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4-1 陈重仁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楼主: Qdream (里长)   2016-01-21 22:46:07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否
哪一学年度修课:104-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陈重仁 老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外文系九选五必修、也欢迎有兴趣的同学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本课程检视二十世纪在文学、文化中的想像与再现,并得以从阅读经典
文学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中,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认知能力与国际通识
视野。
选文如下: (和大纲稍不同,因为有的并没有讲到)
Preview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omas Hardy: Selections from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his poems
Joseph Conrad: Heart of Darkness
Voices from World War I
Rupert Brooke "The Soldier"
Edward Thomas "Rain"
Siegried Sasson "The General"
Ivor Gurney "To His Love,"
Isaac Rosenberg "Break of Day in the Trenches"
Wilfred Owen “Disabled," "Preface"
Modernist Manifesto
T. E. Hulme “Autumn”
Ezra Pou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H. D. "Oread"
T. S. Eliot: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William Butler Yeats: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When You Are Old”
“The Second Coming”
“A Prayer for My Daughter”
“Leda and the Swan”
James Joyce: Ararby, The Dead
Virginia Woolf: Mrs. Dalloway
Samuel Beckett: Waiting for Godot
George Orwell: 1984
Julian Barnes: The Sense of Ending
Hanif Kureishi: My Son, the Fanatic
Ian McEwan: Enduring Love, Saturday
Kazuo Ishiguro: Never Let Me Go (最后四周都上这本小说)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 觉得比之前好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Norton第二册、电子书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每周上课之前一样有请小组报告,但这学期的报告时间就都有抓在
十分钟上下,不至于耽误课程太多时间。进入作品之前老师会先谈
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文本主题等,相对地花在文本的时间就很少,
像是大概等到最后一节课的十分钟才要带文本。
我还蛮喜欢老师的选文,面向蛮多元的,不仅限于只阅读前几个
有名的大作家,会看二十世纪后半不同的声音,不过文本选得多,
相对进度就会很紧,几乎都是一周一个作家,像是乔伊斯跟吴尔芙
都用很快的速度带过,有时候会有"我念了什么"的感觉。其实原因
在于要留最后四周的时间念Never Let Me Go。原Po因为已经念过
一样的东西,后面几周有点意兴阑珊。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Final Project 30% + 作业 30% + 参与 20% + 小组报告 20%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老师一贯作风就是不考期中也不考期末,但是期末必须要结合课程
所学去创作一份个人作品,形式不拘,但必须要先得到老师的许可。
(老师在期末几周会请大家交想法) 另外不可以再用之前做过的东西
交差,像我就只好再绞尽脑汁想一个新的作品
这学期大概写了三次作业,老师可能会引用某些资料,请同学写下
对于这些引文的想法,只要能说服老师(或助教)分数都不会太差。
学期初会分小组,每一周小组会针对不同主题报告,事前会和助教
先进行讨论,这里要谢谢助教的帮忙,拨空给予我们宝贵的意见,
作业也改得很用心,会提点有哪里需要修正。不过因为助教同时段有课,
因此无法跟课。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1. 出席率: 因为没考试,某些时候教室就会有点冷清。
2. 基础: 不太需要,不过这门课以大三、大四居多。
3. 加签: 应该都会签,也给旁听。
Ψ 总结
隔了将近二十篇文之后又写了同一位老师的评价,平心而论老师改进
不少,也许没花很多时间念名家的作品,但至少会让你有基本的认识。
老师下学期改开维多利亚文学,有兴趣的不妨也去试试看,整体负担
并不会很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