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03-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欧素瑛
δ 课程大概内容(以下截取自课程网)
【01】后藤新平:殖民统治基础的奠定者
【02】林献堂、蒋渭水:民族运动的领导者
【03】八田与一:嘉南大圳之父
【04】矶永吉:蓬莱米之父
【05】黄土水-近代美术运动的先驱
【06】邓雨贤-台语歌谣与社会
影片欣赏:《跳舞时代》
【07】移川子之藏-人类学研究的奠基
【08】杜聪明:药理学之父、医学教育之舵手
【09】林茂生:二二八受难的台籍菁英
影片欣赏:《悲情城市》
【10】傅斯年:维护校园与学术独立的教育者
【11】尹仲容、李国鼎-经济起飞的领航者
校外教学
【12】雷震-自由人权的追求者
【13】吴三连:商政兼顾、文化优先的贤士(本学期因老师生病沙哑而未上)
【14】吴浊流:热情书写的铁血文学家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
(板上的评价都还蛮高的,但我想有正评也有负评才能给后人比较全面的参考)
(理由看下面应该就很清楚了XD)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无,仅有上课发的精美上课大纲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在课程绪论的时候说希望可以借由介绍各个讲次的人物去拼凑出台湾
历史,所以我是抱着“体验人的历史去了解地方历史”的期待上这门课的,感
觉可以从“点”(个人)出发延伸到“线”(历史进程)甚至是“面”(史观)
,对于了解台湾历史应该可以从有别于国高中的观点去思考。但是上完课有一
点失望,大部分的时间集中在介绍人物的生平,上课的感觉只是很多史料的堆
砌而已,事后再去google或维基看其实跟上课内容差不了太多。虽然最后有个
人物简评,但讲到那里多半快要下课或已经下课,也是草草讲过,并不是重点。
另外,讲次间顶多是“有关系”,绝对称不上连贯,而且也不是各讲间都“有
关系”。上课像是每个礼拜一次的演讲课,少去一次的损失只有少了解一个人
物而已。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1. 平时成绩(包括出席、讨论区发言(两次以上始计分)):20%
2. 影评(1000字):10%
3. 校外教学心得(1500字):10%
4. 学期报告(5000字):30%
5. 期末考:30%
ㄅ、不同作业负责评分批改的助教都不一样,所以给分甜不甜也很难抓得准。
ㄆ、影评、心得、发言这种作业的评分本来就难有客观标准,所以有点运气运气
的,看是不是符合助教的胃口。
ㄇ、讨论区发言通常是根据当周的指定阅读回答问题,字数不限,也没有标准
答案。
ㄈ、学期报告的部分,老师列了为数不少的人物清单开放同学自选题目,除此
之外还可以自订这个人物的报告主题,这个用意应该是尽量让同学们的报
告题目不要重复吧。此外,还要求要引用五份以上的文献资料,并随题目
一并提出。
ㄉ、以人物当主题的报告可以写得很深(至少像我对本课的期待那样),也可
以写得很浅(至少像老师的上课内容),我的能力不足加上猜测老师的胃
口,决定模仿老师(笑)。但学得四不像,有个隐藏版的评分重点没写到
(不是我题目的射程,既没想到也写不出来):除了贡献之外,时代对人
物的限制是什么。简单来说,除了how跟what之外,要写到why
him/her。虽然没特别说,但这个好像是评分重点,给即将修课的
同学参考,无论定什么题目都尽量去处理这个问题。
ㄊ、期末考形式详见下一点,评分标准不知道如何。我所有看的到的作业都是A-
最后拿的成绩也是A-。给大家参考。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第一部分简答题、第二部分申论题
题目有收走所以也忘记细节了,大致上,前者是问的是上课内容;后者则偏向
综合比较,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写出两讲次之间有关连的地方,所以单凭上课
教的东西来写的话,就是双倍量的简答题而已,若要真的“申论”,恐怕只凭
上课听讲是不够的。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完全不需要基础,甚至我觉得国中生都适合来听,只要对台湾历史的分期
有点概念,知道那个人物活在什么时代就大概可以听得懂了。而且个人觉得越
没有基础就越能从这门课知道更多事情。更夸张一点说,甚至像小时候听伟人
故事一样,不管时代也行。
加签方法则是第一堂课时老师随机决定可以加签的学号末码,第二个礼拜
也还有机会,大概签到教室可容纳的人数为止。
平常不点名,但是每一堂课都会问要不要写小条子,让同学表决要不要写
,不写不扣分,写了会加分(但也不知道怎么加的,是个迷样的点名)。因此
同学大多选择要写比较多。题目从严肃(评价某人物的决定)到近似玩笑(附
理由说明晚餐打算吃什么)的都有。写小条子经常会拖到下课时间,有事的话
就只能随便写XD
因为是大班上课,所以不管做什么,只要不夸张到影响到别人我想应该都
不至于惊动到老师。
Ψ 总结
之所以只给这门课一颗星,是因为不管是认真想学东西的人或想混学分的
人,这门课都无法满足需求。
讲课本身绝大部分是人物生平和史料堆积,这些生硬的东西虽然被包装成
易懂的教材,但我想,想学历史的人应该不甘于如此。历史事实会忘记,但史
观或是独立形成史观的能力才是可以从课堂上带走的。何况想知道上课的那些
内容去google或看书就有,没有东西是不去上课就学不到的。
另一方面,对于想混学分的人,这门课这么多作业,每一项又这么多要求,
分数又不是很好拿。应该有其他更适合的课可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