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9-2 吴明进 天气与气候 期中考

楼主: blackpaulwu (黑鲍吴)   2021-06-16 22:32:10
课程名称︰天气与气候
课程性质︰A7通识
课程教师︰吴明进
开课学院:理学院
开课系所︰大气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21/4/22
考试时限(分钟):110分钟
试题 :
A卷,题目与答案皆取自Ceiba
一、 选择 (单选题,每题 2 分)
1. 近地面 10 公里为天气主要发生地区称之为(a)平流层(b)对流层(c)中气层(d)电离层
2. 气象观测依方式区分,可分别为(a)地面观测(b)高空观测(c)遥地探测(d)以上皆是
3. 天气图上(图,半圆形和三角形交错)代表的是(a)暖锋(b)冷锋(c)滞留锋(d)囚锢锋
4. 例行天气预报之高空天气图常是分析(a)等高面上之等温线(b)等高面上之等压线(c)等
压面上之等高线(d)随便
5. 焚风通常发生在山脉的(a)迎风坡(b)山顶(c)背风坡(d)北坡
6. 高积云可归类为(a)高云(b)中云(c)低云(d)以上皆是
7. 冬季东亚主要受到大陆性极地气团的影响,它的秉性为(a)干暖(b)湿冷(c)干冷(d)湿暖8. 地球表面温度约为 15℃﹐所以根据温氏位移定律﹐地面辐射为(a)长波辐射(b)短波辐射(c)超短波辐射(d)可见光辐射
9. 卫星红外线照像(a)只有白天能照(b)只有晚上才能照(c)白天晚上都能照(d)只有早上才能照
10. 大气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有可能使大气平衡温度升高是因为二氧化碳会(a)吸收可见光(b)吸收紫外光(c)吸收微波辐射(d)吸收长波辐射而加强温室效应
11. 如果地面是 26℃,而离地一公里高处的气温是 21℃,不考虑水的问题,则这层空气是热力(a)稳定(b)不稳定(c)中性稳定(d)不一定
12. 地面因日照温度上升成 28℃,而一公里高处的温度为 15℃,则这层空气是热力(a)稳定(b)不稳定(c)中性稳定(d)不一定
13. 没有加热﹐空气上升膨胀后温度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皆有可能
14. 地球大气对流层之上为平流层,温度反而向上增加。平流层形成和(a)二氧化碳(b)氟氯碳化物(c)臭氧(d)水汽 有关
15. 卷云大部分为(a)干冰(b)液态水(c)水汽(d)冰晶 所构成
16. 大气温度直减率介于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的是(a)绝对稳定(b)绝对不稳
定(c)条件性不稳定(d)对称不稳定
17. 对流层顶高度(a)极区最高(b)中纬度最高(c)赤道附近最高(d)全球一样高
18. 逆温是(a)绝对不稳定(b)绝对稳定(c)条件性稳定(d)不能确定
19. 大气顶层所接收到太阳短波辐射年平均(a)南极最多(b)北极最多(c)赤道最多(d)全球一样多
20. 地球系统中的水,淡水只占 3%,淡水资源以(a)冰圈(b)地下水(c)地表水(d)大气 最多
21. 水的沸点在(a)台北市(b)阳明山(c)阿里山(d)玉山 最高
22. 地球上的空气运动时所受的偏向力称为科氏力。同样的运动速度在高纬度所受的科氏力较在低纬度(a)大(b)小(c)一样(d)不一定
23. 气压是 760mm 水银柱较 1000hpa(mb)(a)高(b)低(c)一样(d)不一定
24. 下雷雨时,地面受到云层的感应会带(a)正电荷(b)负电荷(c)一下正电荷,一下负电荷(d)不带电荷
25. 哈德雷(Hadley)环流是(a)热力间接环流(b)热力直接环流(c)区域尺度环流(d)以上皆非
26. 海洋上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间热带辐合区(ITCZ)间的是(a)西风 (b)东北信风(c)东南信风(d)无风带
27. 21℃时大气的饱和蒸汽压为 25 毫巴(百帕) ,而实测的蒸汽压为 20 毫巴,则当时的相对溼度为(a)70%(b)80%(c)90%(d)100%
28. 假设某地温度直减率为6K/公里,而该地温度为 22℃,则该地 1.5 公里高空气温为(
a)10(b)11(c)12(d)13℃
29. 某测站作气象观测时,测得气温为 30℃而蒸汽压为 25 毫巴(百帕)当时的露点温度为(a)19℃(a)20℃(c)21℃(d)22℃
30. 东亚地区冬季寒潮爆发时,地面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密集成(a)东西走向高压在北边(b)东西走向高压在南边(c)南北走向高压在东边(d)南北走向高压在西边
31. 在南半球若没有地球自转的影响﹐风应(a)平行于等压线(b)高压向低压吹(c)由低压向高压吹(d)以上皆非
32. 如果不考虑磨擦力和向心力﹐则在南半球低气压中心的东缘会吹(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
33. 如果不考虑磨擦力和向心力﹐当某地附近二条等压线的间距变成 2 倍时则平衡的风速会变成原来的(a)4 倍(b)2 倍(c)一样(d)1/2
34. 根据温氏位移定律﹐夜间云底对地面辐射为(a)长波辐射(b) 短波辐射(c)紫外线辐射(d)可见光辐射
35. 气压表示大气压力﹐一般在 5500 公尺高空气压约为 500 毫巴(百帕)﹐在这高度的气压约为地面气压的(a)2 倍(b)5 倍(c)一半(d)1/5
36. 大气温室效应是 (a)以前没有(b)以前就有近年来增强(c)以前就有近年来也没什么变化(d)以前就有近年来减弱
37. 近代地球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靠近近日点
38. 如果地表的反照率升高,其他条件不变则近地平均气温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皆非
39. 太阳同步卫星的轨道较地球同步卫星轨道(a)一样(b)低(c)高(d)时高时低
40. 秋分那天中午大气层顶,太阳辐射强度北纬30度约为赤道的(a)1 (b)0.866 (c)0.5(d)2 倍
二、填充题 (每格 2 分)
1. Wien’s Law 黑体辐射能量最大波长λmax=2897(μm‧K)/T(K),地球平均温度为 14-15℃,所以地球λmax 约为 (1) μm。
2. 太阳常数约为 (2) 卡╱平方公分-分钟。
3. 在台北时间 (3) 和 (4) 探空观测每天全球同步实施。
4. 潮湿空气举升时,开始会沿干绝热直减率(~9.7℃/km)降温,到达举升凝结层后会沿湿绝热直减率(~6℃/km),直减率减小是因为 (5)
5. 都卜勒雷达和传统雷达不同的是都卜勒雷达能观测 (6)
6. 根据中国农民历,台北中午太阳天顶角最大时的节气是 (7)
7. 前天(4/20)谷雨,下一个节气是 (8) 是天文上夏季的开始。
8. 目前台湾东南方海面有一个台风,它的名字是 (9)
9. 地球同步卫星在赤道上从卫星下一点看卫星是静止不动,但从绝对座标来看则是快速的作圆周运动,它的运动速率为 (10) ,地球赤道圆半径 Re=6378 km,卫星高度=35683 km
答案:
一、选择题:
BDCCC
BCACD
ABBCD
CCBCA
AAAAB
CBDCD
BDDAC
BDBBB
二、填充题:
1. 10
2. 1.96
3. 8:00 a.m.
4. 8:00 p.m.
5. 水气凝结释放潜热
6. 风
7. 冬至
8. 立夏
9. 舒力基
10. 3.057 km/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