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荷兰金融工作面试大挑战 - 面试官视角

楼主: evilviolet (梦中人)   2020-05-26 20:49:35
随着近年有越来越多台湾朋友来到海外工作,在网络上也能看到许多朋友分享海外求职面
试的实战心得。但大部分都是从“面试者”的角度出发,较少有从“面试官”角度的分享
。刚好最近自己花了点时间当“面试官”,因此希望透过以下这系列文章,分享整个过程
的心得。
文章经由换日线编辑后分为三部分刊登,网站好读版如下:
https://bit.ly/2X35EWU
https://bit.ly/2AUFyg3
https://bit.ly/2X25Aqd
为了让这篇应该会有点长的文章更有趣一些,在此想邀请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一起来参
与这个“面试挑战”:在每段分享的后面,我都会请读者朋友猜一猜,你觉得最后我的公
司,会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3 位候选人当中,选择哪一位?
工作内容,与面试者背景小档案
我目前在位于荷兰的一家跨国金融集团,从事投资分析的工作。公司的部门在疫情爆发前
,就决定要找一个资浅(junior)的公司债投资分析师,主要会负责分析“R 产业”。在
还没强制在家工作的时候,经过第一轮的实体面试(我老板跟另一个分析师同事,还有其
他两个基金经理人)后,我们选了 3 位面试者进入第二轮。
即将进行第二轮面试时,因为疫情关系,只能改用线上的方式进行。但面试的规则没有改
变:3 位面试者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一个个案研究(case study),分析两个销售同样
消费产品的公司(非 R 产业),决定哪家企业的公司债比较值得投资,并且在面试中报
告(present)。接着与面试官们进行问答。
在分享面试的过程与心得前,先简单介绍一下 3 位入围面试者的档案:
- 面试者 1 号:
荷兰男性,曾经在我们部门实习过 6 个月,表现还不错。之后转到公司的股票部门从事
分析工作,所以有一些投资分析的经验。但后来因故(非专业表现不佳)离开公司,目前
待业中。
- 面试者 2 号:
亚洲男性,会中文和基础荷兰文,目前在荷兰某金融机构,从事评估和选择 R 产业基金
经理人的工作,没有任何的投资分析经验。
- 面试者 3 号:
欧洲女性,会德文和意大利文,目前在公司的风险部门担任信用风险评估的工作。在公司
内风评不错,但也没有任何的投资分析经验。
面试前的“超前部署”
在我们部门的职缺上网以后,有几位应征者都透过关系或 Linkedin 找上我,询问有关这
个职缺工作内容等相关问题。但只有面试者 2 号有“面对面”地跟我喝了个咖啡,而且
事前准备充分,问了不少详细深入的问题。也因此让我对他在面试前,就有不错的印象。
至于和我公司更有渊源的面试者 1 号跟 3 号,虽然我不确定,但我想有蛮高的机率,他
们在面试前就已经跟“我老板”谈过了。
这样的“超前部署”,在荷兰其实是蛮常用的:一方面可以知道一些应征工作在职务描述
(job description)没有写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藉著这个机会,让“可能的”面
试官(候选人在和我约喝咖啡时,并不知道我会成为面试官),在正式面谈前就对你留下
好印象。
不过也得提醒大家格外注意,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贸然“超前部署”,是极有可能得不偿
失、造成反效果的。因为若对工作毫无准备就问出的问题,在业内工作的资深人士一听就
知道,反而会让自己在面试前就被贴上负面的标签,甚至失去面试机会。
当然,第二轮的 case study 才是重点。不过在真正分享面试过程前,在此想先问问大家
,看到目前为止,你觉得哪位面试者的胜算比较大呢?不妨先在心里暗暗记下你属意的人
选,再往下看。
———————————————————————
面试第二关:Case study presentation
3 位面试者要做的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分析两间销售同样消费产品(饮料)的公
司(H 跟 C ),决定哪间的公司债比较值得投资。候选人并需要在面试中报告(present
)自己的分析结果(约15 - 20分钟)。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3 位面试者在 case stud
y 和报告的差异。
- 面试者 1 号:
面试者1 号的 case study(结论是 C 公司较好)有很多细节、非常详尽,财务分析也非
常到位。不过有一个数据被我抓到有问题时,有点傻眼招架不住(据他说那是“唯一”非
从他自己的研究模型导出、而是参考第三方的数据)。
他对于目前新冠疫情对两间公司的影响分析也很精细,甚至包含了情境分析(scenario a
nalysis)。可以看得出来他花了非常多时间(当然目前待业中也有优势),也看得出来
他投资分析的经验,整体来说非常不错。
