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兰屿女婿谈小七:现代性与文化冲突

楼主: iamalam2005 (山风)   2014-07-19 19:42:25
来源:http://ppt.cc/w5HT
作者:夏曼‧典(2014),汉名郑扬宜。达悟女婿,曾为苏建和案“死囚平反大队”工作,
目前的正式职业是在家逗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四月偕同家人回到兰屿探亲,首度听闻小7即将在开元港附近营业,当时在岛上即与
亲友讨论此事,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回到台湾不久后,岛上就兴起一股串连的力量,
希望将此事拉高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引起更多人关注。近日则因为宥胜与刘克襄的文章,使
得兰屿小7再度成为核废料之外最受社会瞩目的焦点。
观察这一波言论,反对兴建小7的多半是台湾人,以一种“保护”和“疼惜”的心情,希
望兰屿保有当地人文生态,不要受到快速便利的资本主义侵袭;支持兴建小7的多半认为
这是当地的事情,外人无权置喙,而且也嘲笑那些反对的人“凭什么兰屿要成为展示橱窗
,演出原始自然的状态让现代人观赏?”,更有当地人直接的表示“有(ㄈㄥ)事(ㄌㄜ˙)
吗?”或“莫(ㄍㄢ)名(ㄋㄧˇ)其(ㄆㄧˋ)妙(ㄕˋ)!”
身为兰屿女婿,自然与岛上亲人聊及此事,大家都认为小7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生活,“至
少寄冷冻包裹和缴费不用再坐飞机到台东去!”、“小孩子也想要吃便利商店的东西阿!”
、“为什么老是欺负我们兰屿人,把我们当成次等国民?”,这些都是事实。更有人呼吁
“资本主义的冲击在所难免,但不要把达悟人当成弱者,海洋文化会有强大的适应性!”

直到前几日,当地提供土地的投资者现身表示,他以一个月两万多元的薪水,省吃俭用存
了一笔钱,现在有机会可以经营便利商店,别人能开民宿,“为什么我就不行?”。台湾
的投资者也表示,小7一定会在8月份正式营业。然后新闻爆出,不只小7,因为土地法令
与当地传统的冲突,兰屿当地95%的建筑几乎都是违建,政府倾向以就地合法来解决此一
问题,这样看来,小7营业势在必行。许多人对这样的结果大表不满,认为中华民国政府
所谓“依法行政、就地合法”这八字箴言简直无敌,因为说了等于没说。
我认为,这个事件的核心是,“在资本主义挟著现代行政势力入侵的浪潮里,所谓的保存
兰屿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说,兰屿文化应不应该保存?或者部落文化该不该保护?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大
概没有人会反对。但如果你再进一步问,那什么是兰屿文化?扣除拼板舟、飞鱼季、地下
屋和头发舞,还有什么是我们所艳羡向往或眺目远观的文化象征呢?如果我们连文化是甚
么都搞不清楚,那我们又要怎么保存和保护它呢?
我认为,拗口的说,文化就是“这个族群依著环境生存之一切生活方式的总称。”而且“
文化首先必须能够工具化”。套句Suming的话,“放在博物馆里的叫标本,不叫文化!”
。我以为,小7事件不是不值得讨论,而是目前讨论的方向都在打高空没摸着边,重点在
土地持有的概念上,因为土地是部落赖以生存的起点和关键。
前面提到,土地法令与当地传统冲突,这的确是事实。因为在现代社会的行政体系下,土
地的所有权不是私人就是国家;而以渔团或家团组织为生存基础的兰屿,土地是共有的,
而这个共有,又不同于汉人的祭祀公业(那仍然是某种程度的私有)。更进一步言,部落的
传统领域,由于是建立于共同生存、因此共同拥有的基础之上,根本不是现代社会可以理
解的概念。
因为现代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一切度量的标准都是经由复杂交易所撑起的个人来决
定。共有?我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资源和权利呢,这是我自己努力得来,是我自己累积财
富换来,一切都是“我的”而不是“我们的”。但我们经常忽略的是,这个我不是理所当
然天生而来,反之是由一系列复杂交易所形成,同时也必须放在国家与市场的概念下才得
以理解与成立。
但是,我亲爱的兰屿不是这样。
在日本人进入之前,兰屿只有渔团或家团的认同,这块土地是由这个组织共同使用,这几
年你种芋头,之后如果因为某某原因闲置了,过几年再换我种地瓜。或者,由于你在重大
的事情上帮过我(例如我家男丁不够,你协助我家送葬,在畏惧恶灵的兰屿,面对死亡可
是无比大事!),因此我把那块地让给你种些作物(捕鱼时则表现在协助和分享中)。这就是
兰屿的文化,在自然环境的挑战下,为了生存而发展出来的简单互助模式。
国家势力进入兰屿,没有细致考虑部落的特殊性,就以普遍化的现代社会行政体系介入部
落事务。原保地的概念虽然表面上遏止了汉人拐卖部落土地的灾难,但共有制的精神被收
编到国家的概念,一切土地都是国有。根据法令规定,只要某部落人士开发并取得保留地
之耕作权、地上权或承租权满五年,即无偿取得土地所有权。所以,现在有“一个人”交
税给国家,盖小7的那块地有了“所有权”,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你能想像小7是某个
家团共有吗,或者家团的其他成员也宣称拥有小7的所有权?
