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kalan (厌世幻)
2020-01-10 10:38:26课程名称︰刑法总则一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教师︰王皇玉
开课学院:法律学院
开课系所︰法律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20/01/03
考试时限(分钟):110
试题 :
一、实例题(40分)
农林渔牧业协会内有两大代表,分别是代表水果产业的甲与代表养殖渔业的乙,双方
为竞选下届理事长而冲突不断。甲在竞选活动上批评乙只会说大话,惹来乙的支持者丙不
满,便想给甲一点教训。
某日,丙手持木棍埋伏在甲家门口,等甲下班回家就持木棍朝甲腿部用力打去,甲一
时重心不稳,头部着地昏迷不醒。丙见甲倒地不动便上前查看,才发现自己搞错对象,误
跑到和甲姓名雷同的丁家前,受到攻击倒在地上的是丁而不是甲,饼心中惊慌不已,丢下
丁转身就跑。
丙又开车前往甲公司门口,恰好看见甲与戊站在公司大门口的马路边谈话,为了给甲
教训,丙遂开车加快速度朝甲、戊冲撞,结果甲机警地跳开而没有被撞到,戊则当场被撞
死,丙撞完后就开车逃离现场。事后鉴定结果,丁因头部撞击地面导致颅内大量出血而死
,戊因撞击力道过大当场死亡。试问,丙对丁、甲、戊之行为如何论其刑事责任?
二、实例题(30分)
某道路速限为50公里,惟甲以时速60公里驾驶汽车行驶于该路段时,来不及煞车而撞
上从对面车道违规回转之机车乙,乙倒地后送医仍不治死亡。事后确认,纵使甲没有超速
而以时速50公里驾驶,甲仍有高度可能性会撞上违规回转之乙。试问,甲的刑事责任如何
?
三、是非题
1.()三种“行为理论”当中,以因果关系论解释不作为犯、目的行为论解释过失犯、社
会行为论解释故意犯,是最适切的应用方式。
2.()犯罪阶层体系分成构成要件阶层、违法性阶层、有责性阶层,只要具有构成要件该
当性、违法性,就成立犯罪。
3.()反射动作与即决行为皆属行为人无法以个人意思支配的行为,并非刑法上需要评价
的行为类型。
4.()条件因果关系又称为等值理论,向来有牵连过广的疑虑,故学说上发展出“结果之
原因”和结果客观归责理论”都是修正后的产物。
5.()甲在150人的选举造势场合朝人群泼洒硫酸,结果没有任何人被泼到,依学说见解
,甲之行为应称利一个重伤未遂罪。
6.()实害犯与具体危险犯均属结果犯。
7.()具体危险犯之危险,是由立法者做成之判断,而非由法官在具体个案中加以判断。
8.()甲从餐厅出来,将他人雨伞误认为自己的散而带走,甲不成立窃盗罪之理由,乃构
成要件错误而阻却故意。
9.()甲向父亲A索求金钱购买毒品,遭A拒绝,甲遂偕同友人乙一起将A杀死,甲、乙
成立刑法第272条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之共同正犯。
10.()甲未经室友乙之同意而使用乙之吉他练习,属“使用窃盗”,不能根据窃盗罪加以
处罚。
四、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何者不是继续犯?A略诱未成年人罪;B窃盗罪;C私行拘禁罪;D掳人勒赎
罪
2.()有关刑法第17条之加重结果犯,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不论伤害既遂或未遂,均
可能成立加重结果犯;B基础犯罪是过失犯,不能成立加重结果犯;C基础犯罪与
加重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D加重结果犯之成立须明文对于重结果有加重其刑之
规定。
3.()关于“客观处罚条件”,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客观处罚条件与客观构成要件要
素乃不同概念;B刑法第185条之3醉态驾驶罪之酒精浓度值,依实务见解,属客观
处罚条件;C若客观处罚条件有所欠缺,应为无罪判决;D行为人于行为时,必须
认识客观处罚条件之存在,使成立犯罪。
4.()甲欲杀邻居A,见A在庭院烤肉立即开枪,不料子弹射中A手中的平底锅,反射到
一旁的B致其死亡。依实务见解,有关甲之刑责,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本案可归
类为打击错误;B甲对A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C本案属等价客体错误,甲对B成
立故意杀人既遂;D甲对B负过失致死之责。
5.()甲以杀人之意思掐住乙的脖子至乙昏迷,甲认乙已死便将之弃置于水圳。经法医检
定后发生乙是因溺水窒息死亡。甲之刑责,依实务见解,何者正确?A甲将乙置于
水圳时不知乙未死,故对已溺毙结果仅成立过失致死罪;B甲之行为属因果历程之
重大偏差;C甲之前行为成立杀人未遂罪,后行为则系过失致死罪;D乙之死亡并
不违背甲杀人之本意,甲仍成立杀人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