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9-1 胡振国 金氧半电容元件

楼主: daniel08888 (DH)   2021-01-17 00:43:58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9-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胡振国 教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电子所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撷取自第一堂课的内容大纲)
1. 金氧半物理
简介、半导体物理、MOS能带图、偏压效应
2. 金氧半电容特性
简介、低频CV、变频特性、少数载子响应模型、实验观察
3. 接口陷阱特性
电导方法、电容方法、Gray-Brown 方法、暂态电容方法
4. 硅与氧化层特性
硅型别与深空乏、硅掺杂浓度、硅少数载子寿命、氧化层内部电荷、界面位障、功函数差
、平能带电压、氧化层电荷注入与抓陷、氧化层崩溃
5. 金氧半场效电晶体
二端MOS结构、三端MOS结构、四端MOS电晶体、短通道及窄通道效应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真心喜欢MOS ★★★★★
觉得Neamen写得不错但想了解更多 ★★★★★
觉得Streetmen中公式由来不清楚想了解更多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教授的手写讲义,基本上是以下两本书对应章节的重点摘要。学期初会不定期发、CEIBA
上没有电子档(或者说没有CEIBA)(但不代表不存在啦,我也不知道有的人怎么有的XD)
MO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E. H. Nicollian)
Operation and Modeling of the MOS Transistor (Yannis Tsividis)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教授利用PDF电子档上课,上面会有隐藏版的笔记,是为了大家更好理解的说明,说是有
来的人的限定福利xd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很扎实、甜。作业30% 期中期末各35%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我觉得教授的考题计算的几乎都是作业的内容(要记忆的公式真的不多,但教授会特别说
哪个不记可惜之类的。)作业一定要会写最好是自己写。其余的话(几乎都)是上课过程中
会明示暗示。
今年作业一二都有画图的部分尤其作业二,手绘不是不行但教授会要求带点而不是随便画
趋势,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用电脑比较好(教授课堂中还会提到以前读博班时画图的故事XD)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出席率不注重,但是建议如果要来就早到、而且早点,教室人很多,很常没位子。
教授风格上课准时、中途休息偶尔缩短,但不曾晚结束、几乎都会提早。教授对教学跟做
研究很有热忱、也挺强调物理图像的。同时因为对教学内容很熟所以在学期中时常常说:
“像OOXX也是个很好的研究题目,不过要做不做就看你了。”之类的,学到的不只是书上
的我觉得。
  关于外系选修,由于自身资历是工学院偏文组的大四,有修过自己系上的“电子材料
概论(半导体元件物理lite的感觉)”,后来自己出自于对半导体物理的热爱所以读完了Ne
amen直到MOSFET结束。我觉得大抵来说只要有半导体元件物理的一些概念就好。
教授开学时常说:“这里会用到一些大学部基础课的公式,如果没学过就是马步没蹲稳、
先记下来,再找时间回去补起来。”但是我个人强烈建议如果不是很了解热发射理论(The
rmal Emission Theory)(教授是称之为镜像电荷效应(Image charge effect))为何的会在
期中过后一些主题听得比较痛苦(硬记除外),可以参考Neamen的内容补起来(在金-半接面
那里)。
  一如107-1前辈的课程评价文,许多内容都可以在课本找到不错的解答,我也会时不
时看看更好抓住该段落的重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需求一方面是教授语速说不上很快,但
句句都是重点或者是帮助理解思考的要点,所以真心建议每周都要复习,而且最好都要想
过一次会比较好(自身每周都会花一到两个下午把课堂内容笔记电子化,所以内容都还算
清楚,但是每周的内容真的都很多。)不然落到一周纵使教授下次上课会稍稍前情提要一
下,还是很可能听不懂。
Ψ 总结
  课名“金氧半电容元件”顾名思义,主要讨论的就会是MOS,而非MOSFET。虽然最后
的MOSFET内容也很精彩,但碍于18周(之后16周教授表示要割爱砍内容也有点不舍)所以能
够介绍的篇幅有限,但是内容真的很精彩。
  虽然期末考完了但是目前仍然在读Streetmen跟Tsividis的内容。学完这门课会明白
一些“基础课”中提到的诸多公式如CFB怎来、各种电容的简化过程、电子学中(指Smith)
MOSFET的IV公式是怎么近似来的、基体效应的Vt公式怎么来的等等问题的答案。
  回忆这门课的过程可以说是逐渐下浅至地底、在最后一章又回到最初的起点的感觉。
课程中段讨论的半导体缺陷能阶、接口缺陷能阶、氧化层缺陷是怎么跟电荷的交互关系则
可以看成是有趣的诸多半导体小故事,很值得咀嚼。但是真的要有爱就是了。
作者: chun10396974 (pulse6974)   2021-01-17 15:05:00
看得出来原po很有爱……要背的公式实在太多了
作者: jason90814 (yellowjason)   2021-01-17 16:54:00
我导师推推
作者: chun10396974 (pulse6974)   2021-01-18 10:57:00
成绩出来惹,甜到蛀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