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简介] 大乘佛教、正统佛典、佛教历代祖师

楼主: A6 (短ID真好)   2018-07-13 21:53:40
板上有人反佛道儒
可见佛道儒在华人心中的地位
虽然现在在台湾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佛教
而是佛道教和民间宗教的结合
但我觉得 还是有必要了解佛教和他的一些名词以及历代祖师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IUzbaX_ ]
作者: thismy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看板: Buddha
标题: Fw: [简介] 大乘佛教、正统佛典、佛教历代祖师
时间: Fri Nov 8 02:18:11 2013
※ [本文转录自 Learn_Buddha 看板 #1F8IsI_0 ]
作者: 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看板: Learn_Buddha
标题: [简介] 大乘佛教、正统佛典、佛教历代祖师
时间: Thu Jan 26 18:40:15 2012
佛 ─┬ 大乘 ┬ 大乘,梵语“摩诃衍”,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典 │ │ 最高的果位是佛果。《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注 │ │
解 │ ├ 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大宝积经》
│ │
│ ├ 佛言:其乘广大,故名“大乘”。《大方等大集经》
│ │
│ └ 所谓“大乘”,是最上乘、第一深妙、无有过上,
│ 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小乘 ┬ 小乘,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
│ │ 以达‘小果’之教法。《佛光大辞典》
│ │
│ ├ 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
│ ├ 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佛光大辞典》
│ │
│ ├ 小乘,即‘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 │ 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
│ 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
│ 《增壹‘阿含经’》


└ 佛教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般涅槃经》


└ ‘小乘’是自度,“大乘”是度人的。“乘”是车乘,‘小乘’
是小的车子,可以乘载一个人,所以叫‘小乘’;“大乘”是
大车子,可以乘载很多人,所以叫“大乘”。我们应该学习“
大乘佛教”的精神,利益方便很多人,让人人都可以搭乘。
《星云法语‧星云法师说》
十 ─┬ 四圣 ┬ 佛 ─ 法界一心,三觉行圆,万德俱足,成佛之心 ┐ ━最高
法 │ │ ├大乘 ▲
界 │ ├ 菩萨 ─ 心存利他,广修六度,中道而行,菩萨之心 ┘ ┃
︵ │ │ ┃
十 │ ├ 缘觉 ─ 悟十二缘,体念入空,乐独善寂,缘觉之心 ┐ ┃
界 │ │ ├小乘 ┃
︶ │ └ 声闻 ─ 行四谛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罗汉之心 ┘ ┃
│ ┃
└ 六凡 ┬ 天神 ─ 五戒十善,慈心修德,护国佑民,天道之心 ┐二 ┃
︵ │ ├善 ┃
六 ├ 人间 ─ 五戒坚持,全则富贵,缺则贫贱,人道之心 ┘趣 ┃
道 │ ┃
轮 ├阿修罗─ 戒善同天,心高意忌,妬嫉鬪诤,修罗之心 ┐ ┃
回 │ │ ┃
︶ ├ 畜生 ─ 愚痴不道,无礼敬业,横行强作,畜生之心 │四 ┃
│ ├恶 ┃
├ 饿鬼 ─ 悭贪妄取,不义之盗,福消气尽,饿鬼之心 │趣 ┃
│ │ ▼
└ 地狱 ─ 强梁无知,违上欺下,暴逆乱理,地狱之心 ┘ ━最低
佛 ─┬ 西天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 我(世尊)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
教 │(佛祖十大弟子.头陀第一) │ 《大般涅槃经.卷二》
历 │ (大迦叶) │
代 │ ├ 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有我
祖 │ │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
师 │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
│ ├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六祖坛经》
│ │
│ └ 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
│ 。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

├ 西天二祖.阿难尊者 (佛祖十大弟子.多闻第一)

├ 西天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 西天四祖‧优婆[毛匊]多尊者
├ 西天五祖.提多迦尊者
├ 西天六祖.弥遮迦尊者
├ 西天七祖.婆须蜜多尊者
├ 西天八祖.佛驮难提尊者
├ 西天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 西天十祖.脇尊者
├ 西天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 西天十二祖.马鸣大士 ─┬ 大乘起信论
│ └ 大庄严论经(大庄严经论)

├ 西天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 西天十四祖.龙树菩萨 ─┬ 大智度论
│ (千部论主) ├ 中论
│ ├ 菩提资粮论
│ ├ 赞法界颂
│ ├ 宝行王正论
│ ├ 菩提心离相论
│ ├ 广大发愿论
│ ├ 福盖正行所集经
│ ├ 大乘二十颂论
│ ├ 大乘破有论
│ └ 释摩诃衍论

