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平服收队考量经过

楼主: cpteng90336 (cpteng90336)   2015-06-09 05:44:26
各位社员、干部、和老骨头们大家好:
  由于这次政见有提到平服原先出队的两间学校考虑停出,但社员大会上说明的考量并
不是很详细,有老骨头建议希望看到整个讨论的过程在p版上公布,因此我把每个阶段讨
论的状况整理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这次的政见是从四月初开始讨论,于五月初开始撰写。
  四月初的时候,我们并未太认真去思考为什么出平服队,只是跟着以往的模式去计画
。不过由于我自己有和其他社团认识的人交流一些意见想法,发现有些社团的出队模式是
采用同一套专业营队内容,但是每年会至不同的地方出队,让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渔服会在
同一个地方长时间出队?如果我们有发现目前服务的学校以外有更需要帮助的地方,会不
会考虑出其他的学校?于是我跟伙伴们开始讨论,大家有不同的想法。
  有些伙伴认为如果其他学校更需要帮助的话应该去出队,若要停出之前的学校做好联
系沟通就好,但也有伙伴认为应该去思考原先出队的学校是不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我
们开始讨论濂小和万中在同学和校方有些什么特质、生活中可能缺乏的经历、甚至面临的
问题。
濂洞国小的部份:
子佳:不少小朋友很有好奇心,而且很博学多闻,但有些小朋友会觉得活动无聊就不太参
与。
俊言:还满正常的小朋友,没什么意料之外的行为,学校环境很小,彼此都互相认识。相
对于吉小就很令人意外,特别是他们好像不太受控,主观想像的话感觉吉小的小朋友比较
自由,濂小的话学校感觉管得住他们,也有在管他们,有在用心经营。
承平:生活中可能缺乏的经历、甚至面临的问题?
子佳:不确定他们会不会常到外面跑,交通不太方便,家长可能忙会没空带小朋友出去。
俊言:真要讲就是缺乏看到其他种类的同侪。
承平:如果跟别的学校办交流的生活营?
育诚:这样的话会比较想跟市中心的学校交流。
轩翊:如果是这种可能要长期做,才能长时间维持。只是一个营队的话感觉不太有意义。
除非有小朋友真的很喜欢都市,才可能出现跟城市接轨的人。
承平:如果让山上和渔村的小朋友交流?
俊言: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去了北京大学一趟,实际交流真的会有不同的想法。去了北京之
后感觉到世界很大,特别是待完建中之后,有点看不到前面还有什么东西。濂小的小朋友
可能没有看到较高意愿的读书环境,不过我们也不清楚有没有需要让他们接触到这样的环
境?
子佳:就像我从嘉义来到台北被这边小朋友对成绩的重视感到讶异,但我怕让小朋友交流
会不会出现问题?
育诚:我自己小时候被老师抓去参加东港生活营的时候就会想打听其他人的成绩,然而从
而有一种自卑感。
俊言:但这种刺激有没有一定要国小?我们一般是长大了才发现彼此的差异。
承平:例如看到山上同学的生活,例如可能是找会做标枪的人,然后交流刺激告诉他们不
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经验。
子佳:交流的对象不一定要是小朋友。
育诚:要交流的话一定要把理念方面的问题思考清楚。
轩翊:如果要做这种交流也是可以,因为感觉我们也不是说只能一直办生活营。
子佳:如果濂小平常没有做到这样的是 我们能帮助他们也是很棒的事。
万里国中的部份:
轩翊:同学想要的生活圈不在万里,会想要跑去基隆。万里只是一个生活环境,也不是很
有兴趣。岁末联欢的时侯,发现有些同学认识的原因是因为常常被抓到训导处。老师也是
有希望带好每一届的小朋友。
承平:以往渔服有出万中课辅队。
育诚:国三有技艺班,辅导室有开特殊的职涯课程,教室里面有职涯探索的分组。我的国
中国三也有询问有没有像是对水事的兴趣的人之类的,然后会有特殊分开的课程。
承平:如何设计出能提升同学在特质上的自信、和补足不足处的活动?
俊言:提升我们认为的好的价值观。
轩翊:但这真的会是他们重视的吗?他们现在也在做判断,只是他们选择的是这些,所以
我们可以做的可能是给他们比较多的choice,像我们现在带给他们职涯的东西。可以介绍
各个职业有什么价值观是他们重视的,像是社工是可能就是陪伴,工程师就是把事情做好
,不晓得价值观如果给他们会不会比较好?我比较倾向给他们choice,而不是灌输他们什
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承平:身为服务者应该灌输同学一个价值观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根据说明我们所握有的
价值观是比较好的吗?
俊言:应不应该在默认价值观的立场下去设计教案?
承平:我觉得不好。
俊言:我们可以用一些典范。
承平:可以讲一段名人的故事,但不告诉他们那个人是谁,最后让他们去思考名人做了什
么决定。不过不晓得他们是否真的向往这些名人就是了?
