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究竟是要牺牲谁?? 牺牲? 还是以身作则?

楼主: belleyyc (belleyyc)   2014-08-26 00:18:43
※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铭言:
: 先不提逃离圈是八公里,还是二三十公里
: 基本上台电核电厂员工都是在核电厂里头工作
: 距离核电厂恐怕在一公里内
: 而他们的员工宿舍
: 因为交通通勤考量也很靠近核电厂(至少不会到二十公里)
: 请问如此接近核电厂可以说直接睡在核电厂里头的台电人说的话
: 反核很多都不相信了
谢谢回应与解说。
个人就先就个人的理解来回应。
部分反核朋友之所以无法相信台电员工说法的原因是
因为他们为台电工作
也就是说,台电员工可能为了工作或者上级指示等而为台电的所有一切说法背书
另外可能造成台电员工说法无法取信多数人的原因是
这就像有朋友之前为了工作、业绩,拼命推销一些"健康食品",但
等自己离职离开这个产业后,就不断爆料该公司或该类产品的种种问题
(像我个人也有些在公务圈的朋友,偶而会听到他们爆料,但这些都无法
公开说明,只能私底下流传。h大难道都没有看过、听过这些吗?)
因此,简单说,这无法全怪反核朋友们无法相信台电员工的说法。
: 如你所说
: 挺核者不顾自己工作与生活搬家到核电厂旁边
: 能说服多少反核者或者对核能议题立场中立者?
: 或者我应该问:能否说服你?
: 如果我搬家能说服你
: 又何以住在比我更靠近核电厂的台电员工说的话却说服不了你?
简单说,这牵涉到几个层面:
1. "第三人"角色。大家会比较倾向"无利害"关系的中立第三者的背书与监督。
2. 同理心体会。台湾多数国人倾向大家跟他们站在第一线,一起承担风险、
责任。(h大若有兴趣,也许也可学Evan大、Angel大等,放下身段,以
小市民身分访谈,也许都有助于了解,站在第一线一起承担的重要性。)
3. 学者专家过去或者说一直)都让一般国人认为是待在象牙塔、研究室,
提出的都是道理/理想,或者因为各种利益因素会背书政策等,故个人
才会提出,拥核的朋友们应该把各位相信的知识学问化作实际行动,
否则对不少反核朋友们来说,仍是口头上的"知识学问"。
: 其次
: 根据我们反核的朋友在各种管道上的宣传
: 我个人相信
: 不论我在台湾岛的哪个角落
: 只要核电厂发生核灾我都会受到影响
: 由这个角度来看
: 请问挺核人又是如何不是身体力行?
: 又是如何出事是别人家,不会是我家?
好像个人的话说得太直接,引起反感 ... 在此先说声抱歉。
不过,请问h大,在灾区与在灾区外的感受应该有差吧?
在灾区,灾难都一直压着人,令人喘不过去来、逼着人怎样都要去面对,
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原,更不用说,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
走过灾区,或真正碰过灾难,才可能稍微同理心体会,否则大部分人
只能想像发生事情时自己会如何,即使大家也很努力协助救灾、灾后重建。
: 我也想请反核的朋友,不,应该是反核的你解说一下
: 或者你要跟我说
: 你其实相信挺核人所说台湾季风与山脉走向等所谓假理性之名的言论?
我的解说如上。
: 另外
: 我想请问的是所谓的牺牲所指为何?
: 在核电厂已经运转三十年的现实之下
: 有一座新电厂要再运转三十年
: 且未来还会有源源不绝的医疗农工放射废弃物出现
: 而现有的高放核废料不会消失不见的情况下
: 反核者多牺牲了什么?
不好意思,首先,"牺牲"一词是follow前面XD的文章用法。
其次,反核组织中包括不少电厂当地居民组织,与一直被置放核废料的兰屿,
他们不能算牺牲吗? 那什么才算牺牲?
: 又是在何种情况之下反核人被指谪不理性呢?
麻烦h大去追一下前面个人的文章,看一下回应h大的拥核朋友们,是如何直接用
感性、非理性贴标签的。
: 今天如果有挺核者跳出来说反核就是不理性
: 至少我不会同意
那麻烦h大也跟这些拥核的朋友们说一声好吗?