├ 西天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 西天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 西天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 西天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 西天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 西天二十祖.阇耶多尊者
├ 西天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 西天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 西天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 西天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 西天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 西天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 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 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尊者 ─┬ 少室六门 ┬ 心经颂
│ (东土初祖.达摩祖师) │ ├ 达摩破相论
│ │ ├ 达摩四行观
│ │ ├ 达摩安心法门
│ │ ├ 达摩悟性论
│ │ └ 达摩血脉论
│ │
│ ├ 达摩无心论
│ ├ 达摩绝观论
│ └ 南天竺菩提达磨禅师观门 (大乘法论)

├ 东土二祖.慧可祖师 (慧可二祖)
├ 东土三祖.僧璨祖师 (僧璨三祖) ────── 信心铭
├ 东土四祖.道信祖师 (道信四祖)

├ 东土五祖.弘忍祖师 (弘忍五祖) ────── 最上乘论
│ (黄梅五祖)

└ 东土六祖.惠能祖师 ─┬ 佛典 ─┬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三十三祖) │ │ 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惠能六祖) │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 (六祖坛经)
│ │ (法宝坛经)
│ │ (坛经)
│ │
│ └ 金刚经六祖口诀(金刚经六祖解义)

└ “惠”者,施惠众生;“能”者,能作佛事。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诸佛菩萨 ─┬ 释迦牟尼佛 ┬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
正统佛典 │ ├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经)
│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
│ ├ 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严经)
│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圆觉经)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若经)
│ ├ 大般涅槃经 (涅槃经)
│ ├ 佛说兴起行经、悲华经、六度集经、百喻经、金光明经
│ ├ 佛说优婆塞戒经、金刚心总持论、大宝积经
│ ├ 大乘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 大乘入楞伽经 (楞伽经)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 药师琉璃光如来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经)
│ (东方琉璃净土)

├ 阿弥陀佛 ───┬ 佛说阿弥陀经 ┐
│ (西方极乐净土) ├ 佛说无量寿经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净土五经
│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
│ └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 观世音菩萨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
│ (观自在菩萨) ├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正法明如来)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 └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 地藏菩萨 ─┬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经) ┐
│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地藏三经
│ └ 占察善恶业报经 ┘

├ 普贤菩萨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 文殊师利菩萨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曼殊室利菩萨) ├ 佛说文殊师利行经
│ (龙种上如来)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 └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 大势至菩萨 ─ 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弥勒菩萨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 (慈氏菩萨)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 (阿逸多菩萨) └ 瑜伽师地论

└ 维摩诘居士 ─ 维摩诘不思议经 (维摩经)
(无垢称居士)
(净名居士)
(金粟如来)
佛学辞典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佛光大辞典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朱芾煌法相辞典
├ 大明三藏法数
├ 翻译名义集
├ 法苑珠林
└ 大乘义章
大乘佛教
历代高僧 ─┬ 国师 ┬─ 清凉澄观国师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 │ (唐德宗.清凉国师) ├ 华严经疏注
│ │ (华严四祖) └ 华严经纲要
│ │
│ ├─ 知玄悟达国师 ──────── 慈悲(三昧)水忏法
│ │(唐僖宗.悟达国师)
│ │
│ ├─ 中峰明本普应国师 ─────┬ 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佛事
│ │ (元仁宗.佛日广慧普应国师) ├ 中峰三时系念仪范
│ │ └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 │
│ └─ 玉琳国师 ───────── 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语录
│ (玉林通琇国师)
│ (清世祖顺治皇帝‧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


├ 明代四大高僧 ┬ 憨山德清大师 ───┬ 憨山老人梦游集
│ │ └ 憨山语录
│ │
│ ├ 云栖袾宏莲池大师 ─┬ 戒杀放生文
│ │ ├ 禅关策进
│ │ ├ 云栖法汇
│ │ ├ 竹窗随笔
│ │ └ 缁门崇行录
│ │
│ ├ 灵峰智旭蕅益大师 ─┬ 阅藏知津
│ │ ├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 │ ├ 净土十要
│ │ └ 周易禅解
│ │
│ └ 真可达观紫柏大师 ─┬ 紫柏尊者全集
│ └ 紫柏尊者别集


└ 近代高僧 ┬ 慈航大师 ─ 慈航法师全集
│http://ccbs.ntu.edu.tw/formosa/people/1-ci-hang.html


├ 斌宗大师 ─ 斌宗老法师选集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 ├ 楞严义灯
│ └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

└ 印光大师 ─┬ 印光大师全集
(常惭愧僧) └ 印光大师文钞
大乘佛教
历代居士 ─┬ 唐代 ─ 庞蕴道玄居士 ── 《卍续藏‧禅宗全书‧庞居士语录》
│ (庞居士)


├ 梁代 ─ 傅翕玄风大士 ────────┬ 傅大士传
│ (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 ├ 心王铭
│ (东阳乌伤大士) └ 傅大士录
│ (双林大士)
│ (善慧大士)
│ (傅大士)