但过于仔细且直接跳到分析两个公司,反而让他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产业大方向,这点是蛮
可惜的。如果要打分数的话,我给他 85 分。
- 面试者 2 号:
面试者 2 号的 case study(结论是 H 公司较好)就没有那么令人满意。虽然说基本的
分析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缺乏一些进阶的资讯与洞察,不少研究公司基本面的重点都没
点到。而对于目前疫情对两间公司影响的分析还算不错,有点到重点。
这个 case study 有趣的是,即便在基本面的分析上,面试者 2 号认为 C 公司是比较好
的,但他更着重投资市场的“技术面”:由于 H 公司在他所分析的市场技术面上预期表
现较好,所以最后他的结论是要投资 H 公司。如果要打分数的话,我给他70分。
- 面试者 3 号:
面试者 3 号的case study(结论是 H 公司较好)也算蛮不错的。她首先从产业的结构切
入,再开始分析两家公司。基本的财务分析和疫情影响都算有照顾到,指示有不少地方相
对缺少了细节。但若以她所花费的时间(不到 20 小时)来看,这个 case study 算是相
当不错的。
此外,她还分析了不少“非财务相关”的面向,像是两家公司的数位行销(digital mark
eting)、创新(innovation)等等,这些短期看起来虽可能对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影响有
限,长期来看却可能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拼图。如果要打分数的话,我给她 80 分。
面试官看什么?接着又问什么?
说实话,这个 case study 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就算我心中已经认为某公司较
好,也不会认为提出不同结论的面试者就是错的。毕竟投资分析没有绝对的公式,每个投
资分析师也都有自己看公司的方法,所以 case study 最后的投资结论,真的不是重点。
我们进行这项测验,目的只是希望借由这个 case study ,来了解 3 位面试者在做投资
分析时的思路和逻辑,还有面对质疑和挑战时的应对而已。
因此,针对这个 case study ,面试官当然会有相对应的问题。一些基本简单的题目像是
:你这个 case study 投资结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如果有不一样的投资期间(investme
nt horizon)的话,你会有不一样的投资结论吗?
另外,也会问一些更为 general 的问题,像是:你是一个比较 top down (例如由宏观
趋势往下看产业和个别公司)还是 bottom up (例如由个别公司经营状况向上推导产业
动态)的人?如果你只有 10 分钟来分析一家公司,你会看哪些方面?
此外,因为这次的面试官都是资深的投资分析师(我是里面最菜的XD),所以都很爱问所
谓的 follow up question,面试者真的要小心回答问题,不然一步踏错,很有可能就把
自己困在泥沼里爬不出来了。
Presentation 的技巧
Presentation 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没有太多经验的面试者来说尤然。以我自己为
例,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因为缺乏 preseantion 的机会,所以只要有这样的场合,其
实都会蛮紧张的,表现可能也不够好。一直到最近这一两年随着年资增长,开始比较有机
会做 presentation,加上自己也进修了一些相关课程,才渐渐地培养出自信。
对我来说,presentation 要成功,最重要的要素只有两个:热情跟练习。所谓的热情,
是要让你的观众感受到你对这个主题的热情;而练习,则是确保你能有流畅的 presentat
ion,并且能够对自己所要发表的内容非常熟悉。为什么这些很重要呢?热情能让观众更
融入议题,流畅和熟悉则让你能够从容面对突发状况、或是意想不到的问题。
就 3 位面试者来说, 1 号跟 3 号都做得还不错且平分秋色。在 present 的时候可以感
受到他们的热情,整体的流畅度也还可以,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对问题的应对。不过这和
经验有关,也不需要太苛求。相对来说, 2 号的 presentation 就有点不行:语调平平
,让人感受不到他的情绪。对于自己报告的内容也显得不怎么熟稔,应对问题时亦有些闪
烁,其实有点可惜。
———————————————————————
动机、动机、动机
动机这件事,在荷兰企业的面试过程中绝对是一个闪不掉的重点。以我的公司来说,它也
是第一轮面试时面试官们必会着重的问题。但因为现在进入面试的第二轮了,所以我们并
没有着墨太多,不过我仍问了 1 号一个相关的问题:“你的工作经验中包含了股票分析
和债券分析,你自己比较喜欢研究哪一个领域呢?”
