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近有两则小小的,关于教育的新闻,放在一起看有点意思。
一是九十多位院士连署,反对十二年国教调降数学比重,理由不外乎,强调数理逻辑训练
,对于国家人才培育的重要。另一个是会考成绩出炉,作文成为能否进入前三志愿的关键
,但见诸流传于网上的“范文”或“给分范例”,似乎决定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是“修
辞”。
我对目前数学教学内容比重不清楚,姑且不讨论院士们呼吁是否合理。但对照这两个消息
,触动我的是,台湾教育界长期以来把“数理教育”等同“逻辑思维训练”,而将“国语
文教育”的重心放在“文学赏析、美学修辞”,这样的态度惯性。
对我而言,这是颇不幸的偏见。“数理逻辑”当然有其重要,但也只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是一种纯粹,简便,但也涉及对现象最多化约的形式。面对现实世界许多问题,特别是跟
“人”有关的问题时,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思维能力──例如同理诠释他人视角,沟通安
顿彼此感受,批判性地追问陈述背后的默认,以及透过辩证趋近更理想的价值判断。
以上,都不是数理训练能够给予的,但当大家带着“理科思维逻辑能力强”的偏见,却不
免论述场域中,“数理逻辑”的某种冰冷霸权。
如果数理教育不能给予这些思维能力的训练,文史教育就需要担负重任,特别是关于“表
述能力”的国语文教育。然而台湾国语文教育,以我的片面印象,似乎总只着重在“文/
美学”的赏析修辞、相关知识的记忆背诵,而相对轻忽论述思辨的养成;这种现象,或许
有历史文化脉络上的解释,而也必然与目前国语文教育师资的养成体系息息相关。
murmur 这些,我承认,带有一些个人偏见。
我目前的生活,围绕着各种书写为核心,但我一直清晰记得,高中时期,作文用心书写必
定低分,八股套招反而高分,久之,也失去对国文课的认同,弄到最后三年六学期,国文
没有及格过。
回头来看,今日写作的策略技巧、思维态度,很大一部分,是在社团活动(辩论)、课外
阅读,以及日后关于社会人文议题的思辨中累积。其中包括:如何扼要摘要不同立场观点
,如何选定切入角度,如何铺陈讨论层次,如何在下笔时平衡各种阅读情感。
高中毕业至今二十年,不知后来的国文教育有何改变?
但若作文高下,只在比拼词藻华丽度,实在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