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一贯道道亲支持婚姻平权网络连署

楼主: slamwater (slamwater)   2016-12-01 18:31:02
http://0rz.tw/Thaf1
一贯道道场内不同的声音─道亲支持婚姻平权连署文─愿我们能成为一个让少数人也能幸
福的国家
【我们坚决反对由一贯道总会片面代表所有一贯道道亲发表反对婚姻平权修正草案的立场

  近日来,台湾社会对于是否修正民法972条文字,让法律上关于“婚姻”与其后相牵
连的法律关系,在概念上一直无法适用并受保障的“具有缔结同性婚姻需求”之国民,亦
能平等享有法律上认可的婚姻关系的权利(以下简称“婚姻平权议题”),迭起争论。一
贯道道场众道亲们关心与参与社会议题之讨论与建言,自然亦是当仁不让。然,民主时代
,社会凝聚共识的过程实属艰辛,我们尊重道亲以任何方式参与沟通讨论而不要有伤害他
人的言论,以养自身智慧涵养,不宜因资讯错误而曲解圣人教化。然,一贯道总会代表前
贤们于中华民国105年11 月30日全国宗教大联盟举行记者会时所发表的新闻稿,却明确的
以尚需辩证与对话的立论基础、甚至完全悖于事实的错误资讯,公开发表反对婚姻平权议
题之立场。小后学们为此深感遗憾。以下,谨就“道场经典与圣人教化”、和“各界立法
刍议简评”两部分,阐明我们不同的看法与意见,以表达一贯道道场中尚有不同于一贯道
总会官方新闻稿的声音,建请 道中长辈与前贤务必再三深思。
一、道场经典与圣人教化
  儒家圣人从大学之道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在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议题
,正是必须正确与真诚面对自己生命中所面对的生命课题,理解其脉络与成因,进而懂得
自己在天地人之间找出合于自然的自处之道(天人合一)。至于有关何谓“自然”,我们
留待本段落后面详述。
  佛家圣人讲述,唯有识透真假明白实相,才能达到找回真实的佛心自性,最终达到开
悟了脱的境界,这当中或许需要透过适当的持戒,然而关于何谓“戒律”,六祖坛经里在
顿渐品第八谈到戒定慧的概念时已述及真义,我们亦容后详述。
  上述提及儒释理论内有关性理心法的核心:自然/佛性,道家圣人亦有相同的阐述,
甚至与儒释两家心法相得益彰互相辉映,例如道德经混成章第二十五有云:“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下即就上述标示粗黑体底线的关键字来做延伸讨论:此些观念乃涉及道场此次在婚
姻平权争议中,最容易被以讹传讹与误解的观念。窃以为,此些观念已非仅攸关婚姻平权
议题的核心论证,亦牵扯到一贯道强调“返本归真”的终极修行目标的体现-换句话说,
实是一个探求生命真正本质与修行真正目的的议题。
1.何谓“自然”,何谓“阴阳”,何谓“乾坤”:
  常可闻道场前贤抨击同性婚的论调,针对支持婚姻平权议题者提出“个人性倾向为天
生,故,非异性恋者实属无法选择”的这个说法时,竟然以天人合一之论为由反驳云:“
即便非属异性恋者的LGBT们因为天生而无法决定自己的性倾向,他/她们仍旧是自然界的
变异-也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存在(being)”。然后相关的举证方式,不外乎是又是拿
出道统里字面上强调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等论述予以说明。
  真正的道,不是阴阳,阴阳即是分别心。从最基本的三宝即可理解:人要学的不是阴
阳分别,而是道,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才产生分别心,如果落入分别,何来超气入
理、何来天人合一?
