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基法》再修争议几点想法:跳脱保护迷思,追求“生产者自治”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4438
文:王映棻
民进党在2016年执政后,以删减七天国定假日,同时推动确保劳工每周有强制休假的例假
日和保留弹性加班空间的休息日,也就是所谓的“一例一休”作为《劳动基准法》修法改
革,曾经引发许多争议。然而,新法上路不到一年,在劳方不满意,资方大反弹的情况下
,近期提出再修《劳基法》之议,并在草案公告未达60天、只召开过一场公听会的情况下
即火速于国会完成一读,并企图在年底闯关三读。
从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来看,这次修正的重点,在于通则式的松绑现行“七天休一天”的
规定至可“连续工作12天”,并将“轮班间隔休息11小时调整为8小时”,以及休息日工
资由从优改为核实计算。可以说,此次的《劳基法》再修正,是意在放宽全体企业对受雇
者排班的限制,让资方得以基于营运的考量增加劳动者的工时,同时减低包括休息时间、
薪资等给予劳动者的必要补偿。
更令人惊异的是,此种拉长工时的弹性,新修草案规定,只需“雇主经工会同意,如事业
单位无工会者经劳资会议同意”即可。由于台湾劳动阶级的的组织力量薄弱,全台雇佣劳
动者的企业、产业工会参与率更只有7% [1],缺乏能与资方对等协商的力量,在总数140
万家的企业中,更仅有4.96%的企业有开过“劳资会议”[2],可以想见,如果此次的修法
通过,将恶化台湾的劳动条件,从而为资方役使员工大开方便之门。
民进党阶级立场的宣示
民进党政府如此急切于将《劳基法》亲资化,自然引发受薪大众的譁然与强烈反弹,除了
劳团的抗争,时代力量、国民党等在野政党在感受到大众这股怒火后,也纷纷以冗长发言
干扰、抵制修法的进行。在11月23日的初审受挫后,民进党不得不透过传媒对争议进行说
明,其中,以行政院副秘书长何佩珊24日接受《风传媒》的专访对于此次修法的解析 [3]
,最值得吾人的注意与讨论。
在该篇专访中,何佩珊清楚的为我们说明民进党的政党基础在中小企业主,这次的修法是
为了中小企业习以为常枉顾基本劳权、“随时弹性、随时上工”的资本积累模式服务,算
是首次打破过往强调的“照顾全民”、“全民托付”的虚假宣称,赤裸的揭示自身的阶级
属性。这篇声明除了可让还对民进党有所期待的受薪大众认清现实,更值得台湾一切以左
翼自诩、标榜以基层劳动大众为核心关怀但曾与民进党结盟的政治力量、运动者,好好检
讨一下这样的合作关系。
事实上,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力量,基于共同的目标暂时结盟本就无可厚非,譬如在反对
国家威权、反对大资本垄断的运动上,劳动大众与中、小资本同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
重点不在结盟不结盟、合作不合作,而是劳动大众必须注意自己的阶级政治力量在这个合
作中是否能够掌握主导权,如果没能力掌握主导权,合作就形同被另一个阶级力量裹胁。
当彼此对于未来目标有所分歧时,只能任这个曾经的盟友将运动偏向而无能为力,与其如
此,倒不如先以组织草根、壮大自身为优先要务。如今,民进党已公然而明确的申明自身
代表中、小资本家的阶级利益,并承认不惜为其牺牲劳权,我想台湾的任何左翼势力都不
该再继续装傻做这个政权的马前卒。
为中小企业延命不是压抑劳权的借口
何佩珊在专访中,反复强调“不符劳动权益要求的”中小企业是“支撑台湾高就业率的关
键”、“台湾竞争力的关键”,“一例一休”的立法对他们“冲击非常大”,如果就此放
任冲击,让这些产业被淘汰,会造成失业等严重问题,更会让台湾走向“大资本大财团垄
断的经济模式”。
且不说,为了反资本垄断,不压抑资本反而收夺劳权这个颠倒的逻辑本身有多么荒谬,即
使顺着其似是而非的“必须配合中小企业营运否则将导致大资本统治”的论理,我们也不
能忘记,现在被视为大资本大财团的鸿海科技集团,在过去也曾只是中小企业而已。何况
,台湾长年对劳权的压抑,根本没能避免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寡占逐步增高,也没有让台湾