不过严格讲,这也不是小7的问题,当地的投资者说得没错,“为什么他不可以?”,易地
而处,如果换成我站在这股浪头上,我会不会做一样的选择呢?从兰屿开放观光之后,旅
馆、饭店、民宿从各个共有土地上逐渐成为私人产权,无论是和当地人合资或是借人头营
业,这股私有化的浪潮,恐怕才是将兰屿传统文化连根拔起的力量。
兰屿的亲人目睹这一切转变,半开玩笑的说兰屿不出五年就会绿岛化而消失族群特色,我
说“我原本认为还有五十年”,亲人苦笑说“哪有那么久,五年而已啦!”。
我知道追求便利舒适是人的惯性,在现在社会空谈共有或质疑私有也显得荒谬而突兀,我
明白时代的推进本来就是忧喜参半,我反对把兰屿橱窗化,但同时对于兰屿的同质化也保
持戒心。
小7不是罪魁祸首,真要说起来,小7也只是个在现代社会里强调系统化SOP的icon,标志
著“个人”有可能随着时代演进而胜出。我想起每次回兰屿,亲人家里几乎夜不闭户,这
样安心的状态,会随着个人边界的竖立而渐次筑起壁垒吗?我心系兰屿,所以没办法说出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只能大声呼吁,享受现代社会的好处时,也别忘了我们一直付
出的代价。
耳边响起小7的广告歌always open, seveneleven! 我想着,特别是在还保有某些共有色
彩的兰屿上,真的是always open吗?
作者: stry (S.s)   2014-07-19 19:47:00
推扬宜!
作者: wljimkk (千矩)   2014-07-19 19:50:00
不太懂这篇,他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阿?当地人希望有7-11但他担心会造成文化的冲击?
作者: nomorepipe (不管了啦)   2014-07-19 19:53:00
很深刻的文 小七只是假议题 重点是人能不能够好好保存文化
楼主: iamalam2005 (山风)   2014-07-19 19:54:00
应该说作者要提出的不是单纯的支持/反对,而是要带大家看到后面更基本的冲突点。
作者: AlleyCats (痴呆丑肥怪)   2014-07-19 19:55:00
说不定他要表达的就是他也不知道该支持还是反对有谁有权力决定部落该保留文化还是追逐现代化?
作者: blaz (开花大叔)   2014-07-19 19:56:00
干,支持兰屿独立啦
作者: AlleyCats (痴呆丑肥怪)   2014-07-19 19:57:00
不过这些肯定跟汉人观光客无关就是了
作者: nomorepipe (不管了啦)   2014-07-19 19:57:00
说实在现代化跟文化保存凭什么不能共存?
楼主: iamalam2005 (山风)   2014-07-19 20:00:00
文章里有说喔,现代化标榜的个人主体性与传统文化中的部落主体性冲突。这是更深层的冲突,不是把某个仪式留下来就可以的。
作者: nomorepipe (不管了啦)   2014-07-19 20:03:00
恩....
作者: anita3027 (斗蛐蛐儿)   2014-07-19 20:24:00
这议题好大啊,难解
作者: akirakid (子连れ狼ー仔猫篇)   2014-07-19 20:34:00
我其实看了这篇觉得比较可怕的是那是不是谁谁都能去占一块开一间不用拆?
作者: lattecafe (拿铁)   2014-07-19 20:35:00
岛上的居民想要小七就盖啊,我们是早就不敢吃小七的商品
作者: AlleyCats (痴呆丑肥怪)   2014-07-19 20:40:00
@akirakid:http://0rz.tw/vxMv7 and 兰屿全岛是保留地
作者: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7-19 21:52:00
这议题好大
作者: geartrains (行星齿轮)   2014-07-19 22:06:00
这篇文章看着看着想到中国对新疆跟西藏做的事@@
作者: kelybaby (防灾小卡领了没?)   2014-07-19 22:58:00
不过就是盖一间,冲击有这个严重吗?怕的是很多间
作者: sck921 (The Fate)   2014-07-19 23:43:00
推这篇
作者: lattecafe (拿铁)   2014-07-20 00:34:00
居民想把全岛都盖满小七我也支持,他们都说关你屁事了。我觉得我们不该管太多,那是兰屿居民的岛,要让他们决定
作者: mintex (mintex)   2014-07-20 06:02:00
最好全国的违建都能就地合法.别独厚兰屿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4-07-21 03:37:00
唔…只想说~如果兰屿人支持超商入驻的比反对多,那…可以选全家吗XD(纯粹肚烂统一而已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