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ronpower (Ironpower)   
2016-06-21 19:04:58※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4 学年度第 2 学期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钟添东 老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机械系必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利用 Visual C++ 设计程式。
        本课程之目的为训练工程科系的学生如何使用C及C++程式语言以解决工程问题。
        首先介绍C及C++语言之基本及进阶程式元件,本课程使用 Microsoft 公司之
        Visual C++ 6.0整合发展环境以撰写程式。接着将说明解析一些工程问题之程式
        发展过程,也会介绍利用 Microsoft 公司 MFC 类别程式库以撰写对话框程式之
        技巧。最后修本课程之每一位学生需要交一份有关撰写程式以解决任何工程问题
        之期末报告。
        (截自 CEIBA)
        会学到 C、C++、MFC 三种编译形式。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无指定用书,老师每个礼拜会发自己编的讲义给大家看。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上课会带大家看他讲义的内容,并且先自己编译过一遍再让大家练习,每次
        上课时间约 2~2.5 个小时不等,上完课后会有老师公布的习题,写完后就可以
        下课,但因为有几次的题目比较困难、且老师上课时间较久,后来改为将写好的
        程式在隔周上课以前检查或是传到 ceiba。
        基本上本堂课所教授的程式是以“解决工程问题”为主要的考量,因此程式通常
        都会是一些如向量运算、方程式求解等等的题目,若是想要学一些可以互动性的
        游戏等等的程式可能比较不适合。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Homeworks       15%
        Test*3          75% (25% each)
        Final report    15%
        基本上我认为是甜的,作业的部分除了几次稍嫌困难外都蛮得心应手,考试的话
        题目也不会太难,老师自己也说,只要报告有交、作业有交基本上就是稳过的。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期中期末:
        会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手写题,老师会出 5~6 题简单的程式码,要你判
        断最后的输出结果会是什么,这部分是close book,也不能开电脑。基本上会考
        i++/++i、循环、array等等的逻辑判断。第二部分是上机考,老师会出两到三题
        题目,基本上会有一个是先给好的片段程式码,要将剩下的程式写出来,此部分
        是openbook,也可以将自己写过的作业、程式档案预先放在电脑中参考。
        作业:
        基本上都跟当周教的语法、函数等有关。
        期末报告:
        自己找一个程式报告,基本上这部分没有特别规定内容,而且老师为了想要快点
        结束会跟大家说报告越短的越高分 XDD,一人只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讲,因
        此算是个可以轻松拿分数的管道喔!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加签人数根据系上计中的位置数量决定,若还有空位就会释出名额,这学期是用
        抽学生证的方式,被抽到的就失去资格。
        这是一堂不需要基础的课,但若要修的轻松,我觉得“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可
        以帮助你在判断各种 for 循环不会乱成一团。
      Ψ 总结
        我觉得若想要大概了解 C++ 的运作原理但没有很想深入的学习程式设计的话,这
        就是一堂可以推荐的课,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会很清楚地告诉大家程式如何在记忆
        体中储存盘案等等。那也会引进很多工程相关的题目,例如我们写过利用高斯消
        去法解线性代数的题目,也写过利用牛顿差值法来估算方程式的解的程式,或是
        利用程式运算向量等等,但若想要学交互式软件就不是这么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