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9-1 王秀槐 辅导原理与实务

楼主: tommy132336 (tommy)   2021-01-21 23:49:20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9-1(代po)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王秀槐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教育学程。非教育学程学生可修-限7人,教育方法课程。
δ 课程大概内容
会先学习基本助人技巧、四种咨商理论、接着各组选一个议题探讨(小组
报告)、学期间会有三场演讲、期末带期中选的那个议题的主题式辅导活
动 (小组报告)
来自课程大纲之课程概述:
本课程目的在培养未来中学教师基本辅导素养,包括:了解助人咨商历程
与技巧、探讨青少年辅导议题、掌握辅导策略方法,以及进行班级团体辅
导的能力。课程兼顾理论与实务,透过影片欣赏、技巧练习、议题探讨、
个案讨论、专题演讲、实地学习、方案设计,俾使修习者掌握辅导的核心
理念与策略,
培养有效协助未来学生发展潜能、预防及矫治学生不适应行为的能力。
来自ceiba课程内容:
第1周 课程介绍及辅导基本概念
第2周 助人技巧(1):历程、专注倾听
第3周 助人技巧(2):同理、反映重述
第4周 助人技巧(3):提问、自我揭露
第5周 助人技巧与辅导实际应用
第6周 咨商理论(1):行为疗法
第7周 咨商理论(2):现实疗法
第8周 咨商理论(3):理情疗法
第9周 咨商理论(4):阿德勒疗法
第10周 青少年辅导议题探讨(1):1-3组
第11周 青少年辅导议题探讨(2):4-6组
第12周 青少年辅导议题探讨(3):7,8组,小组讨论期末预防性方案
第13周 中学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处遇之道
第14周 三级预防与教师辅导职责
第15周 导师班级辅导
第16周 期末小组报告(1):1-4组
第17周 期末小组报告(2):5-8组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老师 3.5颗星
助教 5颗星
老师好像对教材不太熟悉,感觉助教比较清楚这学期要做什么。
不过老师很愿意听同学的想法,上课满自由的。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无,老师会把上课内容印成一本学习手册。
*[33m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会讲解投影片,花很多时间小组讨论和练习,偶尔课前要阅读东西
以小组进行很多活动,如助人技巧练习等等。
老师基本上不太会管大家上课在干嘛,满自由的。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1. 课堂参与 10% 出席状况、参与状况
2. 小组部分 50% 青少年辅导议题、班级辅导方案
3. 个人部分 40% 电影心得、助人技巧、咨商理论
等第还没出来不知道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以下来自课程大纲:
(一)个人作业
1. 心灵捕手电影心得 (5%)
2. “咨商理论案例”学习单 (15%)
3. 同理技巧运用或自我受辅心得报告 (20%) 有三种可以选
(1) 同理技巧练习心得报告:
作法:应用课堂所学之专注、倾听、同理、(探问、自我揭露)技巧,尝
试与身边的人(同学,朋友...),进行“至少 2 次”面对面谈话。
每次谈话均作纪录,整体完成后撰写心得与反思报告 (书面报告 1500字以上)
(2) 自我受辅心得报告:
作法:至台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其他校外辅导机构接受咨商,
与辅导老师或其他有咨商师证照之专业助人者进行“至少 2 次”面对面
会谈。每次会谈均作纪录,整体完成后撰写心得与
反思报告(书面报告 1500 字 以上)
(3) 访问受辅经验者之心得报告:
作法:访问有接受过专业辅导者(心理治疗或是咨商师等),从“为什么
寻求专业辅导?”(WHY)、“主诉问题是什么?”(WHAT)、
“咨商师给你的感觉和帮助是什么?”、“咨商师如何帮助你?”(HOW)
“认为是否有帮助?为什么这样觉得?”等角度切入,
帮助受辅经验者进一步厘清自己寻求辅导的原因和动机,
也将课堂所学之助人技巧,与受辅经验者之经 验相互比较并提出反思。
* 访问时长至少两个小时,或是两次以上。
(二)小组作业
1. 导师访谈(2 小时实地学习时数)
2. 期中辅导议题探讨报告 (20%)
3. 班级辅导计画 (30%)
(三) 课堂参与 (10%)
没有考试。作业的话个人部分有回去看文章写心得,小组作业的话是要一起
讨论准备教案、还要找学校老师访谈。
对于三选一的个人作业,我对这个作业有很大的意见,每一个选项都很有
问题。我觉得去心辅中心聊聊(第一个选项)和找有去过心辅中心的聊
(第二个选项)这两个都不应该是和第一个选项同一个地位的选项。
因为自己去心辅中心会有一点“硬要”的感觉,
作为一个作业实在有值得讨论的地方,他可能有它的好处,
还是有一点点占用资源的感觉。而第三个选项总觉得会有点敏感。
第一个选项我觉得怪的地方是,如果跟别人说“我要聊聊,
但我是在做作业”让别人知道你在利用他做功课,身分有点奇怪,
到底是在以朋友身分聊天还是是在做作业。
对于很少聊这种议题的朋友来说对方可能会觉得,我为什么要跟你讲,
问题又不会解决。
或是帮助的对象想法太过理性,后面会变得不是在使用助人技巧,
而是在辩论,对方可能觉得自己有一套思考系统,
在还没了解他的思考系统之下无法达到他问题的症结点,
也没有办法好像可以帮助到他。这种时候感觉帮助别人比较需要的
是一个清晰的头脑,而不是助人技巧。
这项个人作业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怎么做实在是很困难,
或许可以改成回去访谈辅导老师,请他分享过去访谈过的案例等等。
团体报告的部分,在报告前没有很明确的知道这个报告具体要做什么,
所以一开始会不知从何下手。
那一张课程大纲太杂乱,也没有明确点出这堂课有期中报告和期末报告
,导致一开始不知道有两个。
咨商理论学习单也是用一个看不懂的名称,所以一开始也不知道
要做什么,指示可以更清楚一点。
例如“看完书的章节后写心得,要印出来。”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每节课都要签到,没有严禁迟到。
不用基础,但你可能需要有很多故事,
因为上课小组练习常常要分享故事。
推荐要修的可以找朋友一起来修,因为前半学期会一直分享故事。
但又因为异质性分组的关系,
如果是跟一开始不认识的同学一组,分享故事可能就
只能分享比较浅的故事。
老师个性很随和、认真,满尊重学生意见、也很愿意听大家的意见。
对学生满好的,会给大家很多正回馈,也很free。
不过偶尔会有让人一言难尽的情况,老师感觉得出来是想要认真上课,
只是表达方式很奇怪,例如讲出成语前面三个字,
叫我们接第四个字。e.g. 多愁善...要大家接“感”。
还会突然问很深入的问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从何答起,
有时上课会有很多语助词。
加签习惯:助教负责处理的,看年级加签,有教程优先,
这学期后来好像全签。
Ψ 总结
整体而言还不错,会学到一些很实际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东西,
也会真的练习到,在学咨商理论时也开始会对同一个
个案有不同切入点去看他,对当导师很有帮助。
课程中满多练习机会,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应用出来。小
缺点是人数有点多, 教室偏挤,人少一点的话学习效果
感觉会更好(36个人,一组6个差不多。)
作者: lamba4heng (蓝巴)   2021-01-22 21:19:00
推评论个人作业那段。第一项作业像出卖向我倾诉的好友王是个好的辅导老师,很会鼓励同学。缺点是不太会教书
作者: jung9730217 (jungc826)   2021-01-30 17:21:00
蛮喜欢老师的辅原 个人觉得还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