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东方人已经这么努力,为什么赢不了西方人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9-22 10:19:33
※ 引述《zzahoward (Cheshire Cat)》之铭言:
: ※ 引述《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之铭言:
: :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看板: Gossiping
: : 标题: Re: [问卦] 东方人已经这么努力,为什么赢不了西方人
: : 时间: Sun Mar 13 01:35:20 2016
: : 我实际举个差异好了
: : 思维方式粗略分成三种:
: : 1.自然科学
: : 把问题简化成一个又一个的原子,以及几个不同的因素,使用繁复而精确的工具处理
: : 2.社会科学
: : 把社会文化视为一个整体,从结构面的不同向度切入和分析问题
: : 3.人文学科
: : 探讨更深层复杂的问题,深入文化核心,抓住文化脉络
: 基本上未来这三个领域未来界限会越来越浅
: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接受,可是现在社会科学因为数学计算方式的进化,配上电脑计算
: 能力的提升,以前因为太多变因无法建立的模型现在已经都越来越完整,也有越来越高的
: 可信度
: 而同时智慧型手机和资讯传输的提升也都让人们的偏好、行为模式无所遁形的输入大数据
: 水库中,等到未来真的有足够运算能力的逻辑语言出现,将会有更多应用
最近和朋友讨论到这个刚好又有些新的想法
这三者的分别会有交叉运用
但不会说毫无分别
就好比自杀为例
心理学看到的自杀是什么?
个人的心理卫生问题,环境造成的个人问题
要如何治疗心理疾病
社会学的涂尔干看到的自杀又是什么?
自杀被视为整个社会的问题,
单一个人的自杀不太被讨论,
讨论的是整体社会的自杀变动,来谈论社会失序的问题
假如是社会学的韦伯谈论的自杀又是什么?
自杀者为何如此做,当事者如此做的原因和背景
这三者同时都可以使用数学当作工具和数据资料来源
但这三者的角度切入完全不同
: : 4.儒家的思维方式
: : 把问题简化原子,再把这原子归类为个人因素,再把个人因素用道德处理
: : 而背后则是道统的框架
: : 实例:
: : 就好比填鸭式教育
: : 1.自然科学:
: : 从逻辑推理,教育学,心理学,科学精神等等...切入填鸭式教育
: : 发现填鸭式教育是最没效率效能的教育方式,因此会认为应该废除
: : 2.社会科学:
: : 填鸭式的教育只适合训练中低阶的技术人才,
: : 但是台湾的代工业出走得差不多了,
: : 那么这种教育训练根本不符合社会所需
: : 因此填鸭式教育需要改革
: 那是你自己看到的,其实台湾教育出来的这些自然科学学生非常有竞争力,他们当然可能
: 不如Elon Musk或是Mark Zuckerberg这种天才(可是你要想想这种天才几千万几亿人才出现
: 一个,还没有被大环境毁掉),可是他们的水平也是足够登上国际舞台的,看看最近很红的
: AlphaGo Aja。至于仍在业界一些TSMC/MTK还有以前的HTC人才也都是会被挖角的,那只是
: 你自己看得不够,所以认为台湾只训练出"中低阶"技术人才,事实上我也想请您定义何谓
: "中低阶"人才,生产线员工? 黑手? 木工? 装潢师傅?
这是1990年代当时之所以要改革填鸭式教育的理由之一
你可以查一下报章媒体的说法
(并不只是要快乐上大学,而是夹杂好几种不同说法,我把它粗略整理放到这里来罢了)
: : 3.人文学科
: : 教育的目的,启蒙的精神,人不应该是工具等等...
: : 填鸭式教育是把人当工具,而且违反启蒙精神
: : 等等等...
: : 因此填鸭式教育需要改革
: 的确需要改革,我个人认为除了语言科系外人文学科真的在大学教育继续去学习数学,去
: 理解统计,没说要去学到多深奥,可是至少要有些基本的实力,历史上不少重要的哲学家
: 也同时在数学界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些跨时代的物理学家等等甚至是先用哲学的方式思考
: 提出疑问再用数学去解决。
: 问题来了,台湾一堆人文学科永远只会提出疑问,可是提不出解决方案,这就叫做嘴砲。
: 为什么只能嘴砲,因为完全没有数学工具运用能力就只能用"感觉",我没说"感觉"一定输
: 给数据,可是没数据的"感觉"很容易就有一堆破绽,在逻辑面前就会不堪一击,最终只能
: 回归诉诸情感,越活越倒退,不如找个皇帝看他心情算了。
根本不是如此
台湾的人文学科师生问题有二
1.不食人间烟火
2.缺乏问题意识,基本上是连问题都不会问
这点我参加多场研讨会,好比台湾哲学百年研讨会,
会后座谈与会的大老根本搞不清楚状况,问题在哪都不清楚
https://www.ptt.cc/bbs/W-Philosophy/M.1474308313.A.1CD.html
这一篇提到的
根本就不是什么诉求情感的问题
就算是情感
知识体系最后还是要为人所用
但当代知识体系发展到最后反而对人类的最基本的感觉知觉和情绪造成压迫
人类要否定自己的感知而去符合那堆所谓的专业理论
这不就是另外一种异化的问题?
