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qollie 我们决定将公司结束(一)

楼主: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7-09-22 22:49:29
【转录来源】
qollie's blog 2017/09/22
【文章标题】
我们决定将公司结束(一):谈劳方资方
【完整内文】
这是第一篇,只会讲两件事情:
一、为什么决定把公司收掉
二、夹在劳资双方的真实情形
不过在开始之前有些东西牵扯到钱,所以要先讲清楚, 就是之前支持专案的后续处理,
以及平台后续的走向,如果你有看到脸书那篇公告, 应该就可以直接跳过前言到
第一段。
前言
先讲平台后续的走向,平台会继续活着,以 side project 的方式进行。 同时还有
几个开发的工作正在进行, 不过接下来我要先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以及还债。
而支持专案的金额, 需要退款或是取消定期定额的, 请在表单填上你在 qollie 的
使用者暱称就行了。
退款申请时间:2017/9/21 ~ 2017/9/30。
之后的金额将全数用在服务器费用或是未来可能会有的诉讼费用上面。
一周年的心得中有很多都说地语带保留, 现在有很多该讲的实话终于到了可以讲出来的
时候, 总结一下这一年不太平静的旅程。
因为一篇写不完的关系,先把后续会写的文章也列出来, 粗体字的就是这篇会讲到的:
1. 为什么决定把公司收掉
2. 劳资双方的压力
3. 法律上的问题:你留下的每个评论都无法免责
4. 台湾的人力市场以及商业模式
5. 创业环境以及投资人
一、为什么决定把公司收掉
公司会结束主要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 在开始前没想好商业化的策略,又没有经验
和资源去应变很多事情, 而如果是为了产品烦恼倒也罢, 最后几乎都是在处理
劳资双方来的压力,以及法律问题。
当然,还要承受来自各方令人难以想像的憎恨还有谩骂。
总之,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目前团队没有能力达到我们想做的事情并且还能好好活下去。
换言之就是没办法站着把钱给挣了,与其继续这样伤害自己又不上不下的,不如选择
结束。
好好活下去这件事除了包含经济上的需求之外,(就是大家最爱问的商业模式,会
留到之后的篇幅再说,因为这只是原因的其中之一)更多是心理上的压力。
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我们从无时无刻都不停地在想该怎么前进,变成老是在睡前
问自己到底该不该结束这一切, 虽然知道有很多人支持,但一开始到现在,
从早到晚在办公室里面为了公司要怎么撑下去挣扎着的只有我们三个人; 我可以
对着萤幕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 可还是没办法忽略我们已经渐渐对那些曾经想改变的
初衷绝望,对于想改变的人也彻底失望。
从察觉到自己从“理解和同理心”到对人开始产生厌恶感,突然就能理解尼采那句: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从决定结束公司营运到目前为止,
我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定。
二、劳资双方的压力
讲出来一定不难想像,这年头做什么事情是没有压力的?
做这件事情,要承受的压力不全然来自于资方,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劳方,
在长期以制造业思维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很异常的事情被当做了正常,
有个在国外工作的朋友就跟我说:
“在台湾大家好像都对不该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然后习以为常。”
资方
首先,比较直观的是来自“部分”资方的压力, 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好公司存在,
所以我想接下来要讲的这群人, 大家可以不用自己拉椅子对号入座。
撷取一则最近的讯息可以一窥这些人的轮廓:
(手机通讯软件截图两张)
这位 boss 检举的评论中有提到“老板会性骚扰”, 但很多时候言论就是介于这样的
灰色地带, 所谓人身攻击是你觉得有就有, 但是有没有违法并不是由任何一方
说了算的, 我们能审查的就是明显的人身攻击, 比如说:“XXX 是猪”或是
“XXX 鲁蛇”这种言论, 其他的都还是照法律规定来,如果你有什么不满意也很正常,
因为这就是言论自由,保障了你听不进去的言论, 至于是不是要负起责任,
就交给法律专业来说话;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转告发言人他的评论被检举,并且可能
要承担法律的风险, 但是,这些人都是认为违法是由他们喊“你违法”之后就算数,
情绪性的发言对我们当然也会有伤害,这个截图只能说是冰山一角而已。
之所以不喜欢公布是哪些企业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处的位置很敏感,
猎巫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们选择做的是告诉对方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情形再次发生,
心里面总是告诉自己: “我也是资方,我明白当老板要管的事已经多到很烦,还要处理
这些事当然会心情不好,他不是故意的。” 但后来常常怀疑为什么要帮这些人想这么多,
毕竟我们得到的回报就是上面那样,似乎只要有评论在企业上就是我们害的一样。
总之如果你觉得酸民很可怕, 这些人的价值观更是离经叛道的多, 也大概能明白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中小企业, 却一点也不灵活,遑论创新。 以前想过,
也许到时候要跟企业收费, 所以不想去戳破这些事情,但现在可以一个一个来回答了。
诸如:
加班费、休假这些员工基本的权益全部变成是员工太爱计较。
太爱计较的是政府,这是法律规定要给。
这些评论可能会扼杀一些有机会前往国际的新创公司。
奇怪了,都有前进国际的实力,但一被批评就要死掉?
