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经济学人 为何年轻人不投票

楼主: mlkj (￾N )   2014-10-30 22:27:39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0481933
Economist Oct 29th 2014
跟总统选举不同,美国的期中选举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兴趣。2012年的总统选举时,注册选
民中有59%去投票。而更早两年的期中选举,却仅有42%的愿意放下手边的工作去投票,今
年的投票率预计会更低。很少族群跟年轻人一样对选举没兴趣。2010年时18岁至24岁的投
票率仅有21%。这样的低投票率,意味着共和党(他们的选民年纪偏高)在期中选举会有优
势,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无法简单赢得总统选举。在许多州的参议员选举中,民主党想靠
著年轻人的(异常)高投票率来获胜,这也许太过一厢情愿了。但为何让年轻人投票如此困
难?
并不是只有美国的年轻人不行使这项权力。英国2010年的大选中,18至24岁的投票率也仅
有44%,而整体投票率是65%。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年轻人的投票率,比中老年人更高。
而从历史轨迹来看,年轻人的投票率在哪都不高,在过去几十年中,事情变得更糟。老人
喜欢说那是因为年轻人懒惰,但这一点道理都没有。今日从事志工活动的年轻人远多于中
老年人;他们也受过更好的教育;且他们跟以往的年轻人世代比起来,更不会酗酒跟吸毒
。这些因素,看起来并不会构成对政治冷漠的理由。
一个较好的解释是,今日的年轻人,没有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利害关系人。如果拥有孩子
、拥有房产,学校医院的运作方式、公园图书馆是否有维持好,跟自己就有直接的利害关
系。但如果要拥有这些,年轻人要等到天荒地老才能安顿下来。1970年代,美国妇女首次
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1岁,小孩跟房子也很快就跟着来。而现在美国妇女首次结婚的平均年
龄是26岁,如果有结婚的话,且她们会想同时拥有自己的职涯跟小孩。还没安顿下来的人
,政策决定对他们的影响就没那么大,而他们易变的生活型态,也让他们比较难去投票。
英国近四分之一的19岁年轻人,会在一年内搬离原本居住的城市/郡;多数人即使搬家,
还是搬到同个区域内。如果你常搬家,那投票登记就会变成容易被遗忘的琐事,等你想起
来已经来不及了。美国的许多州,严格规定选民必须拥有政府发放的身分证明。而许多美
国年轻人还没有驾照、打猎执照或是护照,可以去特别去申请选举人证明,不过这是件苦
差事,所以许多年轻人最后干脆不投票。(冒名投票的行为,在美国是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这样的法律,是由一些右派人士在对人性藐视、不信任的情况下所制订,用来压低投票
率,让那些最可能会反对他们的人无法投票)(译按:这边用了我们马总统在巡视八八风灾
时,形容灾民所用的字眼cynical)
但也许最令人沮丧、放诸四海皆准的理由是,年轻人不认为有任何人值得那一票。2008年
一份欧洲的长时间调查报告显示,15至24岁的法国年轻人中,有22%认为,只有再发生一
次大革命,才能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而1990年时,针对同样的问题,这个数字大约是7%
。当有魅力的政治人物出现,他们可以拿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选票:如果欧巴马没有在年轻
选民中拿到非常高比例的选票的话,2008年跟2012年他是无法胜选的。但多数时间里面,
没有这样的政治人物。这也许是因为,在多数的选举中,胜选的简单策略就是赢得中老年
人的选票,这些人无论候选人多烂都会投票。因为现代选举的诉求对象,是那些不快乐的
中老年人,比中老年选民更国际化、更自由派、更怀抱希望的年轻选民,宁愿与负面、冷
嘲热讽的选举活动没有牵扯。但令人难过地是,冷嘲热讽蕴育的也是冷嘲热讽(译按:原
文cynicism breeds cynicism,要说犬儒主义带来犬儒主义也可以、愤世嫉俗带来愤世嫉
俗也可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