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niseema.tsai/posts/1020347291440620
~‘整部影片中他脱下僧衣,换上俗衣,又脱下俗衣,换上僧衣,他折腾了大半辈子,最
终还是在那个转角处,痛不欲生;琶玛自始至终在红尘,坚定面对自己的欲望,从容应对
每一个“无常”;谁才是被相所惑?谁才是真正的修行?’
钟丽缇版《色戒》的导演是印裔法国籍导演宾楝ケ菕A
他也是一位修行者,为这部影片准备了长达七年之久,
原本的标题是《Samsara 》,中文翻译成《色戒》,
或许按照梵文翻译成《轮回》会更贴切一点
他让故事的一开头便直指人性:
一位完成了3年3个月3天“本尊闭关”、深得师父真传、
颇具活佛赏识的喇嘛——达世,遇见了让他魂牵梦绕、
欲罢不能的农家少女——琶玛,在遇见那个致命诱惑之前,
你可能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与世无争,
你可能自诩修行已达六根清静、超然物外,
然而,当那个诱惑迎面而来,就在你伸手可及之处,
甚至对你莞尔一笑时,你的修行在哪里?你的心又去了哪里?
达世是藏地小有成就的修行者,师父的众徒弟都以他为榜样,
转世活佛都亲自为他颁证,只因年纪轻轻的他完成了
长达3年3个月3天的“本尊闭关”修行。
那是在喜马拉雅的高山上,一个超然世外的洞穴里,
达世不吃不喝,如如不动,
用他的修行证明了他已然“转凡入圣”。
师父和众徒弟用引磬唤醒出世的达世,将他蒙上眼睛带出山洞,
来到河边,这条河先后出现了三次,
次次都喻意著达世的人生转折,为他剪去指甲、修去长发、
擦洗身体、换上僧衣......一直被他圈养的狗,
围绕着穿上僧衣的他,欢喜地直吠。
此时的达世甚至已然忘却了如何行走,如何吃饭,他睁开眼睛,
看见一块石头上写着一句话:一滴水如何永不干涸?
他茫然地看着这句话,师父赞他说:达世,你去得太尽了!
但是,就是这位“去得太尽”的喇嘛在回到寺庙后,
作为一名20岁男人最原始的情欲开始苏醒萌动!
在隆重的舞蹈祭典中,达世无意瞥见授乳女子的柔润乳房,
竟呆立在现场,而后在参加村庄的丰收祭上,
遇见了年轻貌美的琶玛(由钟丽缇饰演)后,
终至一发不可收拾,导演在两人相见的画面上,停格了很久,
特写了钟丽缇红润、肥厚的性感嘴唇,意相的张力十足。
异性相吸,阴阳交合,本是天地万物滋长繁衍的基本定律。
但修行者的首要戒律是禁欲,达世即使能够独自闭关禅修3年多,
却也抵挡不了这修行的最大难关。从此,他魂不守舍、
夜夜春梦,就连师弟也为他半世的修行流下了眼泪,
这时,师父来到他的面前,让他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一个高山,高山上的一位老僧守着一幅图,
这幅图乍一看是“春宫图”,就在达世茫然时,酥油灯烛影一照,
“春宫图”变成了“白骨图”,达世愕然,老僧展示给他一句话:
任何你遇见的,都是修行处!
你以为看过“劝世春宫图”的达世开悟了,放下了?
错,他回到寺庙,对着师父,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达世:释迦牟尼在29岁前,仍过著世俗的生活。
但我从5岁起,就过着他遁世后的苦行生活。为什么?
师父沉默。
达世:我们怎知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世俗生活引起的?
阿普(师父的名字),严守僧人的戒律之后,
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呢?我们发誓禁欲,
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释迦牟尼曾说过,
你不应道听途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
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以真正学习,
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这段极妙的台词表达了天下多少修行人的疑问?
注意,达世不是没有修行过,相反,他是5岁就出家,
修行极高的喇嘛,但是,他没有看见严守戒律后的自由;
他没有看见闭关苦修后的解脱。于是,他才问:
佛祖在出家前,是一个坐拥天下、后宫粉黛三千的太子,
他难道不是看尽繁华后才看破红尘?
所以,他认为:“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面对色欲,拥有过才可放弃;面对物欲,拥有过才可放弃;
面对成功,拥有过才可放弃...如果未曾“拿起”,又何谈“放下”?
但是这看似真理的结论,到底是欲望的借口,还是修行的路径?
