境面,轨道系统如果经营完善,能够吸引一定的民众弃汽机车而就轨道,会对
环境带来正面的效果。然而较为人诟病的是,体积庞大且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振动与噪音
,加上为求快速与低成本,多采高架方式兴建,造成景观上巨大的冲击,以及街道两边民
众生活上的疏隔,铁路高架或地下之争即在于此。
其实重大交通基础建设可以站在更上层的高度加以思维,赋予其国家长远发展策略与振兴
经济的重要意义,此次行政院采用“前瞻”二字即当含有此意。然而若欲讲求前瞻与效率
,且不拘泥于繁琐的程序与评估,尚须具备很高的政治智慧,精准拿捏适当的推动时机。
当年经国先生决定推动十大建设,正值国家经济发展起飞,但国库仍十分拮据的时候。建
设完成后,整个国家脱胎换骨,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不但时机拿捏相当精准,而且让所
有质疑的人封口。那句“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经典名言,至今仍为国人所津津乐
道。
再以德国为例,自一九五○代经济奇蹟以来,德国政府即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大计,不计
代价持续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交通。同样因为掌握时机得宜,不但促成经济的快速成长,便
捷的交通更带动了人口的分散,城市低密度的发展,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目前淡海
轻轨的兴建,不无此种供给导向的思维,提供淡海地区发展优质生活环境的契机。当年台
北市若能优先发展捷运系统,而非高架道路,则今天城市的发展与风貌断不致于此。
反观现在的台湾,政府早已负债累累,经济又停滞不前,绝对无法像德国政府般,持续以
强大的财政力道支持轨道运输的建设与发展。若要赖以形成一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则无
论是技术或规模又都不够。换言之,不是轨道运输不好,而是现在推动的时机不佳;贸然
行之,风险极高。总之,轨道运输便捷、舒适且可靠,但却不是每个地方都享用得起。择
其优者而推之,才是正确的做法。何者为优,则考验著执政者的智慧与说服力。
联合新闻网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37205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03 22:28:00
唱衰谁都会,问题是要明确指出那一项不适合投资要不要基础建设一句话
作者: mash4077 2017-05-03 23:03:00
干脆停驶及关闭目前所有亏本的公共运输算了?
作者: mauricelee 2017-05-03 23:08:00
环境面通篇主观论述,而且一样的论点高架道路跟公共汽车就不会发生?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5-03 23:31:00
结论就是多晚盖都没差 反正一定亏 因为大众运输能源效率只比汽车好一点 盖不盖没差 人口稠密区盖最好 盖完狂加地价税 然后要记得打压小客车 拆一些高架快速道路要在人口稠密区盖的好处就是加地价税没人敢吭声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7-05-03 23:48:00好棒喔
作者: train (唯有时光) 2017-05-04 01:30:00
用一堆看起来好像有意义的词藻堆积出的废文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7-05-04 02:20:00CHOU5566
作者:
dolare (dolare~)
2017-05-04 02:49:002008年前有高铁3秒煞停论 2016年后整天说台湾不适合轨道重工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作者:
gigihh 2017-05-04 06:40:00我觉得重点还是工程品质,说真的如果债留子孙,可是的用的是很好的公共建设,我相信很多人会愿意出钱维护。
作者:
Answerme (出租--è¿‘æ±å³åŸŽä¸è¥¿é–€ç”º)
2017-05-04 08:14:00都快没子孙了 没差 盖一盖一后可以睡游民
作者:
lexar (hot n' cold)
2017-05-04 09:12:00udn不是跟轨道有仇,是跟它主子不同道的就有仇
作者: ULoR 2017-05-04 09:28:00
联合打脸打得好, 坐看听不了实话的__继续崩溃!!!
作者:
Luton (路顿路同路通路东)
2017-05-04 10:18:00所以联合老早就已经沦落为9.2自我安慰用的运动器材啦自甘堕落的联合 讲白一点根本就是公器私用报老鼠冤!!!!!!
那之前时机佳时只盖高架道路不盖捷运时联合报有提出什么高见吗?
作者:
edos (DOS)
2017-05-04 11:31:00快速公路并非没有收益,只是无法金钱量化 ex.增加货运速度/降低交通拥塞 (但其实像在新加坡这种国家 台湾的快速公路早就被列入电子收费) 。 轨道运输在于还要多后续营运成本,通常几十年下来的营运成本就相当于盖一条新的的经费。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04 12:18:00一般公路每车道也每年也是要约100万元/公里的维护费 以道路平均造价算3500/M2算好了 一公里的自行车道也大概是12年左右的维护费等于盖一条新的XD(3500x1000x3.5)/1000000=12.25 100万是91年的旧数据了...
作者: Behave 2017-05-04 15:56:00
怪了,是每次有这方面的文就有人去某版烙人过来护驾吗?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7-05-04 16:39:00又是你
作者: bitchen0327 (辰) 2017-05-04 16:42:00
根本还没决定要盖那些建设啊,只是提计画,预算经费也还没进到立法院欸
作者:
edos (DOS)
2017-05-04 16:56:00ch大 你那公路的兴建与养护经费根本不对ps.一般公路与快速道路也不一样台64,426亿/29.4公里,每公里造价约14亿。12年养护费用可以重新盖一条?426亿/12年=约35.5亿。一年养护费用35.5亿?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04 17:16:00作者:
ususa (美国)
2017-05-04 17:18:00公路跟轨道根本不同,公路除了可以行驶车辆,还有行人步行跟水电基础干管铺设,乃至轨道运输很多也在公路的基础之上。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04 17:18:00那是当然 不过道路也不是金刚不坏不用维护 而且维护费用也
作者:
ususa (美国)
2017-05-04 17:21:00台湾的国道全年养护经费约30~40亿,12年的养护经费(500亿以内),怎么可能重盖新的国道呢?(国道的养护经费已经比一般公路还高了)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04 17:22:00并非很低廉啦 参考美国高速公路信托基金破产问题囉就算不是12年(国道兴建费用的确较高) "几十年下来的营运成本就相当于盖一条新的的经费"套在公路上也并非不通啊:P(当然 轨道维护费用较高无误 我只是说道路也不是免维护的)
作者:
ususa (美国)
2017-05-04 17:28:00公路的期程不会比轨道运输还短 况且台湾的国道收费其实早该是赚钱的 要不是横向双号国道一直都不收费的话.....至于高架快速道路本来就也可以考虑收费过去甚至双北很多桥梁都还会收费 ex.浮洲桥 ...
现实是很多公路根本好几年才养护一次,所以实际上公路的养护经费要能累积道重盖一条,起码40~50年起跳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5-05 23:02:00公共汽车路线也是政府补贴 都是赔钱 建议全面废除公共汽车客运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5-06 11:07:00
楼上真的是这样没错 但比较适当的作法是政府要投资中小型巴士 以因应离峰搭乘 还有最重要的减量小客车离峰时段只要去路上看 都是空车在跑 非常浪费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05-23 12:57:00
联合报一直在讲对岸的轨道发展多好对台湾的轨道建设却反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