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我看主席台前的余宛如─下篇

楼主: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11-13 18:30:16
【转录来源】
真暴民的时事笔记 脸书
【文章标题】
我看主席台前的余宛如─下篇
【完整内文】
我看主席台前的余宛如─下篇
真暴民的时事笔记·2016年10月10日
上篇网志版:https://goo.gl/2qouyW
市场路线为什么对?
公平贸易这个概念,事到如今已经勾连上太多政治正确的高大上词汇。但在
刚开始,其实就是个素朴的正义感:有些人的劳动环境差到我无法理解的地
步,我可以怎么样帮助他呢?到这里为止,是公平贸易的市场路线,和我在
上篇狂干的法规路线,相同的起点。但接下来的路线,就是差之千里。
回到公平贸易的本质来看,就是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帮助不了更多人,于
是我要连结更多人来帮助更多更多人。怎么样串连呢?光是单向的捐赠好像
难以永续,于是我开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用我们认为合理的代价,向那
些生产者购买商品。每一笔消费,都是在确保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工作者有
得到合理的对待。
在这个基础上,公平贸易不断叠加了新的价值上去:支持者不再只是身边的
朋友,于是得要建立种种验证机制来取信于消费者;生产者在技术上难以突
破,于是加强生产技术上的训练协助;觉得妇女就业环境有困难,于是就把
性别议程纳进来;发现环境污染也是个重要的问题,于是要求绿化生产流程
;怕掌握生产器具的少数人欺负其他人,于是发展生产线上的民主决策;社
区里有些教育、工程问题需要解决,于是提拨社区发展基金。
这层层叠叠的价值,往往比当地法规走得更远、更进步,但不变的是:每一
分的进步,都是站在“有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出来的。这
才是市场路线可行的理由。不是禁止人们活得不体面,而是一步步帮助人们
能够活得体面。到最后,生产者的技术进步、品质提升、生活条件改善,消
费者也买得安心。这就叫培力。
市场路线的确不完美,但那是因为世界本来如此
因为市场路线没有扩大非法范围,所以能免除掉法规路线的种种副作用,比
方说不会有导致行政滥权的疑虑(总不能把当地政府的腐败,都算在公平贸
易头上吧),也没有边缘性失业的问题。但有些人不明就里,会认为公平贸
易虽然改善了部分生产者的劳动条件,但却排挤了其他生产者,而那些被排
挤的,往往是更弱势的生产者。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被遗落,本身就是公
平贸易这个概念的罪状。
他们没有想清楚的是,公平贸易的本质,是在商品的品质上头,叠加种种劳
动条件、环境友善、社区团结的元素,好让在意这些事情的消费者,能够在
市场当中选购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公平贸易并没有禁止任何人,用低于公
平贸易标准的劳动条件,来和其他人进行生产、交易。而只是务实地面对自
己的限制: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进行有伦理的消费,才有多少生产者可以被纳
入公平贸易的系统当中。
有人被遗落,单纯反映出世界的现实:许多人不在意这些事情,只想要商品
来满足自己需求。而每个人的条件、需求、优先考量不同,这本来就无可厚
非。公平贸易的存在,只是让伦理消费有实现的可能,不保证这世界就此焕
然一新,更不保证所有苦难就此终结。到头来,还是得要一步步解决问题,
更多人行有余力之后,伦理消费的力道才会带来更大的改变。
会用这种思考方式来对市场中的解决方案求全责备,背后其实是一种理解世
界、思考进步的方式,那就是理性建构论。也就是相信人类的理性,是可以
推演出一套完美的社会运作模式,来让所有事物各就其位,一劳永逸解决所
有问题。但现实世界里,新的解决方案总是连带着新的问题:公平贸易让跨
国交易更能课责,征信的问题就接着浮上台面。哪可能有什么静态的、一劳
永逸的解决方案呢?