└ 近代 ┬ 陈义孝居士 ─ 佛学常见词汇

└ 丁福保居士 ─┬ 佛学大辞典
(畴隐居士) ├ 佛学指南
├ 六道轮回录

├ 六祖坛经笺注、心经笺注、四十二章经笺注、
│ 阿弥陀经笺注、佛遗教经笺注、金刚经笺注、
│ 八大人觉经笺注、无量义经笺注、心经详注

├ 佛学撮要
└ 心经精义
大 ─┬ 一心 ┬ 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
乘 │ │ 《大乘入楞伽经》
教 │ │
义 │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
│ ├ 一心,具“十法界”。《摩诃止观》
│ │
│ └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经》


├ 二力 ┬ 自力 ┬ 自力指依凭自己力量,以达解脱之境。《佛光大辞典》
│ │ │
│ │ └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六祖坛经》
│ │
│ └ 他力 ┬ 他力指自力之外,特依佛、菩萨之力而得度解脱者。
│ │ 《佛光大辞典》
│ │
│ └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
│ 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三学 ┬ 戒学 ┬ 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
│ │ │ 切身口意的恶业。《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 │
│ ├ 定学 ┬ 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
│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大乘妙法莲华经》
│ │
│ └ 慧学 ┬ 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
│ │ 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大智度论》
│ │
│ └ 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 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六祖坛经》


├ 三藏 ┬ 经藏 ─ “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律藏 ─ “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论藏 ─ “阿毘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四圣谛 ┬ 苦谛 ┬ 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
│ (四谛) │ │ 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
│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 │ 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如是等苦,名为“苦谛”。
│ │ 《佛说决定义经》
│ │
│ ├ 集谛 ┬ 集谛,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
│ │ │ 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
│ │ │ 明,和贪欲瞋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
│ │ │ 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集谛者,谓贪爱法。由此贪爱,而生耽著;以耽著故,
│ │ 发业润生。招集为因,是名“集谛”。《佛说决定义经》
│ │
│ ├ 灭谛 ┬ 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
│ │ │ 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
│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灭谛者,谓贪爱法及余烦恼,悉皆断尽;
│ │ 证寂灭理,是名“灭谛”。《佛说决定义经》
│ │
│ └ 道谛 ┬ 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
│ │ “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
│ │ “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道谛者,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
│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此八正道,名为“道谛”。《佛说决定义经》