继续维持着她所宣称的“中小企业是产业主力”[4]。
与其保护中小企业不如由“生产者自治”
老实说,如果真心以社会基层为念,就不会以无法应付基本劳动条件的企业之存续为优先
考量,更不可能做出资方要五毛自己加码到一块的行为 [5]。而资本的集中,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限制性政策的介入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如果要彻底根治资本垄断的问题,思考的解方就不应只是在保护产业和淘汰产业打转,自
限于资本家的逻辑,也不是在基本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可以解决的,而是要让经济模式
彻底跳脱当前习以为常由资本家决定的框架,尝试促进社会各事业体由他们自己的劳动者
集体民主管理。
所谓由劳动者集体民主管理,就是由各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全体,透过民主决策自主决定生
产和分配的方方面面,这包含生产什么东西、使用哪种技术、生产地点的设置、要不要与
其他单位结合、成果分配的比例等等,甚至为了确保成员的平等性,应规定不同的分工岗
位要定期轮换,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充分参与到管理和实际的生产里。
或许,这样的主张有人会认为过于梦幻,然而这并非乌托邦,相似的实践,其实在他国民
间早有劳动者自发的进行,最受注目的莫过于是南美阿根廷的“由工人复苏的企业”(
empresas recuperadas por sus trabajadores,ERT)。
阿根廷在2001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期间,就出现过广泛的工人接管工厂运动,多数被
劳工接管的工厂,并没有从中产生新的老板,而是组成合作社,建立自主集体民主管理决
策的运作模式,而这些合作社之间,甚至经常相互支援,一同分享订单、人才,并与在地
社区密切结合。尽管他们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包围下面临许多挑战,但许多案例都在坚持民
主、平等、互惠的运作中找到自己的存续方式,为我们在资本统治的世界外提供了另一种
的可能[6]。
我认为,台湾的劳动大众在争取基本的劳权保障之余,该认真考虑的是如何去促成这种“
生产者自治”的运动,而非被统治阶级牵着鼻子走,过度陷入该不该保护中、小资本运的
争辩。
另一方面,我们更该好好追索,如何透过运动去争取一个能为这类非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推
波助澜的政权。当然,在这之前,以劳动大众解放为志业的左翼有机知识份子,最该做好
的,还是属于我们社会的各阶级分析,让大众在行动之前,确确实实去认清:谁是劳动者
之友?谁是劳动者之敌?
注释
[1]见〈华航罢工满周年 劳工参加工会比率仅7%〉
[2]见〈劳资会议是什么?劳工真的能坐下来跟老板好好谈?〉
[3]见〈独家专访何佩珊:中小企业是民进党政治基础 修劳基法是党内是否该调往中间
的路线问题〉
[4]关于台湾资本集中化与早已不是以中小企业为产业主力的现象,《天下杂志》的专
访〈台湾经济大衰败,这20年发生什么事?中研院报告揭密〉有所提及 ,另根据台湾期
货交易所的数据,2008年台股前10大企业的市值占台股36.567%,前三大则占台股18.549%
,到了今年,台股前10大已占41.8577%,前三大更是占了27.8933%。见〈台股加权指数产
业比重及权值股资料〉。
[5]这次政院所提版本,修正幅度超出原先资方的提案,行政院长赖清德在听取工商团
体意见后,更加码松绑“7休1”与“轮班间隔”的规定,被外界形容为“要五毛,给一块
”。
[6]阿根廷的工人民主管理案例,可参见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万毓泽的演讲,
〈阿根廷接管工厂运动的历史与前景〉
责任编辑:彭振宣
核稿编辑: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