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台北市长选举与里长选举

楼主: sck921 (The Fate)   2014-07-23 01:24:07
我答应过板友要回一篇。
之前的标题虽然是转录文章的关系,但也确有不妥。
因此我改以此标题来讨论内容。
尽管那十几篇回响热络的文章意见略有分歧;
但我还是很高兴能引出更深层的讨论,
尤其是不只谈柯一人,而是也探讨冯的参选影响。
何谓公民意识抬头?我想在不断地讨论议题过程中,
我们就越能够厘清事物的本质。
本文第一部份是针对台北市长与柯先生。
第二部份则是引用一些里长选举相关资料,供各位参考。
【一】台北市长
首先谈到为何要逼柯文哲对意识形态作出回应?
台北市政府辖下设有相关机构,举个最基本的例子-教育局
以中华民国政府现行对地方政府教育权限之规定如下:
一、县(市)学前教育、各级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之兴办及管理。
二、县(市)艺文活动。
三、县(市)体育活动。
四、县(市)文化资产保存。
五、县(市)礼仪民俗及文献。
六、县(市)社会教育、体育与文化机构之设置、营运及管理。
以上皆属于地方自治事项,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否则地方政府可依地方制度法依其自治事项自行立法。
单就柯文哲本人对于统独意识的不明确态度,
以及对转型正义的消极面对;
我会认为说,律师团或部份公民团体(不只是学运、社运团体)
他们的疑虑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对于柯提出的诸如公共宅....等相关政策,虽然要予以肯定。
但是在不遗余力地阐述所谓经济政见的同时;
在教育思想与文化建设这一块,他是否展现出同样的政治高度?
统独议题、大中华思想、民族主义、台湾土地主义。
对于建设或修正整个台北市的文化上面,占有极大分量。
所以我会认为,统独并非只和总统一职有关。
事实上,所谓不表态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个假象。
这点,在板上对所谓维持现状一词,已有相关论述。
我直接提出对柯的三大疑虑,
如果能有合理的资料或推论佐证以驳斥此观点,
那我会很乐意的接受。
一、无论柯是否选上台北市长,他会角逐 2016 吗?
这个问题常见会拿郝的例子来反驳,
但是我认为更应该要加入其它的参考资料分析。
例:各派系人选实力
郝在第一任选上市长(2006)后;
那届的总统大选(2008)有前任法务部长、台北市长
造神已久的马在蓄势待发,根本就轮不到他。
郝在第二任选上市长(2010)后;
那届的总统大选(2008)有欲连任的马,
执政优势下,基本上也不需要换将。
而就在现阶段的年底(2014)地方首长选举;
党内依然有吴、朱等具有不逊于郝实力的人选在,
更何况多数传媒依然是由国民党把持,
根本不需要随之起舞去内定谁,
受到的影响也少之又少。
反倒柯的情况则不同;
在野党于阿扁后,长期在台北市这块无力作为;
这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柯,一举打败连家的体系,
也使得长期于北市受制的在野阵营声势看涨。
甚或是连公子只需输少少票,即可顺便卖个面子;
倘若柯赢了,那地位瞬间高于赖、菊等人,
什么四大天王更是不值得一提,柯直接晋级为战神。
难保 2016 统媒又故计重施,
于其声势如日中天之际,直接拱他出来选总统,
或者是以类似的手法,于在野大联盟阵营植入另一个:
“痛恨蓝绿恶斗”、“政治倾向不明”的政治素人,
实则是那些伪中立之流,以取代在野党人选;
如同普丁培植、收编其选举对手一般操作。
开放公民于线上监督政治、公开透明的政策固然重要,
但除了采纳公民意见,候选人也该替自己表态,
我认为这是候选人面对选民质疑,必须要去承受的部份。
二、柯当选台北市长后,其内部官职的分配?
既然柯以一个“能人不应包办所有事务”
而是运用相关领域人才各司其职,来发挥市政运作展望;
那其上任后,各部会的官职就显得十分重要。
照海选评鉴委员的组成看来,的确是需要评估的。
又随着竞选团队姚的加入,单以战术考量,
为了提升不问蓝绿的大众正面观感,这是可以理解;
但有关施或是其它所谓“大咖”的传言尘嚣而上,
对于柯展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便更值得商榷。
三、柯对社会议题、公平(转型)正义的关心程度?