├ 五分法身香 ┬ 戒香 ┬ 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妬、无贪嗔、无劫害,
│ │ │ 名“戒香”。《六祖坛经》
│ │ │
│ │ ├ 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 │ │ 《达磨大师破相论》
│ │ │
│ │ ├ 戒香,戒德熏于四方,譬之以香。
│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 │
│ │ └ 常以戒香,为身璎珞。《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 │
│ ├ 定香 ┬ 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 │ │ 《六祖坛经》
│ │ │
│ │ ├ 定香,即比喻如来之真心常住寂静,不起妄念,
│ │ │ 不为惑乱所动摇。《佛光大辞典》
│ │ │
│ │ └ 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 │ 《达磨大师破相论》
│ │
│ ├ 慧香 ┬ 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
│ │ │ 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
│ │ │ 名“慧香”。《六祖坛经》
│ │ │
│ │ ├ 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 │ │ 《达磨大师破相论》
│ │ │
│ │ └ 慧香,谓自心无障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
│ │ 自性,不造作一切罪恶之事,虽是修行种种善事,
│ │ 但心中不执著所作的善行,尊敬上辈,体念下人,
│ │ 怜悯孤苦,救济贫穷。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解脱香 ┬ 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
│ │ │ 名“解脱香”。《六祖坛经》
│ │ │
│ │ ├ 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 │ │ 《达磨大师破相论》
│ │ │
│ │ └ 解脱香,谓自心在外境上无所攀缘,不想善,不想
│ │ 恶,安然自在,没有罣碍。《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解脱知见香 ┬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
│ │ 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
│ │ 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 │ 名“解脱知见香”。《六祖坛经》
│ │
│ ├ 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 │ 《达磨大师破相论》
│ │
│ └ 解脱知见香,谓自心既于善恶都无所攀缘,
│ 但也不可以沉落断空顽守枯寂,应当广泛参
│ 学多多闻法,认识自己的本心,通达诸佛的
│ 道法,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真如自
│ 性毫不变易。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六波罗蜜 ─┬ 檀那波罗蜜 ┬ 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去
│ (六度) │(布施度无极)│ 救济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悉的
│ │(布施波罗蜜)│ 佛法去向人演说;无畏施是不顾虑自己
│ │ │ 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和痛苦。
│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
│ │ │ ,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
│ │ │ 名“三轮体空”。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
│ │ 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囉弭多”。
│ │ 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
│ │ ‘事究竟’。 《佛光大辞典》
│ │
│ ├ 尸罗波罗蜜 ┬ 持戒,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
│ │ (戒度无极)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持戒波罗蜜)│
│ │ ├ 当知护净戒者,行住坐卧及经行处,其地吉祥,
│ │ │ 一切人天应取其土顶戴供养。
│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 │
│ │ └ 佛戒者,清净心是也。《顿悟入道要门论》
│ │
│ ├ 羼提波罗蜜 ┬ 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瞋恚恼恨。
│ │(忍辱度无极)│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忍辱波罗蜜)│
│ │ ├ 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为最。
│ │ │ 《佛光大辞典》
│ │ │
│ │ └ 世无所怙,唯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
│ │ 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
│ │ 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
│ │ 《罗云忍辱经》
│ │
│ ├ 毘梨耶波罗蜜 ┬ 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 │ (精进度无极)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精进波罗蜜) │
│ │ └ 菩萨摩诃萨广度众生出生死海而无度相,皆
│ │ 精进力之所成办。《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
│ ├ 禅那波罗蜜 ┬ 禅定,即“禅那”,华译为“静虑”,
│ │ (禅度无极) │ 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 │(禅定波罗蜜)│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 ├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 │ │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
│ │ │ 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
│ │ │ 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
│ │ │ 虽是凡夫,即入佛位。《顿悟入道要门论》
│ │ │
│ │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
│ │ 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 │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
│ │ ,自成佛道。 《六祖坛经》
│ │
│ └ 般若波罗蜜 ┬ “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
│ (明度无极) │ 《大智度论》
│ (般若波罗蜜)│
│ ├ 般若,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
│ │
│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
│ 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六祖坛经》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13 22:04:00
逻辑,科学,思维方式,社会科学,这些是政策的根本那你转的佛学体系,跟天主教的体系关乎政策什么事?你要嘛也转个天主教对于同婚的见解对于人权的见解要嘛就佛教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这些都没有谈只是单纯转这个不就像是在乱版?宗教不完全是社会科学的东西喔宗教会被社会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宗教的东西都是社会科学反观科学和逻辑,这些东西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科学方法论另外一种是人文发展出来方法论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这些东西构成构成社会科学的基本社会科学发展和制订出社会政策政策之下才是立法,立法之下才是行政一环扣著一环那好,你讨论的是宗教的什么政策?宗教法人法还是什么的?只想讨论宗教那根本版没什么关系喔宗教是私人领域的事情,不是公共领域的东西心理学没有直接影响政策宗教也没直接影响政策社会学有二十世纪以后的社会政策直接跟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有关无论是左派的北欧社会民主,英国费边社,甚至是德国的保守统合主义(书是归类在左派,但我有疑义),右派的崭新自由主义,新左派的第三条路这些直接有关社会政策在下来就是立法,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立法好比老人,妇女及家庭,青少年,身心障碍,其他等等...不同类别会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立法其中的社会问题,会根据左右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立法好比托育这块,左派会朝向公托的方向,右派会补助私人保姆,甚至以教育卷的方式处理左右派不同的立法这些东西是整串的,当你缺乏系统性思维的时候根本也不用谈左右派了也就不用谈这些政策的方针了那你的这些宗教能干嘛?心理学能干嘛?为什么卫福部不是由心理学的人当部长副部长而是由社工和公卫以及医疗的人来当?这表示说你不清楚架构嘛
作者: thismy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2018-11-08 02:18:00
这篇编得太用心了,十分方便新手一目了然,转贴至此。
作者: take99999 ( )   2018-11-08 15:20:00
随喜赞叹
作者: Lunakaoru (春城无处不飞花)   2018-11-08 22:35:00
随喜赞叹
作者: se2005 (se2005)   2018-11-13 15:50:00
随喜赞叹
作者: bobju (枯藤老树昏鸦)   2018-11-14 06:32:00
不好吧? 文中居然出现星云扬大贬小的评论 不客观 误导新手而且通篇几乎都在讲大乘 实在太偏颇了
作者: thismy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2018-11-14 17:45:00
咦?在哪啊,可以回文指出
作者: bobju (枯藤老树昏鸦)   2018-11-14 22:54:00
佛典注解 > 小乘 > 小乘; 这句虽是出自佛光大辞典,但对小乘明显有贬义;佛典注解 > 佛教 > 小乘; 这句是星云法师所说 虽然没讲得很白 但是意义也是昭然若揭;众生各有缘法 不管修哪一乘各有因缘 但这扬大贬小实在不是给初学者应有的[教育]至于后面一大段全部都是在讲大乘用的术语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18-07-14 17:25:00
佛教在欧美不知道在红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