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ck921 (The Fate)
2014-06-24 16:57:35所以我说,台湾人比较不太愿意去谈有关战略
层面的东西。尤其是台派份子,相较于蓝营人
士,更是倾向于进行意识形态的直接路线。
就光说马这个人,他有谈论过统一吗?大概除
了他爸的骨灰坛上有写着化独渐统之外,没有
明显直接针对统一的相关言论。
这个又要提到共产党的斗争模式,和现今国民
党的战略运用如出一辙:“拉中打右”。
而新一提出的定食理论,是有稍微谈到过。事
实上,人们在做一个选择时,较倾向于中庸之
道、稳定的策略。
台独份子在喊台独的时候,大概比马谈统一的
比例还来得多,但是大势却不是朝独派所预期
的方向前进。
马在政策方面掌握了台湾多数人的心理,因为
反中、恐共,所以希望和平。而另一方面又试
图从中国身上取得利益(台商、投资、竞争)
在一场赛局推演中,首先要厘清的有几项:
“参与者”:即决策主体,以目前的台湾现况
可约略分为深绿、浅绿、白、浅
蓝、深蓝、红..等几类。
“资 讯”:透过以往的数据,所搜集来的情
报,可以分析各个参与者想法、
追求的利益、以及无法舍弃退让
的部份。
“策 略”:根据分析后得到的资讯,针对不
同的参与者,制定不同的策略形
式。
“效 用”:某参与者为了成就一场赛局,分
析资讯、运用策略,试图达成所
期望的效用。
在多人赛局里,通常并不完全是属于零和或负
和的模式。而是透过分析后,能找出对大多数
人最有效的路线。
其实袁教授在板聚当天说的很好,倘若要成立
台湾共和国是一个主要的理想,那我们更不该
透过区分你我来表达诉求。
事实上,当你太过在乎个人利益时,往往反倒
会使得整个赛局倾向负和模式,而不同立场的
人士更因此产生了对你这个参与者的派斥,进
而转投其它立场。
泛蓝的策略通常表面上是会塑造成蓝绿对决,
这也激起不少泛绿阵营的反弹。但不得不说这
招的确有用,因为激动派人士会中招,而开始
将潜在的盟友逐个排除在外。
反而喊完话完的泛蓝,他的策略会转向成拉拢
中间选民的模式,当选择了一条双方皆能获益
的路线后,反而使他更快达到其目的。
不是说不能喊台独,而是泛绿或许该扪心自问
一下,喊台独是否跟追求独立的路线有所冲突
?是否在追求意识形态自我精神安慰的同时,
忽略了赛局里其它策略的运用?
将政治战略塑造成蓝绿对决的始作俑者,其实
是泛蓝,还是泛绿?
犹记阿扁说过:
“要改国号,要把目前国号中华民国改为台湾
共和国,必须经过四分之三国会议员同意。”
的确也应该想想,固守单一意识形态的路线,
我们能够坚持到哪一天?意图打右的话,是否
仍需要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