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61 詹镇荣 行政法(一)期末考

楼主: victor40614 (树懒)   2018-01-09 17:34:32
课程名称:行政法(一)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范围: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
开课教师:詹镇荣
开课学院:法学院
开课系级:法律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107年1月9日
考试时限(Mins):100分钟
附注:可参阅法条工具书试题纸无须缴回,请勿使用铅笔作答
试题本文:
【测验题】(60分)
1.下列何者不属于行政机关之概念特征?
(A)须有组织法上之依据(B)须有独立之预算(C)须有独立之人事编制(D)须以所归
属之行政主体名义对外行文
2.下列何者非为行政机关?
(A)台北市(B)台北市政府(C)台北市政府警察局(D)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一分

3.关于中央行政机关之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具有独立之法人格(B)区分为四级(C)得以自己名义对人民作成公权力行为(D)
独立机关多采行合议制
4.关于行政法人之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行政法人为公法人之一种类型(B)行政法人之设立,应有法律之依据(C)行政法
人所从事之义务,通常公权力性质薄弱(D)行政法人仅限于中央政府始得设立之
5.下列何机关之设立,无须有法律之依据?
(A)法务部行政执行署台北分署(B)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C)金融监督管理委员
会(D)财政部北区国税局
6.关于独立机关之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独立机关系独立于行政科层及监督体系之外独立机关之设立(B)应以法律定之(C
)独立机关系依法律独立行使职权,不受立法院之政治监督(D)根据最高行政法院庭长
法官联席会议决议,人民不服相关于二级之独立机关所为行政处分,应向行政院提起诉愿
7.关于行政受托人之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公营公司具行政受托人之适格性(B)行政受托人得以名义对人民作成行政处分(C
)人民不服行政受托人所之行政处分,应向委托机关提起诉愿(D)行政受托人在委托之
范围内,推定为行政机关
8.下列何者不具有公法人格?
(A)农田水利会(B)屏东县九如乡(C)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D)国家灾害防
救科技中心
9.关于管辖权移转之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可由行政极关间以协议定之(B)原管辖机关仅得将其管辖权之一部分移转(C)行
政程序法第15条之规定不包含法定移转在内(D)原管辖机关得随时收回管辖权
10.下列何者不发生管辖权移转之效果?
(A)经济部将矿业权之核发业务委任所属之矿物局办理(B)经济部将主事务所座落于直
辖市境内之一定资本额公司设立登记事项委办于直辖市办理(C)陆委会将中国文书认证
业务委托海基会办理(D)卫福部食药署将加工食品成分之技术性检验委由民间实验室执

11.关于公务人员服从义务之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服从义务旨在维持行政之一体性(B)对长官违法之命令,践行法定报告程序后,即
可拒绝服从(C)长官对于公务人员所认违法之命令,经该公务人员报告,并请求书面署
名下达而拒绝者,视为撤回命令(D)服从长官之命令可免除公务人员之行政责任及刑事
责任
12.公务人员甲原为荐任八职等科长遭股务机关调任为荐任七职等之非主管职,若甲不服
,有何法律救济途径?
(A)提起申诉,再申诉 (B)提起复审,再复审(C)提起复审,行政诉讼(D)提起诉
愿,行政诉讼
13.公务人员乙年终考绩遭服务机关评定为丙,乙若不服,有何法律救济途径
(A)提起申诉,再申诉(B)提起复审,再复审(C)提起复审,行政诉讼(D)提起诉愿
,行政诉讼
14.下列何种人员无公务员服务法之适用?
(A)陆军中校(B)台北市市长(C)台电公司技工(D)未兼行政职之大学教授
15.下列何者不属于对公务人员行政责任之追究?
(A)平时考核(B)年终考绩(C)专案考绩(D)惩戒
【实例题】
公务员甲为任职于台北市政府捷运局荐任科长,负责办理大众捷运用地联合开发业务。因
新店小碧潭站联合开发宅美和市”建案遭媒体披露,台北市政府捷运局与建商为权益分配
时,明显有刻意图利厂商,使台北市政府权益受损之情事,甲遂遭服务机关以失职为由,
计一大过惩处,并调离主管职,改任同职等之非主管职位,以平众怒。约略同时间,监察
院亦本于职权启动调查,发现台北市政府捷运局在办理美和市联开宅时,确有重大失职及
图利厂商之事实,遂对甲成立弹劾,并分别移送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审理及检调机关侦查公
惩会合议庭审理后,认甲违失情节重大,作成撤职,并于三年内停止任用”之惩戒判决至
于刑事部分,经检察官侦查终结起诉,甲遭地方法院判决有罪,甲不服提起上诉。试问:
一,甲不服服务机关“计一大过”及“调任非主管职”处置,有何法律救济途径可资行使
?(10分)
二,公惩会对甲作出“撤职”之惩戒判决,对服务机关先前所为之“计一大过”惩处有无
影响?从法理分析之。(20分)
三,甲受刑事有罪判决,对公惩会所作成之“撤职”惩戒判决,以及服务机关先前所为之
“计一大过”惩处有无影响?请从法理分析之。(10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