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家登光罩盒诉讼演出逆转胜:从赔偿9亿多

楼主: MrCAKE (Keep Working)   2020-06-25 10:22:02
原本不打算继续回b大了。就如同板大说的,因为没有背景脉络,无法充分讨论,
现在只是对文字的解读不同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转而已,但既然i大有疑问我还是得回应
以下内容只是分享经验,希望能尽量交流,
没有要战的意思,也不再讨论被b大扣帽子这件事情,合先叙明。
※ 引述《ipme (oOpz!!!)》之铭言:
: ※ 引述《brson (下大雨)》之铭言:
: : (手机排版请见谅)
: : 其实你可以先回答这点,原文确实就是说1000篇给事务所全检,这样的做法妥当吗?
: : 我认为不妥当 另两位大大也觉得不妥当. 你不需要再把话题偷渡到变成几百篇.
: : /20 21:1
: : 06/20 22:2
: : 06/21 00:0
: : 3:1
: : 4
: : 06/22 22:4
: : 06/23 19:5
: : 你不是说 "如果F-term够精确,也真的只有1000篇,全检也还好吧"
: : 问题是这句话的假设不奇怪吗? 你怎么知道它精不精确? 如你所说,当检索不到接着开始
: : 索 FI/FTerm 1000篇,
: : 就算1000篇检完, 就结束了吗? 你依然会继续在检索其他分类号吧? 既然会, 那你讲得?
: : 话吗?
: : 你要知道FI/FTerm 是否精确 也是要继续往后检索继续比下去吧 比了之后发现最像的
: : 前案
: : 是落在FI/FTerm 所找的. 不然你要怎么知道 FI/FTerm精不精确?
: 我蛮同意b大这段所讲得,如果没有全部检索完比完,要如何知道FI/F-term精不精确?
: 当FI/F-term检索完,还必须继续检索其他分类号,所以检索总数必然不只是1000了。
: 甚至是1500...2000...2500...
: 而FI/F-term的1000件给事务所,之后是又要给谁呢? IH自己检?自己比?还是事务所
: 继续检?事务所比?
当手上有1000篇专利,肯定不会马上从第1篇读到最后1000篇,
我会先花一两个小时去扫一下这1000篇的大致内容(可能从Title, Abstract或图),
来确认1000篇中有多少与检索标的相关,
如果相关专利还算多(例如七成,因个案而异),或是大部分已知的相关专利都在里面了,
我会认为这是精确的,可以开始逐篇细看,但如果相关专利比例太低,也许就不会往下做
这1000篇的来源有很多可能,例如关键字检索、分类号、专利权人检索等。
所以当看到这篇文章说,律师可能建议分类号的专利全检,
我认为若是判断该分类号够准,当然是可以考虑的。而且文中的范例是1000篇,本来就不
是很夸张的量。如果1000篇中有不相关的,分析时自然也会跳过。
i大/b大的问题,"要如何知道FI/F-term精不精确"
我的判断方式已经写在前面,大概是"精确"两个字让人觉得不顺眼,
因为不管是分类号,或关键字检索得到的专利,都要在检全与检准中取得平衡,
要100%精确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只要在实际细读前合理判断足够精确就够了。
至于这个部分:"当FI/F-term检索完,还必须继续检索其他分类号,
所以检索总数必然不只是1000了。"
文章的前提是"若被告迟迟无法检索获致有利前案证据",
我的解读是在这情境下被告几乎已经没招,关键字检索、非专利文献都已穷尽,
这时如果有找到够精确的分类号,没有不用的道理。
就算最后没找到前案,也不代表全检分类号的决定是错误的(也可能真的找到前案,所以
不能事后诸葛)。 做这些决定是IH的日常(综合考虑预算、人力、经营风险等)
至于专利是要事务所读、IH读或如何分配,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先前提到外包的手法只是经验分享而已
: ※ 引述《MrCAKE (Keep Working)》之铭言:
: : 若有紧急事件,外包几百篇专利给一点也不少见,这是基本的资源控管手法。
: : 至于要委托给几个供应商,就要另外考量。
: : 如果是合作较久、了解系争技术的事务所,包给同一家可以缩短工时,价钱也好谈。
: : 拆分给不同所除了造成判断标准不一外,还会增加管理成本。
: 关于M大您前一篇的说法这样不是矛盾吗?就算是几百件好了,非一千件。那到底是
: 希望多分给几家?还是集中在一家?