导演将这个问题赤祼祼地展现出来,而电影中的男主角
达世的选择是:放下半世修行,踏入名色红尘。
他来到了当初那条河流前,换下了僧衣,穿上了俗衣。
穿上俗衣后的达世,就连那只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狗都不再认识他,
陌生地嘲他狂吠了两声,便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尽管惴惴不安,但达世还是以农工的身份回到琶玛家,
找到了琶玛。达世没有想到,琶玛看着为她还俗的自己,
带着责备的语气告诉他: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安慰你一会儿。
受伤的达世盯着琶玛的眼睛:真的吗?如果是真,
我会在日落之前离开。而在日落之前,琶玛选择了来到树林,
就在丛林山野间,两人紧紧相拥...
达世终于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欲望——色欲,从此以后,
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尘世生活,而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
尽管有父母的阻挠、有琶玛未婚夫的出现,
达世和琶玛最终还是结了婚,婚后甜美,
不久便有了一个儿子——达世的爱欲满足了;
达世成为琶玛家的重要支柱,而他揭穿了收粮人的秤有假,
导致收粮人气愤而去,不肯认命的达世自己去了镇里卖粮,
却没想到换回了第一桶金——达世的物欲满足了;
达世渐渐成了农场主,雇佣了许多仆人,生活越来越惬意,
而在众多仆人中,更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印度女人
看上了身为农场主的他——达世的名欲也满足了...
但是,生活就是无常的,这点,达世早该知道。
就在又一年的丰收时节,仆人们都来到时,
达世家的粮仓起了火,一半的粮食消失在火光中;
达世找到了收粮人,认为是他报复自己放的火,
气愤至极的达世一脚向收粮人踹去,却没想到最后是
自己被暴打扔了出来,收粮人蔑视地看着达世,说道:
“这里没人会报复,成熟点儿。”倒在地下的达世呆若木鸡;
受伤的达世休息在家,琶玛前往镇上卖粮,这时,
印度女人走进了家门,与达世相拥在一起,
就在达世盯着一丝不挂的印度女人时,
外面响起了琶玛回家的声音...
看到这里,你会问,这还是那个完成了“本尊闭关”修行的喇嘛吗?
在名利场中,他的贪、嗔、痴、慢、疑全都暴露出来,
而且爆发程度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没有修行的在家人。
是的,如果你怀疑,那这正是导演展现给你的第二个疑问:
修行到怎样的境界,才能证明你真的不会被欲所奴?
还是说,你之所以敢宣称自己无欲无求,
只不过是你未曾真正走过红尘?
达世就是个“人”,“人性”在他身上充分展示,
这也许戳痛了你的心,但这才是“人”。
好在,“无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老师。在“无常”中,
达世失去了自己创造的农场,并在被人暴打中看见了自己的幼稚;
继而他又在与印度女人的茍且中,看见了自己的猥琐。
达世终于开始反观自己的红尘生活,
尽管琶玛从来没有质问他什么,
他还是一言不发地独自走向了山坡高处,
茫然望向自己走来的地方。就在这时,
师弟带着师父临终前写的信来了,
信中的话瞬间让达世泪流满面:
我知道我的业仍未完,我会再次轮回,我们会再见面。
或者届时你能告诉我,什么比较重要,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这是导演抛出的第三个问题。
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多少次我们站在十字路口,
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往前一步还是后退一步?
人生往往看起来,往前一步,鹏程万里,可谁又知道,
一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等待你的不是万丈深渊?
如果你也认为自己是个修行者,你的选择又会是什么?
读著这句话的达世,终于醒悟这一切不过是场空折腾,
而他当下的选择是:抛开俗世,再次回到那条河流中,
脱下俗衣,换上僧衣。
如果影片到此为止,那麽导演对于众多问题的回答便是:
不管如何折腾,出家才是最终的正确途径。
但是错了,导演并非如此,自始至终,
导演都没有对任何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倾向性的答案。
相反,就在达世回到寺庙的路上,琶玛出现了,
而琶玛的一番话再次让达世痛不欲生,无法决择。
琶玛,是导演在整部影片中设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众多影评都将她仅仅归为“诱惑”的载体,“色相”的呈现。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她就是一个败笔,
一个仅仅为了完成诱惑而存在的道具。
然而实际上,琶玛的身上展现出的,是另一条修行之道,
是在家人的修行之道,是不逃避红尘、不规避欲望、
不指望救赎、不幻想完美的修行之道。
对于“爱欲”,琶玛从一开始遇见达世,就不遮掩,不纠结,
当她发现达世居然为了自己还俗时,她没有逃避,
没有害怕,勇敢承担父母认为的“丢人现眼”的选择。
爱欲是可怕的吗?还是我们成人的规则、
我们成人的戒律赋予它“可怕”的象徴?
导演用一场我们世俗人常会遇到的场景,突显出了这一问题。
晚上,达世和琶玛接吻时,幼小的儿子醒了过来看着爸妈,
我们来看看修行过的达世和未修行的琶玛完全不同的反应:
达世看着儿子,认为不该在儿子面前表现爱欲;
琶玛却轻轻抱住达世的头,让他专心看着自己;
达世尝试继续接吻,幼小的儿子看着恩爱的父母甜甜睡去了,
可是达世还是停了下来看着儿子,琶玛问:儿子有什么问题吗?
