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10-1 林慈淑 历史科/社会领域教材教法

楼主: ntuedusa (台大教程学会)   2022-01-25 20:27:24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10-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林慈淑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历史科师培生,需先修教学原理或课程发展与设计
δ 课程大概内容
上课教材为一本老师翻译的书,是他在英国的老师写的。
学期初以这本书为内容讲授,一个章节会很详细地讨论讲很久,
整学期基本上只用到前三章
课堂互动以问答为主,问题很微妙,
近似史学导论会讨论的问题 (ex:历史的价值在哪里?、过去是否有真相?)
期中开始课堂报告,题目是教科书分析,以两页以内的内容作细部分析,
希望指出课文叙述方式有什么问题,
或对照现行历史研究找出课本叙述可能造成误导、过时之处。
期末设计一个教案,依照期中报告选定的范围,设计一个教案,
找资料让学生阅读,与课文对照。
要说明这些资料能如何帮助学生思考,实际教学时要如何提问等。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3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Sam Wineburg著,林慈淑等译:《历史思考大未来》
(台北:三民,2020年4月)
(只会用到前三章,建议扫描即可)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讲述、常有问答讨论、同学报告
上课前会有指定阅读范围,但份量不多,通常只有2-3页。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没有明说评分项目
平时上课表现、期中、期末两次报告,
(报告的不错老师会推荐去读书会做报告,但应该跟评分没关系)。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作业有期中、期末的报告,以及读书会心得
交作业很自由,没有缴交期限,
学期结束前缴交即可(缴交方式为传脸书讯息)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修过历史系的课就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这学期没有公告课纲与评分标准,不确定会不会特别重视出席
只有开脸书社团做为联络平台(没有开ceiba或cool)
迟到或缺席可能会让课堂有点尴尬(人很少)
有时会调整为成线上上课,并延后上课时间(从18-20上课延后至19-21)
Ψ 总结
历史科师培生避不掉,认命吧@@
内容跟老师开的另一堂课社会领域概论内容差不多、精神类似,
讨论的问题很接近。
上课时建议抱着开放的心情讨论,有点像在复习史学导论,
提出意见老师都会很开心并且给予回馈。
期中期末为教科书分析,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琐碎,
但做了后会发现教科书作为学生第一手接触的材料,
其重要性仍是不可忽视的。
自己找资料比对教科书叙述,不失为作为教师的准备。
老师希望修课同学发言,
课堂后半段可能会请前段较少说话的同学发表意见。
认真准备上课仍有收获,但不建议想深度探讨历史课本的同学来修课,
因为课堂人数少,能接触的议题少,很难掌握历史课本全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