这种认知方式,同时也反映在对于法规路线的崇拜中:相信这世界的进步,
是靠着更完美的规定和计画来实现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宣告破
产但至今阴魂不散的社会主义妄想。但法规路线的种种适得其反,上篇已经
带过,不赘述。与理性建构论相对的,是保守推进论:也就是认为我们不可
能也不该想要打造一个乌托邦,真正的进步是在解决眼前问题的时候,一点
一滴累积出来的。而市场路线,本身正是保守推进论的具体落实。
市场经济的本质
在这里我们要荡开一笔,谈谈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对立面又是什么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利益和交易,来调动尽可能多数人的知识和技能,
配置有限资源,满足各种需求;它的对立面则是从部落神权到君主权力,一
脉相传的靠权威(许多时候,其实就是暴力)和理性,来决策资源分配的政
治权力模式。这样讲有点抽象,打个比方。
假设这里有一块地,要拿来盖佛寺还是教堂?这就是个资源配置的决策问题
。在君主时代,决定这件事的,是君主和他身边的大臣。佛教团体和基督教
团体要竞争这块地的使用权,就得向这群人布道、示好,甚至暗地里攻讦对
手。但从市场角度出发,它们就得比谁拿得出更多的钱,而钱来自信众的认
可,于是它们的竞争就转向争取信众。
这样一来,首先教团讨好的对象,从握有权力的少数人,转向各有偏好的广
大民众,确保了利益向大众而非少数菁英流动。每个人信什么教、捐多少钱
,这些零星的决策堆叠起来,才形成“谁能使用这块地”的最终结果。过程
当中,多数人的知识和判断,加入了最终决策,而不是只有君主和少数大臣
的判断才算数。
看清楚这个图像,就会明白市场机制追逐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充满铜臭,
背后其实是人们的需求。而市场正是透过交易,来分散决策,将各种人不同
的偏好和需求,反映成有利可图的新兴市场,从而完成资源调动的决策。
市场和权力,各自的限制是什么?
因为靠的是利益和交易,市场路线总是倾向保守推进,把资源导向最有利可
图,也就是需求最殷切的地方。问题解决得差不多,无利可图的时候,才会
再往下一个地方迈进。这几十年来从Intel、微软到google,电脑产业龙头推
陈出新,正是这个模式的完美演绎。看起来总是缓不济急,这是市场本身的
限制。
但是人们不耐心一步步解决问题,而要诉诸政治力一步到位的时候,这种逐
步推进的机制,往往就会被打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的2到3岁托育班,
在儿保团体的簇拥之下,用法规订定了师生比、楼地板面积等等严苛的经营
规范。但是市场上的真实需求,总是先求有、再求好的,不是每对父母都花
得起钱购买这么好的托育条件。于是潜在投资者怕做不起来不敢进场、家长
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分工无法进一步发展,社会运作的效率当然也就难以提
升。
人们面对这种需求明明存在,市场却不去满足的状况,往往草率地认为是市
场失灵。但如果不是人们诉诸政治力强制,既求有、又求好,消费者选择和
资讯流通,本来就会迫使市场发展出多样规格、不同价位的托育服务,来满
足人们不同的需求。用法规来划出理想、进步的界线,初衷是希望所有人都
能享有够好的服务,结果却让低价位的业者退出市场,弱势的家长反而连托
育服务都一位难求。欲速则不达,这是权力本身的限制。
市场和权力最好的合作模式
了解它们各自的限制,我们就更容易看清楚,该用什么态度面对市场路线和
法规路线?我们心中理性建构的冲动,和保守推进的智慧,又各自在当中扮
演什么样的角色。而答案和大多数人的认知,是完全相反的。
说起政治,总是充满了改革世界的理想性格。但如同上篇所言,用“自己心
中的理想”来订定法规,那是要出事的。面对权力,我们最好的期待就是要
它保守一点,亦步亦趋地跟在人民的后面走。把法规的界线画在“大家几乎
都做得到”的地方,并且专注在法规的落实上头,成为社会进步的止漏阀;
而不是画在“许多人做不到”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做到,硬是要用法规禁
令来把不尽理想的现象给扫到台面下,结果倒楣到最弱势的人。
可是我们心中对世界有种种不满、眼中看到了各种苦难,这股想要打造一个
更好世界的理性冲动,又该安放到哪里呢?它最好的出路,不是政治或者国
家机器。因为一旦打着公共利益的名号,把调动资源的权力交到少数人手上