  以上这些讨论是我们B03的伙伴们在清明连假时讨论的一些纪录。当时的想法:濂小
是觉得学校规模偏小所以想让同学有机会进行一些交流,万中则是希望能带同学认识世上
一些不同的价值观。
  随后期中考要到了,跟B03伙伴间的讨论有些停滞,不过这时也开始跟干部,特别是
平服组长讨论了他们对两校同学的想法。
濂洞国小的部分:
  一开始我们聊到渔服现行的生活营对小朋友们的影响。组长们觉得生活营只有两天的
时间,能带进多少的知识内容是其次,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能带给小朋友的爱和关心,希望
这些爱和关心能为他们建立信心,去想像自己的可能,不要把自己看轻了。
  后来我们也开始谈到小朋友的家庭有不少状况,且我又记得与校方替代役聊过,学校
代课教师情形偏高,担心小朋友的生活中会缺少一些能长期关心他们成长的长辈。
  最后我们有聊到大家对未来生活营的期许。组长觉得如果我们的生活营希望带来的是
陪伴,两天真的太短,希望有机会可以去思考一些能做到比较长期的服务内容。
万里国中的部份:
  一开始组长与我们聊到在与同学谈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似乎分不太清楚高中和高职
的差异,不晓得是不是校方的生涯规画课介绍的不够明确,不过由于渔服的伙伴大多都是
就读高中,在高职的部分也很难提供同学资源。
  另外我们也有讨论到比起静态知识学习,同学比较喜欢动手做的活动内容。因此生活
营可以考虑从这方面的主题去思考。
  渐渐的我们开始讨论渔服学年度的第一支队新进社员适应常会发生不少问题,轻者反
抗严重者退社。我们讨论到最主要的不适应可能是来自传写教案,因为新进社员常常不清
楚渔服的生活营流程和形式,所以常会写出不太适合的教案,但我们又不容易和新进社员
解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更改,常让新进社员觉得自己的心血白白被翻掉,最后导致组员一
个个退社,且会有恐怖的连带效应。
  期中考后,出完平服队后我们也开始对出队考量有些新的见解。于是我们开始重新思
考我们的生活营希望为同学带来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想主要是知识传递和陪伴这两部分。
  知识传递的部分:濂小的部分我们认为这并非相对重要的,上面有与组长讨论的经过
了;万中则是渔服虽然总是希望能让教案达到寓教于乐,然而活动中却发现同学大多仅专
心在玩乐的层面,通常还是不太会注重学业类的知识,而抽象的知识如团队合作精神之类
的,因为校方已为同学在平时设计多类型的相关活动,像是来台北的探索活动或是毕业跳
高空滑翔翼等等相当多的活动,我们的营队是否有相对的独特性且能达到相当成效有满大
的考验。
  在这段期间,我们对生活营的期许希望能带给小朋友陪伴,于是我们考虑改变制度,
让中骨头和干部也能跑生活营,虽然对内可能会有些问题,但我们当时认为透过与队辅哥
姐有较多次接触的机会,能提升建立长期关系的机会。然而这个想法在与大家讨论后并不
被看好,比较多人认为要建立与小朋友的长期陪伴应该是增加与小朋友互动的频率,如果
还是一年一次的出队,很难做到我们想做的长期服务。
  时间渐渐来到六月,我们开始思考若仍想以现行的平时服务出生活营的模式下,在上
述的理由下,可能必须放弃平时服务想做到长期陪伴的这部分。我们的学期计画重点还是
摆在假期服务,而假期服务的筹备事务相当繁忙,平时服务可能难以执行周期较短的服务
计画,因此若还是考虑以生活营类的短时间活动形式出队,我们可能要放弃想在生活营达
到陪伴的这一块。
  生活营想达到知识传递。濂小的部分:在课内的具体知识虽然我们不易了解小朋友的
学习情形,但两天的生活营也很难将这类知识带到深入,而抽象如团队合作之类的知识,
又考量到学校常办户外学习、联欢活动、运动会等,也不时会与其他学校交流,或是全校
出去比赛,其实小朋友在平时就已有相当多学习这些抽象知识的机会,所以我们认为若将
营队带至相关资源相对缺乏的学校,能带给小朋友的影响或许是更大的。万中的情形与濂
小相去不大。
  随后我们开始去找了各个台北近郊学校的校务评鉴,发现其实新北地区的学校资源情
形都相差不大,然而我们却发现离开了新北地区,资源的情形似乎呈现递减,因此我们想
若有机会联络到新北以外的地区的学校,或许我们的生活营能带给同学的刺激是相对更有
助益的,因此我们决定开始寻找新的合作学校伙伴,整体的考量经过大致是这样。
  由于考量的过程确实拖的太久,导致现在才在开始找寻合作学校。
  至于一些后续思考,我想从为什么不在现在出队的学校去观察或许我们的生活营能带
来契合他们需求的内容讨论。如果要这么做,社员们势必要撰写一套适合本次生活营主题
的教案,因为上学期平服队往往是新进社员第一次出队,而在这之前是否应该让社员撰写
一份完整的教案,我们的想法在上面万里国中与组长讨论的部分有谈过。因此目前整个考
量的进程大概是来到思考有没有可能设计一套渔服内专业的营队内容,然后将这里面的知
识内容传达至不同的服务地区,这差不多是目前讨论到的进度。
  很抱歉因为很多时间都很赶,可能有思考不完备之处。若还有细节各位社员或老骨头
想了解的可再留言讨论,或是有一些想法也欢迎给我们建议。谢谢!
作者: znkt49235781 (芥末果冻)   2015-06-09 07:27:00
先推我觉得重找一个学校的工作量可能比干部直接重新写一份麻烦多了啊我不是支持你们维持现状,就像社员大会说的,换学校实在是没什么有力的理由,但如果是为了新生工作量就是一个重要考量,关于是否要结束一个地方的长期服务,版上也有许多文章,那不是个容易的问题。改变很好,但如果是以服务对象立场去想感觉太多答案,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决定是否也是流于自己主观想像,我觉得以社内如何留人跟合理化工作量去下手会是比较务实的改革方向。另外po版上来讨论不错~我先提点浅见来钓钓其他潜水OB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