只有鲁蛇才会上网抱怨,真正强者是会动手解决事情的。
这些人现在不就在学鲁蛇上网抱怨而不是去解决这些问题吗?你发表的
就是意见,别人讲的你听不进去就是抱怨。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例子就是这样。
踩在别人身上牟利。
很多中小企业主很喜欢讲这句话,殊不知我们根本没有从评论上面得到钱;
连之前的支持专案,付钱的人几乎都是因为理念而支持,只有少数人真正
留过评论,更何况我们不认识评论的双方当事人。
没有能力被裁掉的人也可以上去留言这样有什么可信度
能力差就裁掉没有话讲,那你就告诉大家他是因为能力差被裁掉的,
根据经验十之八九这些人都会自删。
上述的前提是你讲的是实话,也有讲说对方能力差,但最后被其他员工
联合起来打脸的。
……族繁不及备载(略)
唉,我发现一项一项列可能会多到无法写完, 总结一下几个共同的特色好了:
1. 具有台湾特色的言论自由
2. 对“真实性”有超乎极限的要求
3. 匿名是不敢负责任的行为
4. 我就是法官,我说了算
5. 与网络世界脱节,我才是世界的中心
1. 具有台湾特色的言论自由
其中之一就是只要他们认为是不实的,就必须被删除掉,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
言论自由就是: “你有你发言的权利,但我有让你的意见消失的权利”。 这样你可能
连中国都去不了,人家虽然不能提 64 、小熊维尼, 但是工作上受到不平等还是
可以说的。(例:看准网)
2. 对“真实性”有超乎极限的要求
还有身为平台必须要查证所有事情皆为“事实”才能放在网络上? 用连 google 和
facebook 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们认为最好的情况
就是不要有任何人在网络上发表评论, 讲干话欸,所以现在是要戒严是不是?
老实讲,如果这些公司都用这么高的标准来看待自己以及招聘员工这件事情, 招到的
岂不是都菁英,还会有人要黑你? 大家真有这么在乎人才, 台湾经济他妈还不
一飞冲天、科技还不超英赶美, 核四厂按个按钮直接升空爆炸变成核武器? 福卫五号
直接拍到蔡英文的脸然后自动上传到 instagram 做国民外交?
大多数的评论并不是人身攻击,只是把不好听的实话给讲出来了: 比如说“工作量
分配不均、家族企业升迁机会要靠关系”等等, 全部都会被这些人归类到“不实评论”,
只要不符合你价值观一律都是假的, 拜托不要轻贱了“诚实”的价值好不?
3. 匿名是不敢负责任的行为
别说什么对方匿名没有负责任,法律的责任是不会因为这样消失的, 但判断是不是诽谤、
是不是公然污辱不是随便一个路人喊一喊就是, 有些很明显是的我们会予以删除:
比如说指称自己的主管 王XX 是北七加上胖子, 这种跟工作及公司明显无关又涉及
特定人士的人身攻击我们就会直接删除掉, 并且告知这位留言者,而累犯之后我们也会
予以停权。 但是, 匿名可以让他不用担心因为说实话被奇怪的麻烦给找上, 这一年
看了太多员工跟公司签下的契约完全是在开玩笑, 什么讲了公司薪水要罚两百万,
(一年年薪才不到 40万的职位) 公司相对于个人,资源绝对是相对充足, 总之,
为了避掉这些没有意义的吓唬行为, 也抛开了对发言者的成见。
所以这种公司的评论网站都是匿名的, 包括了 Glassdoor、job planet、看准网。
原因也不是为了规避任何责任,而是没有包袱的说出实情来。 另外,提到损及公司商誉
这件事情, 商誉本来就是要公司自行维护,而不是靠其他平台来帮你搞定的, 我们
提供别人来评论你公司,同时也开放了管道让公司去说明任何事情。
4. 我就是法官,我说了算
前面提到法律的责任,除了一些我们能明显判断的部分(直接提到人名、脏话攻击等),
很多踩在中间的部分,并不是由其中任何一方说的算,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转告评论的人
有人检举, 接着就是看公司方要不要选择走法律途径来解决; 很多人似乎是觉得只要
报警以后,就等于判定有诽谤、公然污辱, 我们不会宽贷任何违法的人,可是违法不是
随便你喊一喊就算的了事, 我们选择相信专业的判断:检察官以及法官。 细节可以
等到后面法律部分再说,但太多,真的太多公司都是说: “你们如果不删文连你们一起
告”或是不知道看了啥电影又不读书说要“保留法律追诉权”, 最多的就是直接宣告:
“你们已经违反了 XXX 法”。 用这种语带威胁或是命令我们的方式想让评论消失不见,
这种“我,就是法律”的情况其实蛮令人无奈的。
5. 与网络世界脱节,我才是世界的中心
尽管一再提醒过网络上没有东西能真的消失掉, 今天不在天眼通上,也会在 ptt 或是