,各种蚊子馆、浮滥工程、烟火型活动肯定就层出不穷。反正羊毛出在羊身
上,好官我自为之,人性是禁不起考验的。
理性建构的冲动,反而应该摆放在市场机制当中,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
。不只是公平贸易、伦理消费,还有种种改善既有系统的数位化革新,只有
在天性保守,以需求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当中,才能看得清楚这是不是消费者
想要的,有没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因为创业者靠的是消费者的支持、押的是
自己的身家,各种资源的浪费和误掷,都会时刻受到有限资源的拉扯,而必
须要迅速修正。这比官僚科层的层层问责、互踢皮球、敷衍搪塞,要来得有
效率得多。
回到一开头,为什么在追求劳动条件的进步上,市场路线是对的,法规路线
是错的?法规路线是错的,是因为法规禁令被用错了方法。它不该被当成划
定理想状况的工具,那是罔顾现实的傲慢,只会欲速不达。推动公平贸易的
市场路线是对的,因为它确保了有人为理想的状况买单,能让改变一点一滴
发生。看清楚这一层,就不会执著在透过政治力来推动改变,而可以看到生
活中的每一次选择,是怎么样形塑了我们所处的世界。
反过来说,只要摆对位置、用对态度,法规也不是毫无存在的意义。只要用
保守推进的智慧约束政治权力,避免政治力治丝益棼,法规还是能扮演确保
社会进步的止漏阀。另一方面,理性建构的冲动应该远离政治权力的诱惑,
进入市场机制接受考验,改善既有系统的不完美。这,才是市场和权力最好
的合作模式。
【转录连结】
https://goo.gl/23Zqep
【转录心得】
这是下篇。用公平贸易为例子,说明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改善劳动条件。
其实这里的概念,和前一阵子流行过,也被误解过的社会企业有些类似。
社会企业不是慈善事业,不应该靠捐款过活,而是该自给自足,才能长久经营。
公平贸易也是,要有合理的利润,尽可能的绕过大盘商等企业,直接把利润给予
生产者去改善生产者的生活。
公平贸易因为量相对少,分摊在运费、包装等必须成本上的比重多,价格有时相
对较高。但公平贸易用较高价仍能在市场上生存,靠的就是“公平贸易”的牌子,
使消费者愿意买单。
靠市场的力量配合法规,才是改善劳权的好方法。
降低创业者进入市场的门槛,增加劳动者的价值,使劳动市场偏向劳方,才能改
善劳权。
(PS.陈莹在一读会时不理“异议”强行通过的手段,我也反对。即使只是一读,
也该照规则走)
作者: sincere77 (台湾会更好)   2016-11-14 00:41:00
陈莹是用一分钟在委员会审查完劳基法修正案,不是一读不要搞混了法案一二三读都是在院会,一读完会送进个别委员会审查更好笑的是资进党从选前就说要“落实委员会中心主义”真不知现在哪来这么大的耻力还敢提这件事这个人说要改善劳动条件不能用修法的手段,这点先保留但难道我们要因为法律不一定能给劳工保障所以就把假日通通送给资方去了??这逻辑我无法接受
作者: hamasakiayu (ayumi)   2016-11-14 10:12:00
其实我对于一例一休的感觉反而是会不会法律条件订得太高?XDDDDDD
作者: sincere77 (台湾会更好)   2016-11-14 12:54:00
假日都在法律中消失了要怎么监督啦难道工会要向资方说“虽然法律上的假日少了七天,但我们还是坚持要多放七天”这在讲笑话??法律订出的保障与监督资方落实缺一不可,但如果法律中的国定假日直接少了七天是要落实个鬼啊重点是你怎么会觉得台湾的法定劳动条件太高?全世界前三名的工时和倒退15年的工资,请不要睁眼说瞎话
作者: Miule (Miule)   2016-11-15 00:01:00
看过22k和鸟笼公投的恶例,我可以肯定先求有再求好在台湾有问题的半成品就会被定型成常态我不认为过渡能拿来当借口,在有明显可恶用的“弹性”下
作者: sincere77 (台湾会更好)   2016-11-15 18:10:00
说个笑话:市场机制能让劳动条件改善为什么你觉得一例一休可以渐进减低工时?这法案不仅没有降低每周的正常工时反而减少了每年的国定假日天数,这最好能叫降低工时的法案啦你前面说的没错,没什么周休二日公司会因为一例一休而回到周休一日,但你忘了有公司(而且不少)会因为砍七天假而没有多给员工七天特休,这问题就很大了如果市场机制就能解决过劳的问题,那台湾的工时就不会现在还是全世界前三多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