难道切身相关的感觉知觉比不上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
或者说一开始的那些专业知识都是由个人经验和情感出发,
系统化之后提高层次和论述,
若是如此,假如压迫到人类最基本的感觉知觉,这种论述不会有问题吗?
: : 4.儒家思维
: : 推动教改的是谁? 主导者的个人道德伦理有没有瑕疵?
: : 教改的内容有没有符合道统? 有没有符合发扬中国文化精神?
: : 若是都没有则会针对教改主事者进行个人道德批评
: : 也先不说台湾教改的方向对不对,执行得好不好,是不是成功的问题
: : 就单论这四项来看,儒家的思维方式根本无法确实的理解台湾社会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 : 而且很不巧台湾统治阶层大都是这种观点
: : 人民也没受过什么社会科学的训练
: : 对于事物只能用很浅层的方式看待而已
: 你这句话倒是说得很对
: 我没有说台湾教育没有问题,问题是全部怪到儒家也有点奇怪
: 就跟当初的破四旧有点像,无法进步都是旧时代的遗毒,最好是全部打掉
: 我倒是觉得是台湾人性格的问题
: 碰到问题的状况是这样
: 1. 先去问问看或找找看有没有解答=>通常大部分还会做
: 2. 若有解答可是里面的操作理论需要理解=>这边大概大部分人都不会跟下去了
: ex. 里面需要用到一点简单的逻辑推理/程式语言/统计/微积分等等
: 3. 没有解答,需要自己去找可行性高的方式来试验后实施=>这边大概不到1%
: (这边的可行性高是要有论证后的,不市场白日梦就觉得会成功那种土砲)
这点的话台湾在看待政治人物和政治就是如此
以个人的道德操守衡量一位政治人物是否适任
(这点很清楚,人民批评政治人物常常是基于儒家的道统下的道德原则,
而非事物本质)
以及该政治人物是否做到小恩小惠的对价关系
而看不到普遍性问题,个别性问题的区别
也看不到问题区分层次,哪个层次该由哪个主管单位处理的问题
(选民服务就是一例,立委的工作和里长的工作没啥分别,这还是好的,
差的就一堆违法不正当的关说,什么酒驾,违建等等等...的关说之类的)
这种状况随便挑都是例子
: : 回到原问题,要说东方输西方哪里了,汉文化也先不用谈处理方法和工具
: : 就连问题都掌握不到
: : 这是要怎么富强?
: : 对拉,看到欧美日有什么机器,进口到国内,然后做中高阶代工在外销这样
: : 当然表面上还不错,但实际上呢?
: : 根本不行对吧?
: 中高阶代工没问题阿,你连高阶代工是啥大概都不知道吧
: 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
: 客户开出SPEC,理论上他们实验室产出的玩意儿,你想办法再经济规模下量产
: 这听起来很简单?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超难,量一大要怎么兼顾成本/良率/速度其实是需
: 要结合各领域的人才才有办法达成的。问题是台湾目前除了电子业以外几乎都只做"低阶"
: 代工,也就是次级品的代工,高阶代工给日本做去了。为啥? 因为台湾东西做不到最好。
: 这又要扯回台湾科学教育的不足,让从私人企业到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都对数字无感,对
: 于0.1%或10%造成的影响无法估计,决策时期当然就只能靠"感觉"后就去做,结果当然会
: 有成败,可是这就好像蒙着眼打球你完全不知道有些可能性会发生,久而久之胜率就一直
: 被往下拉。
: 简单来说,不管哪种学科,假如要达到有效率且顶尖的分析,"科学"基础教育是必须的,
: 你必须使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大部份问题,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语言科学的
: 话面对未知语言其实也是可以用统计的方式去分析。假如畏惧这些科学分析方式,其实那
: 些内容就真的只是"清谈"而已。
问题不只是科学,而在于台湾连控制科学的能力都没有,
当然也无从处理科学制造的问题,更无从处理科学无法处理的问题
作者: tcpic (麻雀)   2016-09-22 11:20:00
举个例子就是 被说是贪财怕死爱面子只把它当作天生的民族性 甚至接近基因论没有去想过 因为台湾是被殖民社会几乎每几代人就会被 抢钱杀害又侮辱成为被殖民社会的原因又是来自地缘关系看问题过度破碎化的结果就是 只看到台湾人贪财怕死爱面子然后就放弃了 好像全世界其他人都不贪财不怕死又勇敢这样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6-09-22 12:35:00
简单说就是倒因为果还振振有词降~
作者: ALENDA   2016-09-22 13:58:00
其实欧洲几乎每个国家在最近150年内几乎每个都有被侵略被羞辱的例子,只是台湾到目前都很难凝结如以色列那样强烈的爱国情节
作者: icar   2016-09-22 16:02:00
欧洲差不多每年都在打战,被战争灭亡和靠战争发财的都有,有压力才有进步,东方国家就是安逸太久缺少刺激,中国连出海都不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