其他地方出现, 越想隐瞒的东西越会被凸显出来。
详见:史翠珊效应(https://goo.gl/9tfkpG 维基百科之史翠珊效应条目)
只能苦口婆心的告诉他们上去进行沟通, 一堆人会说自己没犯错为什么要上去讲,
从今年初讲到现在, 就是因为没犯错,才更要让观看评论第三者知道你们没有做错事情,
虚假的东西是完全禁不起辩证的,例:
没加班费 => 不实? => 拿出薪资条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选择都不说,那也不代表默认,对于那些很无聊的言论,是真的可以直接
忽略没有关系。(像是有人说我们靠天眼通赚大钱这种干话) 可是强制要求删除所有
提到你的东西,就是在影响别人使用网络的权利加上 EQ 低了。
比起能应对每一个对方提出的质疑, 那种一直骂别人惯老板却说不出东西来的,
在别人看起来就是很明显的恶意抹黑, 而这样子的回复也就在这一刻转成一个扭转形象的
操作, 无奈部分人总是怕麻烦,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再来是发表好评,就会被骂说洗好评论? 现在是要填优点和缺点的, 这些被骂说是
洗评论的通常都在缺点写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 如果你大学有学过 SWOT 分析的话,
就像是把每个缺点都讲得很像是优点一样荒谬, 这种东西写出来被笑怪谁?
建议这些人如果没办法学习、没办法包容任何不同意的言论, 最好能够找一些真的熟悉
网络世界的人来, 或是赶快退休,不要再扯自己心爱企业的后腿。 不要让资讯流通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越多人掌握资讯之后, 没实力、靠年资的人在企业中就会越来越危险,
可以参考这篇“庸才式管理”。(庸才式管理 https://goo.gl/7y8FBv 作者:zonble,
Sep 10 刊载于 Medium.com)
以上五点,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就是我们每天起床要重复一直听的言论。
从一开始的愤怒不解,到后来也能体会到这些企业的难处, 劳基法最容易被罚的就是
出勤纪录,真正该罚的却罚不到。
可是至始至终,除了乡民自己跑去爆卦之外, 我们没有利用过在平台上的哪则贴文
来故意炒作, (只有一个集气发鸡排的有放在粉专) 只是当我们选择去理解还有
与企业沟通时, 承受的大部分是更激烈的威胁甚至辱骂, 曾经以为对方与你的价值观
不同时,仍然是有沟通的可能, 但长期下来,接收到的大部分是对方一定要你同意
他所有行为, 从原本的愤怒,到最后变得很麻木。
也很多人一直说“你们没被抹黑,讲的都轻松啦”, 这完全小看了那些真正讨厌我们的
人,还是讲个最近的例子吧!
前几天看到一篇自称是我们离职员工的人爆料说我们没给加班费、没给薪水, 我能说的
就是我们从头到尾只有三人没有请过任何员工, 完全不知道扯这种谎干嘛; 我想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平台上的人都是在抹黑、乱骂人的原因, 做坏事的人永远都觉得
别人会跟他一样坏。 不过我们并没有要求平台应该删除言论或把这个人给交出来,
蒐集好证据以后,我们也一样交由法院来判断这些是不是有违法, 毕竟检调要调取资料
也是需要法源依据的。
把事实讲出来才是最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一套对于企业的说法而已,而是我们实际的
作为,
如果是要用这种方式让我知道被批评有多么不舒服那可能用错方式了,因为我们不是
挂在嘴上讲而已。
还有很多人老是抱怨“烂员工上去抱怨”怎么办, 解决的方法除了马上宣布戒严不能
提到公司不好的地方之外, 就是花更多心思在人才上,不要招你觉得很烂的人进来工作、
或是好好栽培一个人, 一直讲台湾劳权多高涨,其实大部分的劳工不过想要真的
被当成一个人对待而已。
“我是老板欸,养一堆明明能力不够的员工你就该感谢了好吗?”的这种心态, 既然
都讲得这么差就资遣员工吧!不要这时候又突然有这么有大爱。 “凡存在,必合理”,
之所以不裁掉不就是因为留着比较符合成本考量吗?
很多老板也一直讲身为资方在处理人才问题时很痛苦,市场哪有偏向资方?
在人才的市场里面这里,资方才是消费者,市场要应对消费者的偏好, 而大部分的公司
偏好薪资不公开、资讯不流通,所以才会老是来一些很瞎又搞不清楚状况的人,
在对方完全不了解你们的时候就加入公司,最后会搞得双方都不开心不是很正常吗?