达世却答:不该在他面前这样做,
而这时,儿子明明已经甜甜睡去。
一个是看着父母的行为沈沈睡去的孩子,
一个是担心自己的行为纠结不堪的父亲。
面对人性,琶玛和孩子都是自然的,
唯独这位有过修行造诣的达世,再入红尘时却是不自然的。
他出世时惦记着红尘,入世时惦记着戒律,
从没有一刻自在过;从没有一刻懂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
再来说“无常”,达世发现自己尽管拥有了琶玛,
却还是对印度女人动了情欲,
达世表面上是个禅定功夫甚深的喇嘛,在佛寺里苦修了15年,
但他内心纷乱,处事格格不入。他深受寺院戒律的綑绑,
但他守不住情欲戒,和女仆私通作爱,多年被灌输的戒律,
反成了处事上的大框框,显得处处别扭。
反观女主角琶玛,虽只是农村姑娘,但她敢于主动追求爱情,
毫不扭捏;他待人以诚,宽厚仆人;他相夫教子,明于世理;
他投入生活,性情恬淡,乐观又快乐。
她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满足地活着,如此而已。
生活中,达世和孩子说,外面很冷,并禁止孩子外出;
琶玛主张不要过分保护,让孩子被冻了以后,
自然就知道外面很冷了。
琶玛在水边教导孩子,一根枯枝在水里,最后会怎样?
她引导孩子思考,万物最后都流向大海的道理,
也为玛尼堆石头的疑问,提出了答案。
影片最后最为深刻的一段对话。
再次穿上僧衣的达世离开了家,在他走向寺庙的途中,
琶玛出现,而两人停在的位置,恰恰是一个转角处,
前面是寺庙,是出家,而背后是回家,是俗世。
琶玛:耶输陀罗,听过这名字吗?
释迦牟尼,所有人都认识他,可耶输陀罗呢?
耶输陀罗嫁给释迦牟尼,她非常爱他。
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她和儿子,他们正熟睡,
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
耶输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助他们,
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
或许耶输陀罗想过离开释迦牟尼和儿子。
我们怎知道耶输陀罗,在释迦牟尼离开后没有愤怒?
没感到寂寞痛苦?谁会想起她?
达世(跪下):琶玛...
琶玛:当儿子路荷不断问她同一问题,父亲在哪里?
她怎样回答?她怎告诉他?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独去?
只有男人做得到。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
达世:琶玛,带我回家。
琶玛(把钵和佛珠丢给达世):达世,若你渴求佛法,
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
在今生,这副躯体。(飘然离开)
琶玛离开后,达世看到了石头背面的那句话:
让它流入大海。达世痛苦至极,蜷曲在转角的地下..
琶玛是智慧的,她用这一方式告诉达世,
人在尘世,宛若浮萍,洪流之中,我们或沈去,
或摔碎,或折断,或腐烂,或被困,
但我们的归宿都只有一个:流入大海!
纠结是没有必要的,伪饰是没有必要的,逃避更是没有必要的,
只有面对,不管是外在的挫折还是内心的欲望,
只有面对,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
所有的选择都需要一样的面对,
而最终的归宿都只有一个:大海!
导演是大胆的,影片就此结束了,导演正是通过琶玛的这段话,
将最后的问题抛给了观众:出家还是在家,
哪条路不需要艰苦卓越的修行?如果说悉达多选择的路是修行,
那麽耶输陀罗所经历的难道不是?
整部影片中,达世脱下僧衣,换上俗衣,又脱下俗衣,
换上僧衣,他折腾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在那个转角处,
痛不欲生;琶玛自始至终在红尘,坚定面对自己的欲望,
从容应对每一个“无常”;谁才是被相所惑?谁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最终琶玛告诉达世,也是导演告诉观众:
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
如果你自认为也是一个修行者,你的选择是?
悉达多对耶输陀罗有没有爱?有,当然有!
悉达多是否决绝离开了耶输陀罗,去追求佛法?是的,决绝!
悉达多的爱情是不黏着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他没有纠结,
没有牵绊,选了就是选了,坚定走下去。
而电影中的达世不是,他出世时想着琶玛,入世时想着佛法,
他要“拥有过才放弃”,他要“不负如来不负卿”,而到头来呢?
我们多少自称修行者的人,
在期盼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从容来去”?
而这,难道不是最致命的“黏着”,不是最致命的“贪痴”?
“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
山洞里无名禅师展开的卷轴,
上头那句话:“任何你接触的,是学道之地”,
应该是本片所要表达的真正奥义吧!
或寺院,或工作,或家庭,或生活,何处不是修道之地?
作者|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