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学年度修课:
107-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黄书纬老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大三以上与研究生
δ 课程大概内容
“啊.......”截自课程网
https://i.imgur.com/FjswHMv.jpg
详见:http://swalk.blogspot.com/2019/01/hackubike.html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课纲期待:★★★★★
课纲相当令人期待 可以说是大学多年以来少数让我眼睛一亮的课纲
:http://swalk.blogspot.com/2019/01/hackubike.html
读本内容:★★★★
每周给的读本很杂很多 但大部份都还算是有趣
但设定的读者或许是对人社领域比较陌生的同学
尽管相当广泛有趣但知识深度与个人预期有所点落差
少有那种一发集中胸口的解释力
反而很常有种用特定的学术词汇state the obvious隔靴搔痒的感觉
在课程后期一直在类似读本的观点与学术词汇上面打转 缺乏新意 让人失去兴趣
教学:★★★
上课为讨论当周预先指派的读本 在城乡所的大桌上于位子上轮流发表对于读本的看法
教学方式为老师导读与演讲课共同并行 并在课前课后提供读本的重点摘述与提点
但老师很常只是文本的摘述 好像没有进一步深究
对于一些提问的解释能力也显得很生涩
常有用一个学术词汇解释另一个学术词汇的感觉
像是老师很常提及技术物与ANT等理论概念
但具体是什么 对于增进我们理解的帮助在哪 常常解释不清楚
一开始听到这些的时候有准备认识新理论概念的兴奋感
但后来整门课也就停留在教你几个学术炫词的阶段
议题设定:★★
这门课最让我困惑与无力的点在于议题设定的部份
整门课最终聚焦在“如何在台大校园友善骑自行车的儿童”
并要求每个组别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台大的自行车问题这么多
为什么这个议题是重要与成立的 为什么要涉及儿童友善
我觉得学生从未参与决定 老师给的解释也很不充分
让人好奇是不是只是老师身为儿童家长的个人旨趣
在讨论的过程中 某一周有讨论到所谓被友善的儿童 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子女
公共的校园未必需要特别去帮助本来就相对有力的中产阶级家长
然而这门课后来还是依照老师的意思继续做下去
课程要求与给分:★
课程要求包括每周数十页的阅读 课后的短文回应、期中的田野观察笔记
小组期末书面报告一万字与口头发表
课程给分以通识课的知识密度来讲 算是比较苛刻且主观的
要拿到A字头的成绩应该是颇为困难 甚至很有可能会落入C字头
出席分数与迟交的扣分尤其严重 会影响到整体的成绩 为不成文的整体印象分数
表订的给分如下:
课堂讨论 20%
评论写作 30%
田野笔记 20%
期末报告 30%
综合评价:★
这门课整体而言充满野心但终究令人失望
课程虽然是由城乡所开设 授课学生也设定在大三以上
但同学的人社基础很不一 对文本与议题的理解程度的落差颇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才会没有更深入的议题讨论
而是流于型录式地陈列诸个自行车主题
这样的方式即便成功串起来也过于庞杂且缺乏主轴
更不用说这门课最后试图导向一个不是那么相关的实作层面
在一个学生不见得感兴趣的主题上 交由学生进行(半)自学式的实作
最后再给予苛刻的成绩
整体而言就是一场大灾难
不过如果对于动手玩创意有兴趣 或是非人社科系的同学
这门课应该还会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