这没有一定,人够的时候可以IH自己做,
没人的时候当然只能外包,怎么外包要看:
1. 时间有多急迫
2. 单一事务所能派多少人力
3. 预算
: 推 kaikai1112: 我只是想说 没把背景带进去 光看件数是没意义的 06/24 15:35
: → kaikai1112: 作一般可专利性检索看 1000 件 跟进行诉讼看 100件 06/24 15:36
: → kaikai1112: 哪种 loading 重???? 扫视跟精读 是两码子事 06/24 15:37
: → kaikai1112: 当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大诉讼下 看 1000件 会太多吗??? 06/24 15:39
: → kaikai1112: 单纯做技术开发方向探讨 看 100件会太少吗???? 06/24 15:40
: → kaikai1112: 很多讨论去了背景脉络 就纯粹只剩意气之争了 06/24 15:41
: 推 kaikai1112: 另外文章是谁写的 谁又推了几次 跟讨论内容无涉吧 06/24 15:57
: → kaikai1112: 宽点心 把时间用在比较有意义的讨论上 如何.......... 06/24 15:57
: 版主说的很有道理。
: 我自己或身边的同事(就我知道)都是先扫,等到扫到觉得是很像的前案,
: 我们才会再深入看下去,至于是可专利性检索或无效性检索,执行过程
: 基本上没有差别很大。
我也是差不多的流程
: → brson: 板大讲的,我就买单(跪)。因为有人说要明示。 06/24 16:07
: 推 MrCAKE: 我也没兴趣继续回复了 文章都摆在这里,明眼人都看得懂 06/24 22:25
: 我在USPTO快六年,在Article One Partners两年当Reviewer,不过我可能
: 也还不是明眼人。:P
我只有30多年中文阅读的经验,欢迎i大提供您对文章的解读。
作者: cynthiahsnu (雨停了吗? 妳呢?)   2020-06-25 10:25:00
这串可以结束了吧...一点用都没有
作者: Kvagrant (还要努力= =)   2020-06-25 10:59:00
这一行的职业病,习惯就好(笑
作者: nnf (*)   2020-06-25 11:38:00
其实完全看不懂这一串在讨论什么xD(飘过)
作者: brson (下大雨)   2020-06-25 11:52:00
给M大补个血
作者: canofdream (说服自己)   2020-06-25 12:57:00
真的是职业病XD
作者: huangwm (心中明月当空无丝云)   2020-06-25 13:49:00
1000篇/120分钟=8.3篇/分钟 看到这里就直接咖了
楼主: MrCAKE (Keep Working)   2020-06-25 14:31:00
我文章里就写了 只扫Title、Abstrct、图看相关程度就像一般在确认检索式有没有需要调整而已不是在这边做精读,一两个小时很够用了检索画面显示Title+摘要+代表图,不用太多时间就能下判断
作者: brson (下大雨)   2020-06-25 14:39:00
有的程度看的懂. 知道人家在说什么,有的程度看不懂,连fifterm是啥也不知道. 实在无法强迫都看懂. 我....顺时中.别打我
楼主: MrCAKE (Keep Working)   2020-06-25 14:52:00
乖,这边没人会欺负你
作者: uototzzz   2020-06-25 16:56:00
看不懂这讨论串症结点+1,好像双方沟通不在同一条频道上...但这篇看起来缓和许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