我会这样问,是基于我对他的认识(所以说,跟一家公司“很熟”,在应征该工作职缺时
未必只有好处XD),我一直觉得他是个“equity person”。而面试者 1 号不知道是不
是没有算到这个问题,有点措手不及而回答得零零落落,最后还被我同事亏了一下。
所以还是老话一句:在企业面试时,不管你是真心诚意还是虚情假意,总得准备一个好故
事来说明你为什么想要这个职位,为什么想在这个部门还有公司工作。如果没有准备好这
些问题的答案,要想顺利拿到工作,可能没那么容易。
问问题的技术
我在以前的文章说过,面试中问“好问题”,也是很重要的,而这次面试经验更验证了这
件事。(编按:请参考〈“最后,你有没有问题想问我们?”──跨国企业面试官,教你
7大面试提问法〉一文)
在面试尾声,我们通常都会问面试者有没有问题。 1 号回答:“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2 号问了我个人对 case study 的答案( H 或 C 哪间公司较好);3 号则是问我:“你
认为我在这个 case study 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对我来说,面试者 1 号一个问题都没问,是不及格的;面试者 2 号虽然问了个看起来不
错的问题,但坦白说也只是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答对”;而面试者 3 号的问题则显现出
,她其实不是特别在乎这次 case study 是否成功,但她希望能够借由这次机会,了解到
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心态,我个人是蛮赞赏的。
事实上,我自己在每次绩效考核的时候,也都一定会问我老板说:“你觉得我还有什么地
方可以进步的?”我认为这不但是时时鞭策自己的好方法,更是成为一个好的投资分析师
不可或缺的态度。
这一轮面试至此差不多已到尾声。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最后会选择哪一个面试者呢?
结果公布:
我们同事最后的讨论,环绕在 1 号跟 3 号身上(面试者 2 号很遗憾地提早出局了):
面试者 1 号的优势是优异的分析能力,加上是待业中的“即战力”,可以马上就位对部
门作出贡献;劣势是我们还是认为他比较适合当股票而非公司债的分析师,因此对他的动
机还是有点存疑。
面试者 3 号的优势是虽然没有经验,但在 case study 里她展现了不错的潜力,分析公
司的方法算贴近我们公司的习惯,动机亦比较令人信服;劣势当然是缺乏经验,需要有资
深的同事帮忙,加上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胜任工作。
结果,就如同很多留言的朋友们说的,因为这个职位是 junior 的,“经验”其实并没有
那么重要,我们看重的反而更是面试者的“动机”、“潜力”、“工作态度”,还有是不
是能够融入目前的团队。
因此,即便公司大老板觉得 1 号是即战力、可以马上就位较佳。在多方考量后,我们最
后仍决定录取 3 号面试者。
拉拉杂杂的写了这么多,不知道荷兰面试的“behind the scenes”,是不是跟大家想的
不太一样呢?
最后我想对目前正在求职或即将求职的人说,有时候能否录取一家公司,并不全然取决于
候选人“够不够优秀”。因为从主管或公司的角度考量一个职缺时,有太多因素“behind
the scenes”的面向了──就像面试者 1 号,我们也都认为他非常优秀,更绝对有办法
胜任这份工作,但最后因为上述的考量,只好对他说抱歉。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在欧美找工作想必更为困难许多。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相信自己,
保持正面的态度,并积极抓紧任何出现的机会。至于结果如何,就“做最多准备、抱最低
期待”地持续努力下去吧!