工时长不代表没有人想去、家族企业也不代表没人想去,都是适合不适合而已,
在事前先知道这些事情绝对是好的。
当然,这些服务的提供者也同样有些问题, 有去跟一些业者聊过,大部分都是价值观上的
冲突,因为资讯透明或是让公司找到更适合的人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没有多重要。
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应该也能多少表示他们的态度:“景气不好的时候,我们都很
开心,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很容易找到人。”
把这件事情当作 KPI, 能成就的就是单纯找到可以做事的人而已,怎么可能找得到什么
人才, 更别说这种“开心”是建立在多少人、多少公司无法做选择的痛苦上。
劳方
还是很感谢有很多一样是在职场工作的人愿意支持我们, 不过台湾劳动环境会有问题,
绝对是双方都出了点事情。
最让人失望的可能是对于我们立场的质疑, 只要文章不见或怎样,就会怀疑是不是公司
黑手介入还怎样, 甚至是我们收了钱删文章,成为“资方打手”。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切就是按照规矩来, 按照发言的规则、法律规定走,
虽然常常有人会跟我说:“台湾这个圈子很小”之类的话来威胁人, 但我的思路是这样,
通常会讲这种话的都是以利益为第一考量, 没有利益的时候,套什么交情都是假的,
当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过去无关痛痒的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 所以也没有必要为了加入
这种无聊的小圈圈做出违心之举。
再来是我过往在的地方都是单纯的宅宅工程师世界, 根本没有交情还有黑手伸入的
可能性在。
所以当每次有谁因为浏览器的问题、系统异常, 找不到要找的资料时,不是想着要回报
错误而是开始怀疑我们时, 那才是真正让人无力的。
比起资方可预料到的行为, 劳方会出现这种声音才是真正令人无法理解。 突然间
不知道为什么要捍卫这种人的言论自由,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因为这种人承受各种谩骂,
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因为这种人去法庭。
虽然最后理性还是战胜, 不管今天他是什么样的身份, 还是得尊重他表达意见的自由。
拜托不要再来问我们会不会公布个资, 如果你他妈讲一堆攻击人的话加上扯谎,
违法被告以至于要负起责任, 那被告也是刚好而已,希望不要再问这种常识问题,
责任从来没有因为匿名而消失, 后续我们也会把所有的检举还有行使法律或是骚扰手段的
公司公布出来, 希望大家在看到这些东西后能在发言时更加谨慎。
小结
第一篇讲劳方和资方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想到刚开始做这件事情时当然是害怕之余
带着点期待:
害怕,是怕自己写出来的软件没有人用; 期待,是期待这样的东西能不能帮助到很多人。
一整年过去以后,期待和害怕的感觉都渐渐淡了, 因为的确有很多人在用,
但我不知道台湾的职场有没有因为这样而更好。
一堆人一直喜欢干说:“你们不要举著正义的大旗blahblah”, 老实说我们从来没有
觉得自己代表正义的一方,只是贯彻信念然后执行而已。
既然要提到正义,那就来说一下著名的列车难题吧!(列车难题示意图一张)
要让一个人被列车辗过,还是一群人被列车辗过一样。
是要牺牲劳方,还是要牺牲资方呢?他们在这个环境下都一样觉得受委屈、痛苦。
两个选择其实都没有对错,但他们面对的其实是同一个难题。
这个关于正义的思辨问题,我从一部我很喜欢的漫画里面得到了一些灵感。
这部漫画叫做“一拳超人”,主角是一个超普通找不到工作的上班族,但是他为了
当英雄开始专敬每天锻炼,最后不小心练的太强、头也秃了,可以一拳打爆所有的坏人;
在漫画里面他就是最强的存在,打什么都只需要一拳。
看似很白痴的剧情有一种很傻的浪漫,好像只要有人肯去拼命试试看就能挥出那一拳,
让列车停下来、把问题解决掉。
今天公司结束了,但还是很想努力去相信每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都不应该害怕去改变
看看,说不定有机会能够一拳超人。
(一拳超人动画版正义执行截图一张)
【转录连结】
https://blog.qollie.com/end-of-journey-1/
【转录心得】
本篇文章为推出求职天眼通这个平台的qollie在公司解散之后,由相关人员发布的
感想跟总结,从文章开头可以看到他想谈的有五大部分,本篇文章是第一篇,主要谈的
是为什么决定把公司收掉跟劳资双方的压力,感谢qollie相关人员的付出,也提供给
对qollie结束营运心路历程与台湾劳资双方心态有兴趣的版友参考。
作者: dreamnook (亚龙)   2017-09-23 10:44:00
(′・ω・`)
作者: song7775 (凛透)   2017-09-23 12:36: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