这个或许是公民团体和律师们比较存疑的部份。
柯对于多元成家或许已有表态,
但关于教改和转型正义这块却鲜少着墨;
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以上这三点,是我认为近来多数担忧人士的核心。
当然,对于是否转投连、冯,这个不用多作争执;
我相信中共钦点的人,或是弃保的作战,
相较于国民党,在野阵营应也不至于不熟悉。
【二】里长选举
整理资料如下:
一、村里长的本质是“有给职的村里区(乡镇)政联络人”
  不是“村里民代表”。
二、所谓的“民意代表”是符合拥有五种权力:
  1.有法定的监督权力
  2.有法定的会议机关
  3.有定期的会议机制
  4.有自行召开合法会议的权力
  5.有自治的会议规则
  而村里长对所属区乡镇是没有以上五种权力的;
  与其称作是村里民代表,
  充其量只能说是“反映村里民意的功能”的行政职。
三、里长的选举不一定比市议员来得轻松,
  要视地方派系、利益结构而定。
四、欲争取民意代表职,比起里长这个职位,
  更推荐有意愿者去选“乡代表”或“议员”等职。
五、竞选村里长的思考方向:
  里长的职权、法律依据、所需票数、
  政党分布、实质影响力、对选举或社区营造的影响、
  更迭比例、当选或落选的原因、
  如何和区乡镇公所和民代互动、彼此的合作方式。
  选村里长是基层经营的成果还是开始?需要多少资源?
  选上村里长就能制衡或取代某党桩脚?
  桩脚一定要是村里长吗?
  自己想选或看到别人选村里长的目标是什么?
  能达到吗?如何达到?
  人家为什么要支持你选村里长?政党的招牌有用吗?
  国民党的基层靠村里长,这句话对吗?
  就算是,就一定要跟着走吗?
  社区营造、基层耕耘、社区的弱势在哪里?
  为何他们是弱势?怎么帮他们?
  这种选举公平吗?有贿选吗?如何抓鬼?
资料来源:
http://ppt.cc/3SRT
http://ppt.cc/LMQ9
http://ppt.cc/9O14
我对公民参政的想法非常认同,
但是我们可以多去研究各种努力的方向;
希望这些资料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藉这机会也跟某网友致歉一下,我并非刻意提魏扬;
而是想表达,我们有时候分类似乎分得太快了(HP梗?)
我也只有在某 MN 网友多次的过当言词、人身攻击和地图砲,
才会使用猪队友这个词。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不满一些队友对自己的意识握太紧;
但是我们也该要将心比心,每个人都有他的理念在,
甚或是我们自己可能也是一样。
最后,有人说阴谋论讲太多,或是强迫表态云云;
我会觉得,拿民进党的情况来举例,
或许有的时候,正应该出现这种比较激进一点的声音,
在某种程度,可以导正一些歪斜的风气。
事实上,这种做法也一再的达到效果;
所以我不会觉得,这对台派而言全然是坏事,
督代表和掌握方向盘,是我们一直在做,
也必须要坚持去做的事情。
作者: PPco   2014-07-23 01:39:00
作者: lyu0001 (乡民1号)   2014-07-23 01:42:00
台北市民关注的重点是这些吗?
作者: RbJ (Novel)   2014-07-23 01:42:00
天龙人不会关心这些,不过公民需要
作者: ssaw5166 (四季伪五六)   2014-07-23 01:47:00
市长给问吗应该可以提问题问看看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4-07-23 01:59:00
很不错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23 11:20:00
地方自治事项 有多少市长会经手或者占大部份决策权我们都把市长决策占很大的部份 但是市长本身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市长之前还有许多的官员一层一层的传递例如花莲的原住民庆典变成中国少数民族庆典这之中市长占了多少 民代施压多少 主办单位占比例多少甚至如果市长表态 为了拍马屁而送上这份企划的可能性
作者: onetwo01   2014-07-23 19:45:00
他就算赢台北市也没办法超越菊赖的,更别说蔡英文绿营那几个底子比他厚多了,选总统可是全国性动员的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