  上帝在圣经里许诺“不会在人类的生命中加入人类无法承受的试炼”,那么,“自然
界也不会自然产出自然界自己无法负荷承受的生命现象”。凡是会出现在自然里的,必属
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非属多数,也不宜称其为“变异”而总欲除之而后快。吾等既非造物
主,不宜僭称造物主的意旨,私自定义何谓自然/何谓反自然;吾等亦非大智慧大觉者,
总看不透海纳百川涓流的澎湃、山承奇石异兽的磅礡。谨以易经里谈乾卦和坤卦的大象传
内文小结本段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何谓“佛性/自性”与“戒律”-兼谈“自律”与“他律”:
  亦尝有论者认为,道场应该反对婚姻平权议题,是因为要达到透析本心佛性的开悟境
界,必须恪遵“持戒”的原则; 甚至援引 师尊于民国初年订立的“‘暂定’佛规”所揭
示的原则来说明道场的戒律观。然,吾辈小后学们窃以为,这是对戒律本质上的误解。
  事实上,宗教或是任何关涉身心灵修养的理论之原意,重点绝非放在“选边站队:支
持还是反对LGBT”,而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外显状态、什么样的潜在类型的人,你
都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宇宙自然同在同频,而且终究会朝这个目标前进”。奇妙的是
,若是强调这个修行核心的重点,断不可能导出反对婚姻平权议题的结论。原因在于,对
于如何达到上述修行终极境界(开悟)的方法,宗教界往往延伸了戒律的范围与定义,认
为遵守特定的戒律对于达到修行的终极境界才有助益,反之则是毁灭。
  六祖坛经顿渐品第八,六祖老人家谈戒定慧的内涵时如是开示:“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任何的戒律,
其实本质上都是不同个体在内心层面自律面的展现而已,意思是,任何个体在不同时期都
可能有不同的课题要面对,透过学习真理的过程发展出适合那个当下的自律功课(简言之
:戒律应该是“个体化的阶段性”认知,人人不同且时时变动,是一个流动性的概念)。
更别提到了某个阶段之后,身心皆能合道-虽名自律已非自律是名自律(金刚经的逻辑)
,一切自然而然照着天地人的循环节奏去走。何况自律的本意,不是压抑,而是真实面对
-包括肉身之人如我辈必有情欲的内在课题-而后能拥抱自己的各种面向,完整的爱自己
、终能摸索出“这样的我”如何拥有人我间的和谐之道。
3.补论何谓“戒律”-兼谈“神道设教”立论内的“教化/道德观”意涵:
  吾辈小后学亦闻有道中前贤,虽片面同意修道本质非在落入阴阳、亦应走向自律,
但却主张“神道设教”-道场必须从教化与树立道德标竿的角度,来表态反对同性婚的立
场,实乃迫不得已的必要之恶,故道场本意非谓引导道亲专注于旁枝末节而忘记修道修心
的本源是也。
  然,何谓教化?何谓道德?足堪玩味。
  道德经开宗明义云:“道可道,非常道”。复以金刚经的正反合的中观逻辑来解释亦
同:“ 虽名xx,即非xx, 是名xx ”。是故,考究各教原典内简洁而未默认立场的文字原
义,显得更为重要。
  复考 师尊于民国初年订立的“‘暂定’佛规”,既名‘暂定’,实是在道脉可大可
久的祝愿期许之中,放入了“真理越辩越明,合道之事亘古不变,会变的是处理议题的方
式和手法”的智慧与考量。
  容我借用焦安溥小姐(张悬)在民国105年11月28日的修法公听会现场的论述,正足
以完整表达道德与教化与时俱进的实情,甚为令人动容:“…(前恕略)因为在我所学习
的教育里面,不管是老庄教我的东西,还是孔子教我的东西,还是我们所谓的历代先贤,
在巩固所有传统价值的圣贤,其实都还是在讲同样一件事情,就是你永远要拿道德修缮自
己看待世界的观点,说不定眼前你觉得最难受的事情,将来会变成我们这一代人,因为敢
于度过、而且敢于正视、敢于讨论以后、我们敢于接受,一个自己不见得最喜欢、最舒服
,但它却是真正能够反映生而为人、生存必须被相互重视的条件的这个过程,因为我完成
了这个过程,所以说不定我们会为一个看似所谓混乱的年代为荣,因为我们经得起这样的
混乱。(焦安溥小姐(张悬),[email protected]/*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16-12-01 18:46:00
一直很想知道一贯道这个奇葩的大杂烩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作者: sincere77 (台湾会更好)   2016-12-01 22:05:00
一贯道没有反同的教义吧,我看是那些高层在那边乱搞
作者: didolydia (杂学之女)   2016-12-01 23:09:00
看来跟长老教会情况相同,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同婚...牧函只能对内部有用
作者: butten986 (白色的恶魔)   2016-12-03 11:15:00
從網路上開始跟反同做分庭抗禮
继续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