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witch发表会心得

楼主: aqtbb255148 (山羊反黑箱)   2017-01-13 16:56:32
https://youtu.be/1ti9rFafwTw
这是本次发表会的影片
以下是我个人的小小心得~
骗骗p币~还请各位大大观众不要鞭的太大力
看完任天堂Switch 的发表会影片后
姑且先不说其硬件规格
光从这项产品几个月前发表的宣传影片
就先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Switch的巧思
结合了掌机跟家用主机的诸多优点
让家机=掌机;掌机=家机
打破了我个人至今对掌机及家用主机的看法
且让我感觉最深的,应该是
我!终于可以不用买
“两个一样的游戏,但是是不同的版本”
“两个一样的游戏,但是是不同的版本”
而这个说法最大的范例就是Ps4及Psv了
但回归到现实面
在“手机游戏仍然是主流且对手Ps4的强力独占”的现今市场下
尽管任天堂在主机设备开发上又开创新的一页
但在游戏软件这块真的有点令人担忧
即便卡普空的Monster Hunter 魔物猎人
现在几乎还是给任天堂,但谁能确定他不会再次跳槽?
自己本身知名的马力欧系列、萨尔达传说、卡比之星、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神奇宝贝等游戏还可以撑,但看看WiiU的销量与崩坏
其游戏是任天堂的金字招牌吗?已经不是了
玩家近年来大多聚集在PlayStation的族群
这是我的观察
至于这个游戏机的未来
在2017年3月3日(日本女儿节)上市时
我想应该就可以见真章了
而我对这台游戏机是非常期待的!
(不谈Xbox One...是因为X-one的游戏我不喜欢,唯一知道的仅剩360当时的辉煌,它现在除了Kinect、最后一战,还有主机能够同时连结其他多媒体的优点外,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题外话,One现在一台还蛮便宜的跟二手
现在二手Wii真的多到~到处丢到处卖耶
可见当时的销售成绩多么惊人
可见当时的销售成绩多么惊人
-以上-
作者: ryoma1 (热血小豪)   2017-01-13 17:26:00
老卡唯利是图的,只要衡量NS有赚头肯定会继续出的www
作者: segio (初华)   2017-01-13 17:29:00
台湾没代理就不用期待了.
作者: jacktakuya (Takuya)   2017-01-13 17:41:00
capcom每个平台的初期都会支援一下 卖不好的主机他后期就不会继续出游戏
作者: danadanad (大笨猪)   2017-01-13 18:14:00
只有家机玩家才聚集在PS4 但游戏销售量还是掌机最强https://goo.gl/itHaxT 2016前20强几乎都是3DS
作者: garyboy1111 (冈山打野最后希望)   2017-01-13 18:48:00
游戏卖的好的都还是掌机 而且还是任天堂
作者: gawein (GAWEIN)   2017-01-13 19:51:00
看会不会冒出要求你拆摇杆两手拿然后用上包括SR、SL的所有按键的白烂游戏www
作者: bben900911 (Ben)   2017-01-13 20:14:00
个人觉得NS很适合玩MH就是
作者: Giovani (Giovani)   2017-01-13 20:40:00
魔物猎人一定会有NS作 除非任天堂真的要搞3DS后续机
作者: twdvdr (风中的一粒沙)   2017-01-13 20:59:00
魔物猎人会不会有NS版要看任天堂跟老卡怎么谈吧
作者: bestadi (ADi)   2017-01-13 21:05:00
作者: Giovani (Giovani)   2017-01-13 21:21:00
未来老卡不出NS版 也没得出了 掌机只剩一家
作者: cobashi (阿钢)   2017-01-13 21:23:00
希望港台同步上市,就不用买贵森森的水货了…希望港台同步上市,就不用买贵森森的水货了…
作者: Giovani (Giovani)   2017-01-13 21:26:00
MH回去出家机版 销量最少砍掉75%以上
作者: hoos891405 (我也许把你忘记)   2017-01-13 21:49:00
MH人物实在太丑了,回家机可能被砲死
作者: yosecomplex (Yose)   2017-01-13 21:54:00
不锁区好,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下载版游戏是否跟帐号,不要跟现在一样跟主机就好了
作者: nightscape (会长之路~)   2017-01-13 22:40:00
我想问1.U卖得差但老任有因此在家机赔钱?2.依ds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家机的U老任怎无法驾轻就熟?我当初非常看好U说= =
作者: joshua781021 (youren)   2017-01-13 22:58:00
失去三厂支持 这次回归一个萤幕 三厂要移植要开发新作比较简单
作者: yaiwuyi   2017-01-13 23:28:00
日本家机市场很惨阿…所以PS4才会几乎每款大作都有中文化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01-14 00:10:00
U的问题可能是概念太复杂,然后游戏太少(三厂不愿为U特化)老任都有首发后空窗期太长的问题,唯Wii靠Sports撑得久但WiiU过完年末商战就一整个摔到谷底去
作者: hitsukix (胖胖)   2017-01-14 00:22:00
当初U不被看好的点最明显就那个Pad了吧
作者: joshua781021 (youren)   2017-01-14 00:26:00
没有移植作可以捞点钱 支撑不了新作开发资金任天堂又强制要求 U的平板功能要用上 三厂兴致缺缺
作者: leamaSTC (LeamaS)   2017-01-14 00:41:00
有啊...Nintendo Land 当初的展示画面也是这游戏...