祝大家面试、求职都顺利。
作者: qooqoo123 (Qoo)   2020-05-26 21:25:00
推分享。
作者: moomin60129 (小玫)   2020-05-26 21:31:00
推分享 谢谢
作者: oxhill (Yuxing)   2020-05-26 21:47:00
很有趣谢谢分享
作者: threemore (船到桥头至楠梓)   2020-05-26 23:06:00
感谢分享
作者: oppi (toto)   2020-05-26 23:07:00
推分享 收获很多 希望有机会还可以再看到其他分享XD
作者: urbaby (ベル★°)   2020-05-26 23:15:00
推分享
作者: pinkbabyelle   2020-05-27 00:11:00
作者: laba5566 (最爱56家族 啾咪)   2020-05-27 01:18:00
这个才是有料的内容 上面那篇行销罐头文什么屁都没讲
作者: chia0712 (掐子)   2020-05-27 02:33:00
优文推推
作者: berrylicious (nom nom nom!)   2020-05-27 05:37:00
作者: pttdouble (多多绿)   2020-05-27 07:06:00
Push, 专业有料有组织有礼貌且大方分享
作者: chiehdis (chiehhime)   2020-05-27 08:32:00
推,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mscutechu (think before ask)   2020-05-27 09:22:00
想问因为感觉这样的面试思考应该每个都是这样吧?因为后面有说荷兰,想问lz是觉得哪部分是荷兰最特别的
作者: jeffraptor (++ride on++)   2020-05-27 09:29:00
谢谢分享,超详尽!
作者: brian8110080 (Goal)   2020-05-27 10:26:00
感谢分享
作者: Charles8 (查理斯)   2020-05-27 11:32:00
感谢分享
作者: x013x (013)   2020-05-27 11:57:00
作者: chocopie (好吃的巧克力派 :))   2020-05-27 12:39:00
很有趣的分享
作者: fysu (fysu)   2020-05-27 13:12:00
推 感谢
作者: wintercoldb (balance)   2020-05-27 15:32:00
推! 好文
作者: annie840817 (姜)   2020-05-27 16:29:00
获益良多!感谢分享~希望有更多面试官视角文><
作者: cucat (cucat)   2020-05-27 21:02:00
感谢好文
楼主: evilviolet (梦中人)   2020-05-27 21:16:00
我个人其实没有太多在台湾的面试经验,但我觉得荷兰这边真的很重视“动机”,特别是对资浅的人,另外面试常常都是整个team的人面过一轮,因为也很在意“化学效应”。还有一个有趣的文章里没写到,“兴趣”也是在荷兰面试几乎必问的一题XD
作者: arashi0702 (queena)   2020-05-27 21:19:00
推分享
作者: Hori (把辣拔八巴7)   2020-05-27 22:41:00
推分享
作者: hiarpu (up)   2020-05-28 04:09:00
作者: shizz (吃不到罗卜的驴子)   2020-05-28 09:06:00
非常深入,获益良多!感谢分享!
作者: k3nt (k3nt)   2020-05-28 09:27:00
Push
作者: belindazo (矛矛)   2020-05-28 10:10:00
好有趣,谢谢分享!
作者: EEQQ102938 (EEer)   2020-05-28 13:02:00
推推
作者: zjacky (煞气a腾)   2020-05-28 18:23:00
作者: chasefrank (Chase)   2020-05-29 03:30:00
精彩
作者: kukukuku   2020-05-31 05:40:00
感谢分享
作者: anarchy   2020-06-01 15:10:00
推好文
作者: nash73 (交错而过的人生)   2020-06-02 14:41:00
感谢分享
作者: wind5030 (Vannesa)   2020-06-02 22:19:00
好文章,谢谢分享!
作者: wookashaka (呼嘎虾嘎)   2020-06-02 23:01:00
谢谢分享
作者: lanewchen (你说什么)   2020-06-03 00:27:00
谢谢分享!
作者: ADEMAIN (阿德门)   2020-06-06 02:08:00
推!
作者: Holerabbit (穴兔)   2020-06-07 19:52:00
谢谢分享,内容深刻推
作者: Lancy2750 (惣ノ兰ミダ)   2020-06-08 02:51:00
推分享
作者: cooper76 (看见蓝色海豚)   2020-06-08 06:33:00
推分享
作者: nchuTim (Tim)   2020-06-15 06:45:00
感谢分享
作者: Pudinmilktea (milktea)   2020-07-02 15:47:00
作者: bearsteak (熊排)   2020-07-22 22:54:00
好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