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11-1 谢煜伟 刑事政策 期末考

楼主: Taiwanisbest (恁爸是中国台北人)   2022-12-24 17:40:51
课程名称︰刑事政策
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教师︰谢煜伟
开课学院:法律学院
开课系所︰法律学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22/12/22
考试时限(分钟):110
试题 :
一、简答题
(一) 何谓“新刑罚学 (the new penology)”?其兴起的时代背景为何?
近年来有何新动向出现? (20%)
(二) 试说明异质接触理论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异质同化理论
(diffenrential identificaion theory)、 异质机会理论 (diffenrential opportunity theory) 三者间的差异。 (30%)
二、应用题 (50%)
从历史上看,犯罪社会学异质是犯罪学理论的主导力量。一些社会理论将个
人在社会藉层中的位置看作是犯罪的原因。然而,数十年来相关实证研究显示,
社会阶层与犯罪行为的相关性并非十分显著。晚近较有力的理论取径采取偏向社
会心理学的方法,亦即认为行为人自我控制(self-control)、有无偏好犯罪的同
侪(procriminal associate)以及偏好犯罪的态度(procriminal attitude)等因素
比行为人的社会位阶更重要。其中,一般人格和认知社会学习理论(General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riminal Conduct; GPCSL)默认人
是在特定的心理、社会、生物等主要因素的条件设定下(下称八大风险/需求因素
the Central Eight risk/need factors)学习行为(包括犯罪行为);亦即犯罪行
为是在先天和后天的条件控制之下,根据学习及行为原理(principles of
learning and behavior)学习而得,因此,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导致犯罪行为的出
现;同理,犯罪行为的变化反映了为犯罪行为或为合法替代行为的酬偿(rewards)
和成本对行为人的影响。因此,此理论认为,由上开观点出发将有助于设计犯罪
预防与社会复归的模式。
*八大风险∕需求因素分别是:1)犯罪史、2)偏好犯罪的态度、3)偏好犯罪的同侪
4)反社会人格模式、5)家庭/婚姻、6)学校/工作、7)药物滥用、8)休闲/娱乐。
试问:
1.基于上述理论观点,将会设计出何种犯罪行为人的处遇模式?
2.若将此种处遇模式应用在性犯罪者处遇政策上,将可能形成何种政策方向?
(祝大家寒假愉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