作者: VICGecko (VICGecko)   2017-01-14 01:19:00
8楼任天堂新IP,ARMS
作者: lic13 (哈利波特张)   2017-01-14 08:55:00
市场结构在变 现在学生族群不买掌机了
作者: bestadi (ADi)   2017-01-14 08:59:00
学生都玩手游 出了社会才会买主机 但成为社畜又没时间玩
作者: KevinR (Kevin)   2017-01-14 10:04:00
笑死人了, 哪家公司不是唯利是图的, 又不是搞慈善...
作者: ARX888 (LAEVATEIN)   2017-01-14 11:02:00
ps4独占有任天堂强力? 要是zelda去年出那GOTY就不是秘境4啊...不对 去年GOTY也不是秘境4 就算zelda没出......我记错了 都是造神运动害的 哈哈哈...= =
作者: winzz123 (小黄)   2017-01-14 11:09:00
反正台湾破9000我是不会买单的
作者: hitsukix (胖胖)   2017-01-14 11:25:00
故得证,如果ZELDA年年出,年年都拿GOTY
作者: skoyeee (加藤家的贤婿)   2017-01-14 11:56:00
老任没救了
作者: logen (前しか向かねえ)   2017-01-14 12:01:00
其实若可以买WIIU的游戏VC 一机两吃的价值会比较想买
作者: hitsukix (胖胖)   2017-01-14 12:37:00
如果WiiU的强作都能在NS上再版就会买NS了 没买WiiU
作者: msun (m桑)   2017-01-14 12:41:00
WiiU上的游戏应该会被拿来当NS强作空档的垫档游戏吧像是mario maker拿来垫档就不错
作者: rox999 (阿承)   2017-01-14 22:04:00
这台有触控吗
作者: ryoma1 (热血小豪)   2017-01-14 22:21:00
有~电容多点触控
作者: a23962787 (不擲骰子的貓)   2017-01-14 23:17:00
终于不是电阻式了?
作者: dreamnook (亚龙)   2017-01-15 10:35:00
U的问题我觉得有1) 还有额外本体 2) PAD太重3) 挂名WiiU 会让人以为这是Wii的衍生产品还有额外本体绝对是最麻烦的 代表他根本不是pad充其量是个tvDSpad部分又很不方便, 那剩下只有吃本家game了
作者: MPSSC   2017-01-15 11:37:00
轻游戏最强??手游已笑不语
作者: nightscape (会长之路~)   2017-01-15 13:27:00
谢谢d大分享,但我还是卡在ds三厂也发挥的很好(虽然不一定有太大创意)但搬到U就不行这点还是无法通透,都是一个上萤幕跟触控下萤幕?而且对家机而言pad无需携带体积重量造成的不便有限啊?
作者: dreamnook (亚龙)   2017-01-15 15:20:00
ds有携带的优势 WiiU没有 而WiiU需要Pad才能玩重量就会成为负担U不是游戏的问题 而是硬件本身就不太好U上面的好作品还是有的 零5 魔兵2 超马制作大师等
作者: dragoni (风干福橘皮)   2017-01-15 22:03:00
老任有本家GAME就赢啦
作者: yilinmilk (笨蛋)   2017-01-17 22:24:00
请问台湾会卖吗?还是只能买水货 ?
作者: game721006 (Simon)   2017-01-19 19:58:00
台湾如果归香港任天堂负责范围就会卖,否则只有水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