: 因为对于能源,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 但如果今天反核花大笔金钱
: 在媒体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核电厂会核爆
: 企图将核电厂与原子弹连结
: 散播不实的言论,要让不知情的人们恐惧已达成他们的反核诉求
: 挺核者出来由各个专业角度解释与澄清
: 然后说这群反核者不理性
: 请问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但请针对每一个要反驳、澄清的部分说明
不用一竿子就直接把所有反核朋友们的发言贴上感性说词、不理性、贩卖恐惧等。
: 难道因为这群挺核者没有住在核电厂旁边
: 所以说的话没有可信度吗?
这是重复提问。回答如上。
: 今天你要表达你反核的诉求
: 要用感性的说法
: 说还给孩子一个没有核电厂的未来
: 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挺核能说什么
: 就如同挺核也可以说
: 请给孩子一个有核电厂的未来
: 本来就没有对错可言
: 然而为了加强自己的论点
: 而运用了各种角度来切入能源议题
: 如科学、物理学与台电管理效能等
: 挺核者由科学、物理学与台电效能排名来回应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理由如上面提到的第二、三点,只要各位愿意身体力行,会更有说服力。
这是我从头到尾一直强调的。各位若愿意这么说,相信会修正许多国人朋友们
的看法,也会令人更加敬重各位的说法(这是打从心里跟各位提议的解决方法之一)。
: 如何挺核者是仅以理性为名呢?
: 还是当反核者质疑围阻体有尿瓶可能会危害工程品质之时
: 挺核者应该用台电员工很辛苦等感性诉求来回应
: 而不用土木技师公会的结构报告书呢?
: 我想请问反核者,又是哪个东西比较能说服你?
: 我想说的很单纯
: 如果仅是想要用感性为主轴去说服立场中立者
: 多数挺核的人都没有什么意见,至少我没有
: 但如果想从科学切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 遇到别人以相关专业回复是很正常的事情
: 没有必要感到不快
我没有不快。本发文,甚至前一篇"核能透明组织(?)方正平"都是努力解释
让拥核的朋友造成恐惧的来源有多重因素,不单是科学、物理学的问题,
也尽力请各位透过身体力行,去说服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搬去电厂附近,
这说服的过程中,也许各位会更清楚问题所在,而非只是一直要说理性论述之类。
这是从人可能共同的感觉平台去先同理心了解,而非一开始就否定
别人的感受,说别人提不出科学数据等。
: 之前网络上有篇很有名的文章指称挺核者“以科战普”
: 但我必须说的是
: 为何反核没有科学来对抗
: 让讨论可以成为“以科战科”呢?
: 服贸货贸的议题
: 我们看到许多经济学的教授出来让讨论更加地全面
: 而不是仅有政府的单一说法而已
: 何以到了能源议题之上
: 反对者却没有足以出来让讨论更加全面的能源专家呢?
: 仅仅用“这些学者都拿自己的知识学问当成是升官发财的工具”就可以解释了吗?
: 是经济学的学者都不慕荣利高风亮节?
服贸议题之所以可以有这么多学者提供不同面向是因为有许多不同派别的
经济学者。但在核能这个议题上,台湾培养的核能专家,就是某家,这个问题
似乎在h大后面那篇回应中有网友提到(本人是倒著回来看文章的)。所有核能
专家似乎都是一言堂,一路挺政策挺到底。这不知道要如何相信? 更不用说,
许多学者专家都持着绿卡,或者早把家人小孩送到美国,退休后就准备到
美国去。请问h大,要怎么相信这些学者专家的说法?
: 再来,是不是一定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够判断对错呢?
: 当有人抛出“美国燃气成本低廉,因此台电高估燃气成本”
: 有人回复美国自产天然气,并用管线运送
: 台湾不产天然气,必须要用高压海运运送因此成本高出美国很多
: 你是不是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判断他们谁说得对呢?
: 多看多想
: 今天事实不会因为我住在核电厂旁边就会改变
不一定,这个结论恐怕下的过早。
就拿台湾的选举为例,亲自去了解问题,甚至了解他们症结与希望的解套,
就可能让当地居民挺这样的候选人,更不用说,拥核朋友们一家老小一起
搬到当地去休戚与共。
也许h大应该真的学习小市民访谈,会更深入了解台湾国人。
: 也不会因为我跳出来自杀明志就改变
这是h大自己从自己的角度想,但对其他人来说,h大可能是有份量,
也就不一定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